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韋,古族名。一譯“失韋”。 北魏 時始見於史書記載,有五部,分佈於 嫩江 及 黑龍江 南北岸地區。 唐 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 額爾古納河 一帶的 蒙兀室韋 是 蒙古 部的祖先。
室韋都督府是唐朝在室韋族聚居區域設定的軍政合一建制,位於黑水都督府之西。公元719年(唐開元七年),室韋開始接受唐平盧節度使統轄。791年(唐貞元七年)前後,唐廷決定在室韋之地設定室韋都督府,也受邊州都督所節制。府治不詳。室韋都督府轄區,包括今石勒喀河、鄂嫩河、黑龍江上游、嫩江流域,北至外興安嶺一帶。轄區境內有20餘個部落。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室韋族諸部逐漸被契丹人所吞併而與之融合,室韋都督府也隨之解體,前後存約百餘年。
設立背景
公元630年(唐貞觀三年),唐朝置師州,統領室韋。719年(唐開元七年),室韋開始接受唐平盧節度使統轄。791年(唐貞元七年)前後,唐廷決定在室韋之地設定室韋都督府,也受邊州都督所節制。府治不詳。室韋都督府轄區,包括今石勒喀河、鄂嫩河、黑龍江上游、嫩江流域,北至外興安嶺一帶。轄區境內有20餘個部落。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回鶻解體,東北地區契丹興起,室韋諸部逐漸被契丹人所吞併而與之融合,或西遷成為室韋—韃靼人(九姓韃靼與三十姓韃靼,遼代稱作阻卜)[2]。室韋都督府也隨之解體,前後存約百餘年。
著名都督
室韋大都督阿朱,唐代室韋都督府都督。室韋大體分佈於今大興安嶺東西兩側,洮兒河以北至外興安嶺地區。八世紀末,唐朝為經略室韋地區,設定室韋都督府,以阿朱為大都督。阿朱先後於太和七年(833年)十二月、太和九年十二月、開成元年(836年)、開成四年次來朝,有力地促進了室韋與唐朝的關係發展。
室韋地區,今呼倫貝爾地區最初見諸史籍的民族為東胡。東胡與匈奴同時興起於戰國末期(公元前3世紀),至漢初(公元前206年)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擊敗,部眾逃散,其中主要的兩支分別逃至烏桓山和鮮卑山,從此便以烏桓族和鮮卑族出現於史冊。東胡被匈奴擊破後,呼倫貝爾為匈奴左賢王轄地。此時,作為東胡族系的鮮卑拓跋部早已遊獵於大鮮卑山(大興安嶺東北段),以鮮卑拓跋部始祖石室(今鄂倫春旗境內嘎仙洞)為中心,並形成自己的部落群和部落聯盟。公元1世紀末,匈奴衰落,鮮卑拓跋部從大興安嶺密林深處向南遷徙,在以呼倫湖為中心的草原地帶發展遊牧經濟,壯大自己,呼倫貝爾成為鮮卑部落聯盟的駐牧之地。
三國、兩晉時期,大興安嶺東西皆為鮮卑人的轄區和勢力範圍。
北朝時期(公元386年至581年),大興安嶺以東分佈著烏洛侯等室韋諸部。中央王朝對呼倫貝爾地區的治理,應當說從北魏時期開始。那個時期經濟發展較快,已經開始向文明時代過渡的烏洛侯人在太平真君4年(公元443年)就歸屬於北魏王朝,而且正是根據他們的報告,北魏朝廷才派中書侍郎李敞到“祖廟石室”祭祖,並在石室刻有“祝文”(該“祝文”由呼倫貝爾盟文物所米文平等人於1980年7月30日發現)。
隋朝時,突厥逐步衰落,東北部的室韋、靺鞨各民族尚未形成強大的實力與之抗衡,他們也都被中原地區的古老文明和隋朝的強大所吸引。於是,派人員朝貢,請求冊封。隋朝隨即在邊遠地區設立羈縻府、州予以管理。呼倫貝爾地區為室韋民族領地。此時,室韋曾派使臣兩次朝貢。室韋酋長於大業年間曾隨同突厥啟民可汗在現呼和浩特北部的啟民牙帳中拜見了隋煬帝。室韋分為5個部落,即北室韋、南室韋、缽室韋、大室韋、深末怛室韋。根河流域生活著深末怛室韋部落。
唐時期,在室韋地區設室韋都督府,並任命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為都督。室韋分為20餘部,居住額爾古納河沿岸者為西室韋、大室韋、蒙兀室韋。蒙兀室韋,生活在大興安嶺北麓、額爾古納河下游以東地區,即主要遊牧於今額爾古納市、根河市境內。唐朝廷在東北設立“平盧節度使”,以軍事實力控制局勢,邊疆穩定,經濟得以發展。此時,室韋諸部與唐朝關係更加密切。今嫩江流域及大興安嶺內外均納入唐朝版圖。
