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高山仰止1808
-
2 # 築愛心理
我們首先不要輕易給自己貼標籤,不然這個標籤不好摘下來
可以說你還是有反思能力的,只是如何轉化這個能力不是朝懊惱而是朝更有建設性的方向發展
比如,在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如何借鑑之前不恰當的地方
當然,這個轉換不是那麼簡單,一定是有過程的
-
3 # 姜子閒談
對於人們不斷否認自己的言行的情況,不屬於強迫症的表現。強迫症是一種複雜的心理障礙,其特徵是患者會有固定的、強度大的強迫思維,會不斷地重複某些行為或思想,使他們陷入迴圈中掙扎。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首先要做的就是讓患者儘快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臨床上,通常可以採用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結合起來,以減輕患者的症狀,如復原催眠等。
此外,也可以利用認知行為療法(CBT),來幫助患者改變否定自己行為、思維模式的習慣。比如,患者可以靜下心來思考自己的行為,學會正確評價自己以及學會從客觀和正面的角度看待自己做過的事情,從而改變自我反省時的態度。
此外,也可以透過參加認知行為治療、社交技能訓練以及集體治療等,來改善患者的症狀。這些活動能夠幫助患者瞭解自己的想法,把關注點放在積極的行為上,學會把注意力轉移到其它有益的活動上,最終能夠改變原有的行為模式,減輕患者的症狀。
-
4 # 隆光1
總是否定自己過往的言行是程度大小不同的強迫症。怎麼才能活的灑脫點?這首先取決於找出造成強迫症的原因。比喻你是不是過於追求人生的完美性無缺性?在追求完美無缺中遇到了不盡你意的現實?使精神受到刺激心理受到了壓仰?造成這些原因主要是因為你把自己設計錯了,設計錯了必須要重新設計!重新設計“自己”主要在於“悟”:要曉得一切的懊惱煩躁以及痛苦和煩惱,都是自己給自己規定的假設的……
-
5 # 心理師牛春秀
算不上強迫症,充其量可以稱作習慣性自我否定。
你所說的那些特定的場合或決定一定是對你來講非常重要的、特別看重的給予很高期待的事件或人,既然如此 ,有這樣的心理過程也是再正常不過了。如果這個過程給你帶來的除了重視的感覺還有負累,可以嘗試著忽略內在發生的這個過程,也就是注意力挪開這個位置。還有一種方式,正念的方式來接納自己的內在過程,具體操作辦法:在呼吸的幫助下在內心觀察自我否定的過程,只是去觀察,就像去看一朵雲,看它的來去,而不做評價。經常練習,可以幫你找到灑脫的感覺。一開始可能不習慣,很多時候我們都被一些關於好壞對錯的外界評價標準所左右,而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觀真實,甚至這些評價就像是纏繞在手腳上的水草令人窒息。去覺察這一點,還原事件本來的樣子,你將重回清爽!
祝福你!
-
6 # 老人談人生
如果你還年輕,那是你正在成長。人一生要學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認知力的提升很重要!時刻提醒自己別被人洗腦、帶偏!
回覆列表
強迫症大多都是對自己或他人當下有關事情,按照自己的思想勾畫的藍圖,去控制相關事物的發生、發展與結果。
而總是否定過往的言行,其原因就複雜了(在此就不例舉了),但可以肯定的是有兩個可能:一是事後諸葛亮,後知後覺;二是他只是活在自己的過去,滯留在自己曾經某一個片段或某一事件,自己的軀殼在行走,而靈魂去丟給了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