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是,諸葛亮和劉備是知己。我們怎麼判斷諸葛亮的性格?從哪判斷?正史裡拼接出來的諸葛亮性格豐滿鮮明嗎?《三國演義》當中性格鮮明的諸葛亮真實可信嗎?各種影視作品當中更加立體而有層次的諸葛亮可以拿來做參考嗎?
怎麼答?只能猜,發揮想象罷了。就是這樣,我們現在去心目當中那個竭忠盡智、始終不渝的諸葛武侯形象,已經是千百年來經過無數或史書或文藝作品的演繹之後存留在人們心目中的身影,很難說是武鄉侯的真正面貌;就像哈姆雷特或者曹操一樣,人們在透過屬於個人的不同方式去圖解諸葛亮——有趣的是,由於諸葛亮這個人身上所帶有的天然的“忠誠”和“堅韌”屬性,有時候我們會將其視為符號化的偶像而不容易允許藝術創作者或者其他試圖撰寫諸葛亮個人經歷、特徵及動機時有所非完全合乎主流觀念的發揮。
就我個人而言,我從各種史實和文藝作品當中篩淘出來的那個“諸葛亮”的形象,是一個分裂從而悲壯的人物——所以我認為《三國殺》至少這一點做的不錯,它給出了兩個看上去迥然不同的諸葛亮:即青年時期意氣風發的隆中臥龍與暮年時期猶如風中殘燭的蜀中丞相。這兩個矛盾而混一的形象大致構成了諸葛亮的一生。
諸葛亮傳奇的一生確實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戲劇衝突——在年輕的時候,他和名士俊材談笑風生、揮斥方遒,於方寸案上指點江山,於南陽壟畝間偃仰嘯歌,傲視群雄、自比古人,一時間風度絕世,睥睨天下。
然而這樣驕傲的一個人,也會在先主面前執著一生的承諾和“匡扶漢室”的理想之中躑躅、困守。他或許知道,漢室難復;或許還知道,蜀中疲弊;他應該更知道,曹魏的半壁江山已經愈加穩固。人心思定。天下思一統。
於是那個當年最驕傲瀟灑的南陽名俊,在這種自我懷疑、否定與執拗當中度過半生,熬成了皓首白鬚、窮兵黷武的漢相。當年意氣難尋,只見今日肝膽。揮灑自如,俱往矣。俱往矣。《虎嘯龍吟》爭議頗大,然而有幾個場景我確實是看到淚目。
一是,諸葛亮獨自走到先主祠中,在北伐未成、勞民傷財的現實當中彷徨猶豫的他於劉備的畫像前發問、更是自問,一俯一仰,諸葛亮用再開北伐之舉回答了自己的疑問。
二是,上方谷火燒魏軍,眼看陰雲起、雷雨生,又是功敗垂成。一時間,震驚、困惑、迷惘、痛心,種種情緒在武侯木然的一坐、一仰間展露無遺,令人絕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這種最決絕的行動背後,不知道有多少個徘徊、困惑的深夜和為生民之苦、戰亂之禍留下的眼淚。
他不是呼風喚雨的妖仙,他只是壯志未酬的儒生。
我們仰慕他的人格,正是仰慕這種千古難尋的決絕——即便這種決絕背後是清高者自我審判時無從逃避的痛苦。
或許,諸葛亮天生就是個藝術形象。
他在無路可退的三國戰場,演繹了令無數後人憑弔的獨角戲——一個徘徊著決絕著的大漢權力者,如何一步步,殺死了那個聰明的、瀟灑的吟詩人。
看諸葛亮這個人,聽其言,觀其行。其言:
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師表流露出對先帝的感激,還有,孔明認為先帝是知他,才託付大事的。答李嚴書:吾本東方下士,誤用於先帝,位極人臣,祿賜百億。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
看,孔明認為自己原本東方下士,即出師表中的卑鄙布衣,被先帝賞識使用,位極人臣。現在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誰是孔明的知己需要孔明這麼鞠躬盡瘁的報答?此外還有黃陵廟記: 僕躬耕南陽之畝,遂蒙劉氏顧草廬,勢不可卻,計事善之。於是情好日密,相位總師。不過這個文章雖收錄在諸葛亮集裡,作者是存疑的。聊作參考。
觀其行:一生盡瘁國事,家無餘財,僅有薄田15頃,桑800株。後其子諸葛瞻,其孫諸葛尚殉國。孔明去世時兒子才8歲,如不是家風忠孝傳承,其子孫如何能殉國?