7—8世紀,大興安嶺以西地區曾先後被突厥人和回紇人佔領過,為突厥汗國和回紇東部邊地。9世紀末和10世紀初,嶺西地區逐漸成為烏古敵烈及塔塔兒人的駐地,嶺東地區成為契丹人的勢力範圍。
室韋,古族名。一譯“失韋”。 北魏 時始見於史書記載,有五部,分佈於 嫩江 及 黑龍江 南北岸地區。 唐 代包括二十部,其中居住在 額爾古納河 一帶的 蒙兀室韋 是 蒙古 部的祖先。
室韋都督府是唐朝在室韋族聚居區域設定的軍政合一建制,位於黑水都督府之西。公元719年(唐開元七年),室韋開始接受唐平盧節度使統轄。791年(唐貞元七年)前後,唐廷決定在室韋之地設定室韋都督府,也受邊州都督所節制。府治不詳。室韋都督府轄區,包括今石勒喀河、鄂嫩河、黑龍江上游、嫩江流域,北至外興安嶺一帶。轄區境內有20餘個部落。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室韋族諸部逐漸被契丹人所吞併而與之融合,室韋都督府也隨之解體,前後存約百餘年。
設立背景
公元630年(唐貞觀三年),唐朝置師州,統領室韋。719年(唐開元七年),室韋開始接受唐平盧節度使統轄。791年(唐貞元七年)前後,唐廷決定在室韋之地設定室韋都督府,也受邊州都督所節制。府治不詳。室韋都督府轄區,包括今石勒喀河、鄂嫩河、黑龍江上游、嫩江流域,北至外興安嶺一帶。轄區境內有20餘個部落。唐朝末年至五代初,回鶻解體,東北地區契丹興起,室韋諸部逐漸被契丹人所吞併而與之融合,或西遷成為室韋—韃靼人(九姓韃靼與三十姓韃靼,遼代稱作阻卜)[2]。室韋都督府也隨之解體,前後存約百餘年。
著名都督
室韋大都督阿朱,唐代室韋都督府都督。室韋大體分佈於今大興安嶺東西兩側,洮兒河以北至外興安嶺地區。八世紀末,唐朝為經略室韋地區,設定室韋都督府,以阿朱為大都督。阿朱先後於太和七年(833年)十二月、太和九年十二月、開成元年(836年)、開成四年次來朝,有力地促進了室韋與唐朝的關係發展。
室韋地區,今呼倫貝爾地區最初見諸史籍的民族為東胡。東胡與匈奴同時興起於戰國末期(公元前3世紀),至漢初(公元前206年)東胡被匈奴冒頓單于擊敗,部眾逃散,其中主要的兩支分別逃至烏桓山和鮮卑山,從此便以烏桓族和鮮卑族出現於史冊。東胡被匈奴擊破後,呼倫貝爾為匈奴左賢王轄地。此時,作為東胡族系的鮮卑拓跋部早已遊獵於大鮮卑山(大興安嶺東北段),以鮮卑拓跋部始祖石室(今鄂倫春旗境內嘎仙洞)為中心,並形成自己的部落群和部落聯盟。公元1世紀末,匈奴衰落,鮮卑拓跋部從大興安嶺密林深處向南遷徙,在以呼倫湖為中心的草原地帶發展遊牧經濟,壯大自己,呼倫貝爾成為鮮卑部落聯盟的駐牧之地。
三國、兩晉時期,大興安嶺東西皆為鮮卑人的轄區和勢力範圍。
北朝時期(公元386年至581年),大興安嶺以東分佈著烏洛侯等室韋諸部。中央王朝對呼倫貝爾地區的治理,應當說從北魏時期開始。那個時期經濟發展較快,已經開始向文明時代過渡的烏洛侯人在太平真君4年(公元443年)就歸屬於北魏王朝,而且正是根據他們的報告,北魏朝廷才派中書侍郎李敞到“祖廟石室”祭祖,並在石室刻有“祝文”(該“祝文”由呼倫貝爾盟文物所米文平等人於1980年7月30日發現)。
隋朝時,突厥逐步衰落,東北部的室韋、靺鞨各民族尚未形成強大的實力與之抗衡,他們也都被中原地區的古老文明和隋朝的強大所吸引。於是,派人員朝貢,請求冊封。隋朝隨即在邊遠地區設立羈縻府、州予以管理。呼倫貝爾地區為室韋民族領地。此時,室韋曾派使臣兩次朝貢。室韋酋長於大業年間曾隨同突厥啟民可汗在現呼和浩特北部的啟民牙帳中拜見了隋煬帝。室韋分為5個部落,即北室韋、南室韋、缽室韋、大室韋、深末怛室韋。根河流域生活著深末怛室韋部落。
唐時期,在室韋地區設室韋都督府,並任命少數民族部落首領為都督。室韋分為20餘部,居住額爾古納河沿岸者為西室韋、大室韋、蒙兀室韋。蒙兀室韋,生活在大興安嶺北麓、額爾古納河下游以東地區,即主要遊牧於今額爾古納市、根河市境內。唐朝廷在東北設立“平盧節度使”,以軍事實力控制局勢,邊疆穩定,經濟得以發展。此時,室韋諸部與唐朝關係更加密切。今嫩江流域及大興安嶺內外均納入唐朝版圖。
7—8世紀,大興安嶺以西地區曾先後被突厥人和回紇人佔領過,為突厥汗國和回紇東部邊地。9世紀末和10世紀初,嶺西地區逐漸成為烏古敵烈及塔塔兒人的駐地,嶺東地區成為契丹人的勢力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