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荷醫典
-
2 # 小荷醫典
中醫如何治療肝硬化
中醫可用口服湯劑,中藥貼敷,艾灸、針灸、按摩燻蒸及食療等方式保守治療肝硬化。
肝硬化屬於中醫的鼓脹、脅痛、黃疸的範疇,治療方式多種多樣。
1.肝硬化中醫辨證以瘀血阻絡(血液執行阻礙經絡)、肝鬱脾虛(肝氣鬱結脾氣不足)證型為主,使用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執行,消除體內瘀血)、疏肝補脾(調節肝臟氣機,補益脾臟)治療。常應用的方劑有鱉甲煎丸、茵陳蒿湯或調營飲等,具有活血化瘀、散結、退黃等療效。
2.中藥貼敷,艾灸、針灸、按摩燻蒸等方式對肝硬化的治療起到輔助抗病毒的作用,對病情有一定的緩解,主要穴位可以取肝俞、脾俞、中脘、期門、三陰交、足三里、曲池等。
3.飲食遵循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如雞肉魚肉和蔬菜水果,同時避免高膽固醇、高脂肪的食物,不能吃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中醫治療肝硬化效果不一定會很明顯,會有一定的改善,屬於輔助治療,需要配合口服西藥、靜脈輸液等治療。對肝硬化不同病程,需要遵醫囑選用不同治療方案。
中醫治療肝硬化的方法有哪些
中醫治療肝硬化的方法可根據個體出現的證候表現,依據主證及兼證辨證論治,可使用中藥方劑如一貫煎、柴胡疏肝散、胃苓湯等,或結合耳穴貼壓、穴位注射等進行治療。
根據病因病機,中醫將肝硬化代償期等同於中醫“積聚”範疇,將其失代償期有腹水者等同於“鼓脹”範疇。中醫認為本病屬本虛標實之證,可依據不同證型辨證施治。
如肝硬化屬肝腎陰虛(肝臟和腎臟的陰液不足)者,可使用一貫煎合六味地黃丸加減滋養肝腎之陰;屬氣滯溼阻者,可使用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東加減行氣化溼;
屬水溼內停(水溼停留在體內)者,可使用實脾飲加減健脾利溼;屬瘀結水留者,可使用調營飲加減活血行氣利水(促進氣體執行,從而推動水液執行)等。
還可輔以萊菔子在耳朵較敏感處進行耳穴貼壓,以“得氣”為宜;亦可使用黃芪注射液在足三里、豐隆等穴位進行穴位注射起到扶正祛邪(扶持體內正氣並祛除體內邪氣)的作用。
中醫方法應嚴格按照中醫理論辨證論治,切不可自行治療。建議藥物及專業操作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