後人評價:陳壽贊劉葛關係是君臣至公,古今聖軌,晉武帝嘆如有孔明輔助,無須煩勞,諸葛亮的人格和才幹,歷代都被稱讚,他和劉備的君臣關係,也是讚頌居多,甚至康熙覺得劉備託孤虛偽,但也認為孔明是三代下第一人。
現代有人用陰謀論來看劉備和孔明。觀點非常可笑。
第一,劉備孔明相隨十多年,他們各自是什麼為人,對方不知道?當梟雄良相智商太低啦?
第二,孔明的核心價值,不是忠誠和智慧,而是信義。
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載明孔明理政: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一句話,就是開誠佈公,執法嚴明公平,這不是信?
在《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七回,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的時候,蜀兵在滷城與魏兵相拒日久。魏兵人多勢眾,又欺蜀軍缺糧,一面與蜀軍相持等其無糧自亂,一面分兵襲擊蜀軍後方劍閣以斷其糧道。諸葛亮則調遣英勇善戰的大將姜維、馬岱各率一萬軍馬守衛險要,迫使進攻劍閣的魏兵知難而退。此時諸葛亮只剩下八萬兵馬了,而出兵之初與士兵有約,以一百天為期,輪流上前方打仗,而此時恰好一百天期滿。諸葛亮吩咐按約定將四萬兵馬先行退回,同時準備迎接接班的四萬兵馬。此時長史楊儀突然來報告說,魏兵來了二十萬增援人馬去進攻劍閣,而魏軍主帥司馬懿則親率大軍奔襲滷城,形勢十分緊急,建議諸葛亮將已下令即將回蜀休整的四萬兵馬留下來對付司馬懿,等輪班的蜀兵到達後再回蜀休整不遲。
按說楊儀的話入情入理,並不過分。但諸葛亮則以誠信為本,體諒士兵及家屬的相思之苦,寧可承受巨大的壓力,大敵當前也不失信,堅持讓這四萬兵馬按約定回蜀。結果這四萬士兵聽說此事後,說什麼也不肯回家,堅決要與諸葛亮共擋大敵。諸葛亮於是順勢安排蜀軍主力在城下紮寨,以逸待勞,魏軍兵馬一到,蜀兵即主動出擊,殺得人困馬乏的魏兵一敗塗地,屍堆成山、血流成河。這故事雖在三國演義裡出現,但我讀過兵林拾英,也有記載,應該基本是史實,如有朋友能查到史料,最好,如沒有,等我找到兵林拾英一書拍照上傳,現手機黨條件有限。孔明的流風遺愛: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
李嚴廖立得知孔明死後鬱鬱而終。以上可看出,孔明治軍理政,都是以自己的言行取信於人,贏得上下高度信任。連政敵都心悅誠服,百姓更是久久追懷。這樣一個人,與劉備患難與共相從多年,長期駐守劉備大本營,劉備會不瞭解他?既劉備瞭解他,有必要虛偽的試探來寒了孔明的心嗎?孔明最核心的價值是信義,因信義,所以盡忠竭智。他知道蜀國弱小漢室難興,但為了自己逆天而行。能讓這樣的人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必是其知己之主,所以是魚水君臣!
