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牧心小妖

    王小帥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行電影創作,到目前為止已有多部電影公映並越來越受到廣大電影觀眾的喜愛。在商業電影占主導地位的今天,他憑藉其特有的、敏感的電影個性,關注個體、關注小人物,尤其是關注生活在底層社會的人們的獨特視角,關注年輕人在社會的洪流中的殘酷命運,使自己的文藝片獨樹一幟,形成了獨特的創作風格。

      一、殘酷的現實性   餘華在談到什麼是經典作品時,說道:“經典作品對於我們並不是意味著完美,而是意味著忠誠。”①王小帥的作品無論從拍攝手法還是敘事的方式,都是那麼忠誠,就像是一段社會的紀錄,具有殘酷的現實性。這種殘酷的現實性力圖展現底層的小人物與強大的社會之間的矛盾以及這些矛盾下必然產生的悲劇。

    二、濃郁的人文性   對小人物、底層人物在大社會中的命運關注,對底層人物身份焦慮的關注,一直都貫穿在王小帥的創作當中。他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在個體生存世界的微觀現實中凸顯出電影的記錄本性和自己的人道主義關懷。

    三、表現手法的藝術性   一部成功的電影作品,除了有好的情節、好的主題,還要有好的表現手法。王小帥的作品在表現手法上具有他本真的藝術風格。   (一) 長鏡頭的運用 這些長鏡頭有著逼近真實的修辭目的,現場感十足,它以一種現實主義的忠實態度冷靜地呈現出了底層人物生存處境的艱難與困頓。 (二)色彩的運用   王小帥的作品基本上色調都很灰,陰霾的天氣、潮溼的地面、灰色的街道、灰色的臉,讓人感受到主人公心理的壓抑、悲哀,感受到社會環境的冷酷、命運的無助。在這些灰色的環境裡,卻總有最明亮的顏色,但這些明亮的顏色卻給主人公的命運平添了一份悲劇色彩。  

    四、結局的開放性   中華民族是一個特別喜歡大團圓結局的民族,可王小帥並沒有以大團圓結局來使他殘酷的、壓抑的文藝片來迎合大眾趣味,而是以開放式的結尾給觀眾更多的思考。傷痕累累的小貴扛著他那被砸得變形的單車走在紛亂的十字街頭,以後他會怎樣生活?影片到這裡就結束了,好像攝影機已經完成了它的任務,至於人物怎麼樣了,導演並不明確告知,而是把思考的空間更多地留給了觀眾。逃往上海的青紅一家路過宣判大會的現場,廣播裡傳來宣判結果,但唯獨聽不到小根的結果,幾聲槍響也不知是否槍斃了小根,結局也不明朗。二弟帶著小女又一次踏上了偷渡的船,小女和身後單純的男孩邊啃蘋果邊笑,而二弟在一旁吞雲吐霧,長鏡頭疊進了茫茫大海,前路是艱險還是一片光明,也是不得而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創業怎樣有情懷地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