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眾裡尋她仟百渡
-
2 # 明示裝修設計
空氣能採暖熱水器,也稱“空氣源熱泵熱水器”。“空氣能熱水器”把空氣中的低溫熱量吸收進來,經過氟介質氣化,然後透過壓縮機壓縮後增壓升溫,再透過換熱器轉化給水加熱,壓縮後的高溫熱能以此來加熱水溫。空氣能熱水器具有高效節能的特點,製造相同的熱水量,是一般電熱水器的4-6倍,其年平均熱效比是電加熱的4倍,利用能效高。克服了太陽能熱水器依靠Sunny採熱和安裝不便的缺點。由於空氣能熱水器的工作是透過介質換熱,因此其不需要電加熱元件與水直接接觸,避免了電熱水器漏電的危險,也防止了燃氣熱水器有可能爆炸和中毒的危險,更有效控制了燃氣熱水器排放廢氣造成的空氣汙染。空氣能熱水器不需要Sunny,因此放在家裡或室外都可以。太陽能熱水器儲存的水用完之後,很難再馬上產生熱水,如果電加熱又需要很長的時間,而空氣能熱水零下20攝氏度以上,就可以24小時全天候承壓執行。這樣一來,即使用完一箱水,一個小時左右空氣能熱水器甚至更短時間內就會再產生一箱熱水。同時它也能從根本上消除電熱水器漏電、乾燒以及燃氣熱水器使用時產生有害氣體等安全隱患,
空氣源熱泵熱水器顧名思義就是把空氣中的熱量透過冷媒搬運到水中,傳統的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是透過消耗燃氣和電能來獲得熱能,而空氣能熱水器是透過吸收空氣中的熱量來達到加熱水的目的,在消耗相同電能的情況下可以吸收相當於三倍電能左右的熱能來加熱水。
明示設計祝您生活愉快!
-
3 # 大疆無界1
建議你直接去問空氣能商家,他們是專業,上門實地考察,多少工程量,總費用多少,日常執行費用多少他們給出答案比較準確
實地考察加粗步設計正常不收費,如果有收費,你也別買他們家產品了,還沒開始就收費,到開始還不是坑死你
空氣能是透過熱泵原理交換熱量以達成調節室內溫度或提供熱水。其實就是空調。優點是透過熱泵實現節能的目的。節能能力取決於環境狀態和熱泵效能。其關鍵指標就是能效比(包括製冷(EER)和制熱(COP)能效比)。能效比會隨著環境工況而發生變化,室內外溫差越大,能效比越低。正常情況下,能效比通常介於2.0到4.0之間。
計算一下你房間的熱負荷:正常情況下房屋的冬季熱負荷是每平米100瓦左右(當然,緯度越高,天氣越冷,熱負荷越大,淮北、華北、東北隨著氣溫變化不盡相同,正常房屋一般在每平米60~120瓦範圍內浮動)。214平米算下來就是21.4千瓦。如果採用一級能效的主機,制熱(COP)能效選擇4,功率在5.4千瓦左右。如果處於嚴寒地區,還要加電熱輔助功率,通常是熱泵模式下功率的1.2倍,也就是6.5千瓦。也就是說你需要提供約12千瓦的電力,折算成電錶安培數就是大約55安,目前家用電錶通常在60安左右,個別的可以達到最大100安。以上還沒計算熱水,如果加上熱水,大概會增加5安培。所以如果想裝這套系統,先看看家裡電錶,至少得是20(60)A的電錶,再小就得先改造電錶(需向供電部門申請),然後再說。
至於造價,根據採用的品牌產品不同,價格也差遠了,從幾萬到幾十萬不等。首先是主機:以格力(GREE)KFRS-39ZM/B2S為例,京東售價為4萬多。然後是盤管風機與溫控器,每屋一臺,每臺1500左右,200平米的話估計得四臥室雙廳,至少要六個(廚衛不裝),大概要1萬元;施工安裝及材料費,這個得根據具體情況計算,包括管材選用都會影響造價。其它,比如蓄熱水箱等等,主要看蓄熱媒的種類,如果單純用水,那沒多少錢,但體積巨大,家用恐怕困難。這些林林總總加起來八萬元差不多了。以上是風機盤管方式,也可以選用地暖方式,但地暖涉及到敷設回填自流平等施工,施工難度也大很多,直接去諮詢地暖商家就行,主機廠商應該也會提供地暖選項,至少會有推薦或合作的施工隊。地暖唯一的問題是會把地面提高6公分左右,加上地板大概就得十公分了,可以根據自己的房屋狀況選擇。按你的房間雙層5.1米來看,扣掉樓板只有不到五米了,如果有大跨度房間,可能還要澆梁,區域性還得下來30公分,如果樓上保留最少2.4米,樓下扣除樓板還有2.6米,大梁最低處2.3米,再去掉十公分能否接受要自己考慮。地暖的安裝價格(連工帶料)大概在每平米60~120元不等,200平米大概2萬元吧,加主機、管道、水箱等,與盤管風機方式大致差不多,八萬左右也應該可以搞定。至於執行費,自己算算就可以了,KFRS-39ZM/B2S的額定功率是9.6千瓦,加上盤管風機大概10千瓦,滿負荷狀態下應該是每小時十度電,每天240度電,按你們那裡的電價0.6元/度,每天144元。當然,這是極端情況。普通情況下按熱負荷計算是5.4千瓦,正常情況下不會滿負荷,大概3千瓦就夠了,也就是每天72度電,43.2元錢。以100天採暖為期,每年4320元。這是電費。至於執行維護費,那就因人而異了。保修期內自不必說,出了保修期就要自己花錢了。通常來說,以二十年為全壽命週期,維保費用與初始投資基本持平,也就是八萬元,也就是每年4000元。二項合計8320元,還是很合算的。如果交取暖費,每平米30(北京是30),214平就是6420元,差不了多少。而且如果自家取暖使用強度不高,比如白天不開或低溫執行,就能省很多錢,算下來沒準比集中供暖還便宜呢。當然,各地集中供暖政策不一樣,熱源不同,價格也不同。我只是舉個例子。說點注意事項:在選擇室外主機的時候要注意留有餘量,千萬不要讓主機總處在滿負荷狀態,那樣會影響壽命。主機功率大小與耗電並沒有正相關關係,同樣的採暖房屋使用功率不同的主機耗電基本是一樣的,甚至大功率還會少些。在選購時最好將店員推薦的規格買大一號甚至二號,當然,還要考慮你家電錶。對於用電要特別注意,例子中那麼大的主機可能需要380伏交流電,某些小區可以向物業公司申請安裝。某些商用房產本身也可能配380伏電源。你那個房子應該是LOFT商用房,或許有工業電。如果沒有,那就要選擇小型號的了,不過得多買幾臺以湊足功率。居民使用者用這類方式取暖用電是個大問題。通常而言,除非政府正在推進電採暖改造,否則普通居住用房很難使用電取暖,包括空氣能。因為居民用電有上限,功率要求難以滿足。即便勉強可以,其它電器就比較尷尬了,比如冰箱,洗衣機,電視,電吹風這些,功率都不低,如果總跳閘的話,那種體驗就太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