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是崇禎六年(1633)的料羅灣海戰吧?可以先讀一讀當事人報告嗎?
鄒維璉(?-1635),字德輝,一字德耀,號匪石,累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
時任左僉都御史、巡撫福建的鄒維漣關於此役作有《奉剿紅夷報捷疏》(節選,想看全文自己擺渡)——
九月二十二日,又據遊擊鄭芝龍報稱,狡夷犯順,王法無赦,卑職攻擊於大擔,偵知夷(舟宗)分泊彭湖,隨即設計剿捕,焚燒夾版一隻,已經詳解去後。九月十三,奉本都院親臨海澄,命將誓師,牌委卑職為前鋒。十五日,卑職即督船隻扼要鳥沙頭,據報夷船夾版九隻,劉香賊船五十餘隻,自南北上游移外洋。卑職督率官兵各僉各號同立戰書,約為決戰,誡以勿走。一面移會各路舟師,十七齊到,十八戧至圍頭,夷船夾版同賊哨亦戧上料羅。卑職復會南路左翼高副總、泉南右翼張遊擊、彭湖遊兵王遊擊、中軍劉、鄧二將,俱曰兵貴神速,乃於二十早五鼓,各自圍頭開駕,直抵料羅。天才黎明,果見夷船夾版九隻,自恃負嵎,賊哨五十餘隻,往來駕使,卑職傳令本部官兵前衝,務要攻擒夾版,而駕使賊哨聽各路零星哨船追捕。時本都院差官葛聰正在卑職船上宣諭軍令,而各路諸將或為應援,或為夾擊。加銜參將陳鵬首衝入陣,與夷攻擊,仍麾備總林察、陳麟、楊耿、蘇成,專意滅偽王,因有搗擊大夾版而生死不避者,把總鄭然也;次衝接應,而夾版之勢隨即披靡者,哨官蔡騏也;三衝與之牽扯,並蔡騏一船俱為焚燒者,哨官林習由也。嗣而窮追極東外洋,偽夷王二杯大夾版一隻,被千總陳豹烏尾首衝,火器齊發,幾乎獲矣,不意反風吹火,倏而自不和諧焚卑職令旗再麾,天鵝聲連催,把總林宏、鄭成銃彈交鋒,矢石如雨。哨官洪輝、吳拱協力齊擊,偽夷王之船已在掌中,即可坐縛。詎意外洋風狂波濤,粗惡夷船,戧風遠洋,追趕不及,加銜參將陳鵬協同陳麟、朱華、吳華攻焚大夾版一隻。加銜遊擊郭熺、胡美、林察、陳秀、陳經武、方璣、袁德各船聯絡互進,攻焚夾版二隻。陳鵬、郭熺、胡美、陳麟奮勇身先生擒偽出海夷王呷咇嘽吧。把總許澤、楊耿、陳盛宇、效用把總許鼐、守備王巳觀、林顯忠、烏尾把總朱家賓、哨官陳化、林升、蘇成、王豸、吳玉、謝旭、陳國、吳良、原鄭芝虎下哨官歐璉及向義鄉民蔡亮駕船出入陣中,親冒鋒鏑。哨官陳浦配駕鄭然船上,與之同心共力,萬死一生。哨官張梧、千總鄭彩、捕盜黃勝冒險奪獲夾版一隻,尚有夾版五隻,亦被卑職躬督陳鵬、郭熺、胡美拚命擊走,愈追愈遠,方始收軍。露布馳報,隨會同各路諸將齊回中左,稽查功級、器仗及死傷官兵。查得,把總鄭然首衝,身為彈死;各船之目兵陣亡者八十六名,重傷者計一百三十二名;據千總哨官等各獻生擒紅夷共八十四名、首級五顆、哨船一隻、賊婦二口、小廝一名、海賊一十九名;又據解到大銃六門、小熕二門、鳥銃一十三門、劍十把、鐵鍪一頂、鐵甲一領、火藥六筒;續又據陳鵬解到番書七本、海圖一面、番劍一口;陳秀解到鐵甲、項圍並掩心共三塊;守備王巳觀、把總許鼐、袁德、周之祥、李國輔呈報撈救溺水目兵共九十二名;泉南張遊擊移送撈救溺水目兵三名。