我的看法是,諸葛亮和劉備是知己。我們怎麼判斷諸葛亮的性格?從哪判斷?正史裡拼接出來的諸葛亮性格豐滿鮮明嗎?《三國演義》當中性格鮮明的諸葛亮真實可信嗎?各種影視作品當中更加立體而有層次的諸葛亮可以拿來做參考嗎?
怎麼答?只能猜,發揮想象罷了。就是這樣,我們現在去心目當中那個竭忠盡智、始終不渝的諸葛武侯形象,已經是千百年來經過無數或史書或文藝作品的演繹之後存留在人們心目中的身影,很難說是武鄉侯的真正面貌;就像哈姆雷特或者曹操一樣,人們在透過屬於個人的不同方式去圖解諸葛亮——有趣的是,由於諸葛亮這個人身上所帶有的天然的“忠誠”和“堅韌”屬性,有時候我們會將其視為符號化的偶像而不容易允許藝術創作者或者其他試圖撰寫諸葛亮個人經歷、特徵及動機時有所非完全合乎主流觀念的發揮。
就我個人而言,我從各種史實和文藝作品當中篩淘出來的那個“諸葛亮”的形象,是一個分裂從而悲壯的人物——所以我認為《三國殺》至少這一點做的不錯,它給出了兩個看上去迥然不同的諸葛亮:即青年時期意氣風發的隆中臥龍與暮年時期猶如風中殘燭的蜀中丞相。這兩個矛盾而混一的形象大致構成了諸葛亮的一生。
諸葛亮傳奇的一生確實本身就帶有強烈的戲劇衝突——在年輕的時候,他和名士俊材談笑風生、揮斥方遒,於方寸案上指點江山,於南陽壟畝間偃仰嘯歌,傲視群雄、自比古人,一時間風度絕世,睥睨天下。
然而這樣驕傲的一個人,也會在先主面前執著一生的承諾和“匡扶漢室”的理想之中躑躅、困守。他或許知道,漢室難復;或許還知道,蜀中疲弊;他應該更知道,曹魏的半壁江山已經愈加穩固。人心思定。天下思一統。
於是那個當年最驕傲瀟灑的南陽名俊,在這種自我懷疑、否定與執拗當中度過半生,熬成了皓首白鬚、窮兵黷武的漢相。當年意氣難尋,只見今日肝膽。揮灑自如,俱往矣。俱往矣。《虎嘯龍吟》爭議頗大,然而有幾個場景我確實是看到淚目。
一是,諸葛亮獨自走到先主祠中,在北伐未成、勞民傷財的現實當中彷徨猶豫的他於劉備的畫像前發問、更是自問,一俯一仰,諸葛亮用再開北伐之舉回答了自己的疑問。
二是,上方谷火燒魏軍,眼看陰雲起、雷雨生,又是功敗垂成。一時間,震驚、困惑、迷惘、痛心,種種情緒在武侯木然的一坐、一仰間展露無遺,令人絕望。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雖千萬人吾往矣。這種最決絕的行動背後,不知道有多少個徘徊、困惑的深夜和為生民之苦、戰亂之禍留下的眼淚。
他不是呼風喚雨的妖仙,他只是壯志未酬的儒生。
我們仰慕他的人格,正是仰慕這種千古難尋的決絕——即便這種決絕背後是清高者自我審判時無從逃避的痛苦。
或許,諸葛亮天生就是個藝術形象。
他在無路可退的三國戰場,演繹了令無數後人憑弔的獨角戲——一個徘徊著決絕著的大漢權力者,如何一步步,殺死了那個聰明的、瀟灑的吟詩人。
看諸葛亮這個人,聽其言,觀其行。其言:
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出師表流露出對先帝的感激,還有,孔明認為先帝是知他,才託付大事的。答李嚴書:吾本東方下士,誤用於先帝,位極人臣,祿賜百億。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
看,孔明認為自己原本東方下士,即出師表中的卑鄙布衣,被先帝賞識使用,位極人臣。現在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誰是孔明的知己需要孔明這麼鞠躬盡瘁的報答?此外還有黃陵廟記: 僕躬耕南陽之畝,遂蒙劉氏顧草廬,勢不可卻,計事善之。於是情好日密,相位總師。不過這個文章雖收錄在諸葛亮集裡,作者是存疑的。聊作參考。
觀其行:一生盡瘁國事,家無餘財,僅有薄田15頃,桑800株。後其子諸葛瞻,其孫諸葛尚殉國。孔明去世時兒子才8歲,如不是家風忠孝傳承,其子孫如何能殉國?
