回覆列表
  • 1 # 十一悅mm

    看能力吧,如果北上廣深,只能單身公寓了,其他城市可以大一點。目前已經備好孩子的房子,如果不願意回來,那套房產他自己處置

  • 2 # 做人別那麼認真

    多數購房者都希望買一個面積大的房子,這樣避免後續再換房,可以做到一步到位。但對於很多經濟能力有限的購房者來說,大面積同時也意味著較大的生活壓力,面積適合自己才最重要。那麼房子的面積多少合適呢?小編告訴大家,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計算房屋需要多大的面積。

    、從經濟能力計算面積

    如果購房者有足夠的經濟能力購買120平米的房子,那麼應該避免買80平米的房子,這是因為大面積的房子可以一步到位,讓購房者省去今後換房的煩惱,也可也滿足大家的生活需求,空間也舒適,房子的功能也更加齊全。

    而如果購房者經濟能力有限,那麼千萬不要硬撐著一步到位。因為買房只是一部分的支出,後面還有裝修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大房子由於面積大各項支出都不少。

    第二、根據家庭人口判斷面積

    購房者買房子無非是要讓一家人住在一起,因此家庭人口數量就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下面分享3個透過家庭成員判斷住房面積的公式:

    1、按照人口人均使用面積計算:

    夫妻總共50平米,學齡前小孩10平米,小學至高中的小孩15平米,讀大學的子女和老人20平米。

    舉例:小張家庭成員包括:小張、妻子、上中學的小孩、父母,所需面積為:50+15+20+20=105平米。

    2、按照家庭總收入計算:

    用家庭的總收入(年)乘以5,得出可承受的總房價,然後用房價反推面積。

    舉例:小李所在城市房價為1萬元,家庭總收入(年)為30萬,那麼可選面積為:30*5/1=150平米。

    3、按照家庭成年年齡計算:

    用全家人的年齡綜合乘以1.1

    舉例:小張和妻子的年齡為25歲,孩子為1歲,父母為50歲,那麼所需面積為:(25+1+50+50)*1.1=138.6平米。

    根據以上方法,我們可以簡單計算出家庭成員和住房面積之間的關係,但這個結果僅僅可作為參考。

    第三、根據稅費支出選擇面積

    無論是新房還是二手房,交易過程中都需要交納一定的稅費,其中契稅多少和房屋面積大小息息相關。如果我們買的房子過大,契稅也要徵收的多。這樣無疑給我們購房的成本當中有增加了不少支出。因此我們不妨選擇在可以享受契稅優惠的範圍內選房,例如在91平米和89平米的房子中,可以選擇89平米的。

    契稅和麵積的關係:

    首套房:90平米及以下,契稅1%;90平米以上,契稅1.5%;

    二套房:90平米及以下,契稅1;90平米以上,契稅2%(北上廣深不享受優惠,即二套房契稅為3%)。

    上文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如何計算自己需要多大面積的房子的全部內容啦,購房者們該選擇多大面積的房子,其實還是要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和經濟狀況來選擇的,萬不可盲目求大,以免給經濟上帶來較大的壓力和負擔,影響生活品質,小編預祝大家都能買到適合自己面積的好房。

  • 3 # MrKid138755754

    你講的那是以前80、90後,現在基本上家庭都有房子留給孩子,只不過可能是相對老一點的房子,看你和孩子怎麼想了,如果不建議可以直接用,非要重新買一套給自己壓力也沒問題。反之我的觀點就是有能力當然重新買最好,沒有能力用自己家的房子也不是不行。如果買我建議至少買個小三居,這樣以後省的換了。

  • 4 # 把日子過得俗氣一點

    網上有不少這樣的話題或者觀點,現在的年輕人,從他們一踏入社會開始,就面臨著高房價、高消費等困難!一個年輕人的婚房是要掏空6個口袋的。說的是真實的三個案例

    例一:大學同學離異,是法院判決離婚的。離婚時,前夫一套房,她一套、孩子一套(孩子未成年人,由她代持)。孩子在上海讀大學、大四公費日本留學,後回上海發展。戀愛結婚、內心挺健康的一女孩子。女孩子比男朋友小6歲,男方急著結婚,男方也不是上海本地人,父母在上海打工,一直租房子住。孩子要結婚了,看中上海效區的一套期房,兩年後交樓,房價約770來萬。130來平米,複式。大學同學與前夫商量,大家達成一致,她出資30萬、前夫出資50萬,男方父母比100萬,男生自己工作幾年的積蓄出40萬,這樣首付就湊齊了。婚也結了,房子還沒有交樓,同學就想著:退休後,一個人就去上海與女兒一起生活。可130多平米的房子,如何安置這五個大人、或者還會有一兩個孩子。“生活在一起,你不怕引發矛盾嗎?”我建議同學把老家房子賣了,在上海買個公寓或小房子,與女兒家保有一碗湯的距離。同學擔心把房子都賣了,自己在老家就沒有根了!男方父母現在一天到晚心疼孩子每月面臨著高額的還貸,30年,想想這樣長期的債務生活,有點喘不過氣來!

    例二:前同事,孩子考了廣州的大學,夫妻兩人把自建房賣了,加上積蓄,還向親戚借了幾十萬,湊足四百三十萬,在大學附近買了一套70多平米的房,既賭房子的升值,又為孩子的人生準備這一份厚禮。孩子也挺有生意頭腦,房子自己不省得住,出租給別人、自己另租房子,賺個差額,貼補生活費。房子買好了,一家三口坐下來簽了一個合同,並去公證處公證了。大致意思是:父母出資為子女購房,房名寫孩子的名字。三個人共有擁有這個房子的處置權!任何一方想處理此處房產,都必須得到另外兩人的同意!三人中若有一方遇到意外去世,房子歸另外兩人共同所有……。同事與我聊時,我幾乎都笑噴了,但笑過之後,卻發現這也是個合理的事實。她擔心:萬一她自己不幸先走了,老公急著找後妻進門。她更擔心萬一孩子結婚不久就先走了,兒媳婦把房子佔為己有……

    例三:朋友。趕在房價起飛前,在市區買了一套房,110多平米,近300萬,夫妻兩人還貸。現在發現:110平米太小了,如果給兒子。

    將來兩個年輕人、一兩個孩子,再加上她們夫妻兩人去幫照顧孩子。“你會與子女生活在一個屋簷下,不怕三代人共居一室,矛盾多多!”擔心歸擔心,但不想再買套房,不想再次揹負房貸!

    身邊,同齡的朋友較多,大家都在思考一個共同的話題:要不要為孩子買房(付首付)?買多大的合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幫助別人需要有個分寸吧?升米恩鬥米仇怎麼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