鄭一官在報告中明確指出所部(算明軍嗎)擊沉(擊毀)、俘獲紅夷(荷蘭)夾版(戰艦?武裝商船?)4艘,另有5艘逃走。
另據荷蘭史料《熱蘭遮城日誌》,東印度公司在料羅灣一戰中損失情況如下:
戰船“Brouckerhaven號”,被明軍近戰用火船攻擊毀傷,荷蘭人為避免戰船落入明軍手中,自己點燃火藥庫將其炸沉。
戰船“Wieringen號”和“Kouckercke號”,被明軍包圍後焚燬或擊沉的。
戰船“Slooterdijck號”被明軍跳幫近戰後俘獲。
兩相對照,鄭一官上報戰績與荷蘭人記錄的戰損大致對得上,是役東印度公司派出的艦隊損失近半,最終不敵撤退。這確實是一場值得稱道的勝利,但距離殲滅則差之甚遠。而且之後鄭芝龍就此收兵,並沒有“宜將剩勇追窮寇”,反而容忍荷蘭人繼續盤踞大員(熱蘭遮城),可見其主力也損失甚大,以致無力擴張戰果。
至於說此戰對後來英荷爭霸不能說沒有影響,但應該相當有限。因為當時海上力量跨區域機動非常緩慢,經常要一年半載(所以才有“貿易風”之說),遠東地區增減幾艘戰船基本上影響不到大西洋地區。一定要說有的話,恐怕之後鄭大木影響大得多,因為他在永曆十五年(1662)拿下熱蘭遮城,徹底拔除荷蘭人在東亞的據點,切斷了扶桑商路,這在經濟上沉重打擊了東印度公司,這對荷蘭國力削弱意義大得多。
有民族自豪感是好的,但要實事求是,不要聽風是雨,虛幻的榮譽沒有意義。
你說的是崇禎六年(1633)的料羅灣海戰吧?可以先讀一讀當事人報告嗎?
鄒維璉(?-1635),字德輝,一字德耀,號匪石,累擢右僉都御史,巡撫福建
時任左僉都御史、巡撫福建的鄒維漣關於此役作有《奉剿紅夷報捷疏》(節選,想看全文自己擺渡)——
九月二十二日,又據遊擊鄭芝龍報稱,狡夷犯順,王法無赦,卑職攻擊於大擔,偵知夷(舟宗)分泊彭湖,隨即設計剿捕,焚燒夾版一隻,已經詳解去後。九月十三,奉本都院親臨海澄,命將誓師,牌委卑職為前鋒。十五日,卑職即督船隻扼要鳥沙頭,據報夷船夾版九隻,劉香賊船五十餘隻,自南北上游移外洋。卑職督率官兵各僉各號同立戰書,約為決戰,誡以勿走。一面移會各路舟師,十七齊到,十八戧至圍頭,夷船夾版同賊哨亦戧上料羅。卑職復會南路左翼高副總、泉南右翼張遊擊、彭湖遊兵王遊擊、中軍劉、鄧二將,俱曰兵貴神速,乃於二十早五鼓,各自圍頭開駕,直抵料羅。天才黎明,果見夷船夾版九隻,自恃負嵎,賊哨五十餘隻,往來駕使,卑職傳令本部官兵前衝,務要攻擒夾版,而駕使賊哨聽各路零星哨船追捕。時本都院差官葛聰正在卑職船上宣諭軍令,而各路諸將或為應援,或為夾擊。加銜參將陳鵬首衝入陣,與夷攻擊,仍麾備總林察、陳麟、楊耿、蘇成,專意滅偽王,因有搗擊大夾版而生死不避者,把總鄭然也;次衝接應,而夾版之勢隨即披靡者,哨官蔡騏也;三衝與之牽扯,並蔡騏一船俱為焚燒者,哨官林習由也。