後人評價:陳壽贊劉葛關係是君臣至公,古今聖軌,晉武帝嘆如有孔明輔助,無須煩勞,諸葛亮的人格和才幹,歷代都被稱讚,他和劉備的君臣關係,也是讚頌居多,甚至康熙覺得劉備託孤虛偽,但也認為孔明是三代下第一人。
現代有人用陰謀論來看劉備和孔明。觀點非常可笑。
第一,劉備孔明相隨十多年,他們各自是什麼為人,對方不知道?當梟雄良相智商太低啦?
第二,孔明的核心價值,不是忠誠和智慧,而是信義。
三國志的諸葛亮傳中載明孔明理政: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 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一句話,就是開誠佈公,執法嚴明公平,這不是信?
在《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七回,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的時候,蜀兵在滷城與魏兵相拒日久。魏兵人多勢眾,又欺蜀軍缺糧,一面與蜀軍相持等其無糧自亂,一面分兵襲擊蜀軍後方劍閣以斷其糧道。諸葛亮則調遣英勇善戰的大將姜維、馬岱各率一萬軍馬守衛險要,迫使進攻劍閣的魏兵知難而退。此時諸葛亮只剩下八萬兵馬了,而出兵之初與士兵有約,以一百天為期,輪流上前方打仗,而此時恰好一百天期滿。諸葛亮吩咐按約定將四萬兵馬先行退回,同時準備迎接接班的四萬兵馬。此時長史楊儀突然來報告說,魏兵來了二十萬增援人馬去進攻劍閣,而魏軍主帥司馬懿則親率大軍奔襲滷城,形勢十分緊急,建議諸葛亮將已下令即將回蜀休整的四萬兵馬留下來對付司馬懿,等輪班的蜀兵到達後再回蜀休整不遲。
按說楊儀的話入情入理,並不過分。但諸葛亮則以誠信為本,體諒士兵及家屬的相思之苦,寧可承受巨大的壓力,大敵當前也不失信,堅持讓這四萬兵馬按約定回蜀。結果這四萬士兵聽說此事後,說什麼也不肯回家,堅決要與諸葛亮共擋大敵。諸葛亮於是順勢安排蜀軍主力在城下紮寨,以逸待勞,魏軍兵馬一到,蜀兵即主動出擊,殺得人困馬乏的魏兵一敗塗地,屍堆成山、血流成河。這故事雖在三國演義裡出現,但我讀過兵林拾英,也有記載,應該基本是史實,如有朋友能查到史料,最好,如沒有,等我找到兵林拾英一書拍照上傳,現手機黨條件有限。孔明的流風遺愛:黎庶追思,以為口實。至今梁、益之民,諮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孟軻有云:“以逸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人,雖死不忿。”信矣!
李嚴廖立得知孔明死後鬱鬱而終。以上可看出,孔明治軍理政,都是以自己的言行取信於人,贏得上下高度信任。連政敵都心悅誠服,百姓更是久久追懷。這樣一個人,與劉備患難與共相從多年,長期駐守劉備大本營,劉備會不瞭解他?既劉備瞭解他,有必要虛偽的試探來寒了孔明的心嗎?孔明最核心的價值是信義,因信義,所以盡忠竭智。他知道蜀國弱小漢室難興,但為了自己逆天而行。能讓這樣的人鞠躬盡瘁 死而後已的,必是其知己之主,所以是魚水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