嗣而窮追極東外洋,偽夷王二杯大夾版一隻,被千總陳豹烏尾首衝,火器齊發,幾乎獲矣,不意反風吹火,倏而自不和諧焚卑職令旗再麾,天鵝聲連催,把總林宏、鄭成銃彈交鋒,矢石如雨。哨官洪輝、吳拱協力齊擊,偽夷王之船已在掌中,即可坐縛。詎意外洋風狂波濤,粗惡夷船,戧風遠洋,追趕不及,加銜參將陳鵬協同陳麟、朱華、吳華攻焚大夾版一隻。加銜遊擊郭熺、胡美、林察、陳秀、陳經武、方璣、袁德各船聯絡互進,攻焚夾版二隻。陳鵬、郭熺、胡美、陳麟奮勇身先生擒偽出海夷王呷咇嘽吧。把總許澤、楊耿、陳盛宇、效用把總許鼐、守備王巳觀、林顯忠、烏尾把總朱家賓、哨官陳化、林升、蘇成、王豸、吳玉、謝旭、陳國、吳良、原鄭芝虎下哨官歐璉及向義鄉民蔡亮駕船出入陣中,親冒鋒鏑。哨官陳浦配駕鄭然船上,與之同心共力,萬死一生。哨官張梧、千總鄭彩、捕盜黃勝冒險奪獲夾版一隻,尚有夾版五隻,亦被卑職躬督陳鵬、郭熺、胡美拚命擊走,愈追愈遠,方始收軍。露布馳報,隨會同各路諸將齊回中左,稽查功級、器仗及死傷官兵。查得,把總鄭然首衝,身為彈死;各船之目兵陣亡者八十六名,重傷者計一百三十二名;據千總哨官等各獻生擒紅夷共八十四名、首級五顆、哨船一隻、賊婦二口、小廝一名、海賊一十九名;又據解到大銃六門、小熕二門、鳥銃一十三門、劍十把、鐵鍪一頂、鐵甲一領、火藥六筒;續又據陳鵬解到番書七本、海圖一面、番劍一口;陳秀解到鐵甲、項圍並掩心共三塊;守備王巳觀、把總許鼐、袁德、周之祥、李國輔呈報撈救溺水目兵共九十二名;泉南張遊擊移送撈救溺水目兵三名。
鄭一官在報告中明確指出所部(算明軍嗎)擊沉(擊毀)、俘獲紅夷(荷蘭)夾版(戰艦?武裝商船?)4艘,另有5艘逃走。
另據荷蘭史料《熱蘭遮城日誌》,東印度公司在料羅灣一戰中損失情況如下:
戰船“Brouckerhaven號”,被明軍近戰用火船攻擊毀傷,荷蘭人為避免戰船落入明軍手中,自己點燃火藥庫將其炸沉。
戰船“Wieringen號”和“Kouckercke號”,被明軍包圍後焚燬或擊沉的。
戰船“Slooterdijck號”被明軍跳幫近戰後俘獲。
兩相對照,鄭一官上報戰績與荷蘭人記錄的戰損大致對得上,是役東印度公司派出的艦隊損失近半,最終不敵撤退。這確實是一場值得稱道的勝利,但距離殲滅則差之甚遠。而且之後鄭芝龍就此收兵,並沒有“宜將剩勇追窮寇”,反而容忍荷蘭人繼續盤踞大員(熱蘭遮城),可見其主力也損失甚大,以致無力擴張戰果。
至於說此戰對後來英荷爭霸不能說沒有影響,但應該相當有限。因為當時海上力量跨區域機動非常緩慢,經常要一年半載(所以才有“貿易風”之說),遠東地區增減幾艘戰船基本上影響不到大西洋地區。一定要說有的話,恐怕之後鄭大木影響大得多,因為他在永曆十五年(1662)拿下熱蘭遮城,徹底拔除荷蘭人在東亞的據點,切斷了扶桑商路,這在經濟上沉重打擊了東印度公司,這對荷蘭國力削弱意義大得多。
有民族自豪感是好的,但要實事求是,不要聽風是雨,虛幻的榮譽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