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第五十七朵雲
-
2 # 懷疑探索者
要評論伊藤博文,就繞不開李鴻章。李鴻章是晚清的忠臣,一品大員,他的發跡與曾國藩有關係。太平天國運動,是曾國藩發家的重要因素,由於滿清統治力量的衰落,綠營八旗都不堪重用,曾國藩以團練起家,打造出一支戰鬥力極強的湘軍。李鴻章是曾國藩的弟子,他身高182公分,談吐不俗,曾國藩非常賞識他。李鴻章從曾國藩這裡步步高昇,後來組建了淮軍勢力,由於和曾國藩意見不合,慢慢分離了出去。由於鎮壓太平天國有功,李鴻章飛黃騰達,最終官居一品,成為滿清官場的核心人物,被認為是中國官員之中的第一流俊才。
但是,李鴻章這樣的中國官場的第一流,一旦拿到國外去做比較,立即就顯得相形見拙了。比如,李鴻章這輩子最佩服的一個政治家,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就在才幹上碾壓李鴻章。可以說,伊藤博文就是李鴻章中堂大人的剋星,處處剋制李大人。甲午戰爭之前,李鴻章見了伊藤博文,還可以擺一擺“天朝上國”的譜,甲午戰敗之後,李鴻章見了對方,連頭都不敢抬,見面只是鞠躬,就是為了在《馬關條約》裡面少賠一點銀子。真是悲哀!
伊藤博文和李鴻章,都是其所在國維新運動的領袖,一個搞明治維新,一個搞洋務運動。李鴻章搞洋務運動,比明治維新還要早8年,但是洋務運動失敗了。比洋務運動晚8年的明治維新,卻可以後來者居上,一舉奠定了日本幾十年富強的基礎。為什麼李鴻章失敗了,伊藤博文卻成功了,成為日本富強的總設計師呢?原因就在於,李鴻章是一箇舊官僚,他的洋務運動,僅僅是引進技術,卻不敢改革體制。李鴻章自嘲是四面透風的破屋子的“裱糊匠”,他只能縫縫補補,卻不敢從本質上改造這間破屋子。
而伊藤博文的見識,膽量,政治素養,都遠遠高於李鴻章,是一個世界上叱詫風雲的真正的大政治家和大改革家。他目光長遠,性格堅毅,大膽創新,又沒有派系之見。伊藤博文是長島系的代表,卻沒有啟用“自己人”,而是對政壇上敵對的薩摩系人才無私薦用。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官,就是薩摩系的人物,卻被伊藤博文不斷破格提拔,最終打敗大清帝國,一戰聞名於世界。反觀李鴻章,雖然李鴻章的弟弟對此提醒他,不可重用丁汝昌這樣之後溜鬚拍馬的酒囊飯袋,但是李鴻章考慮再三,還是把丁汝昌重用為北洋艦隊總司令。李鴻章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丁汝昌是他淮西軍的將領,屬於“自己人”。派系的利益,在李鴻章眼中,要高於國家利益。而伊藤博文,恰好是反過來。
這樣一做比較,李鴻章根本無法與伊藤博文相提並論。李鴻章充其量是一個無能的“裱糊匠”,而伊藤博文確是帶領國家實現強國夢的英雄。
126
-
3 # 閒看秋風999
對於鄰國來說,伊藤博文是災星;然而在日本近代史中,伊藤博文是福星,是值得他們吹捧的人物之一。
伊藤博文在日本近代史上創造了幾個第一:日本第一個內閣首相,第一個樞密院議長,第一個貴族院院長;
首任南韓總監,明治憲法之父,立憲政友會的創始人,四次組閣,任期長達七年,任內發動了中日甲午戰爭,使日本登上了東亞頭號強國的地位。
伊藤博文對日本的主要貢獻是立憲,或者立憲制,徹底終結了日本長達一千多年的幕府制。
伊藤博文從日本的利益出發,堅決反對日朝合併,主張保留北韓王室及政府。不過極具諷刺意味的是,伊藤博文偏偏倒在了北韓獨立運動者的槍口之下。
伊藤博文等日本有識之士主張“脫亞入歐”,吸收並引了歐洲文化與典章,“文明開化”之風逐漸形成。
伊藤博文在任期間對於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進行了大量的改革舉措 對今天的日本社會留下的“不可磨滅”的功勞。
伊藤博文透過教育,特別是西方文化的教育,使日本傳統思想與觀念逐漸向西方靠攏,比如講衛生、西方禮儀和遵守時間等等。
-
4 # 懷疑探索者
伊藤博文和李鴻章,都是19世紀末期20世紀初期的重要政治人物,分別代表了日本和滿清的利益和形象。論他們的水平高低,自然是伊藤博文更勝幾籌。注意,不是勝一籌,而是勝幾籌。
伊藤博文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政治家,而李鴻章僅僅是一箇舊官僚的代表人物,算不上真正的政治家。伊藤博文一輩子追求的是讓日本國富強起來,他成功的推動了各種改革。伊藤博文做到了這個抱負,徹底改變了日本,讓日本成為一個新的強國。
而李鴻章只能在官場蠅營狗苟,沒有讓大清國擺脫積貧積弱的局面,還簽訂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雖然不能讓李鴻章一個人揹負責任,但他實在罪責難逃。李鴻章對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也不可推卸的責任,至少也要負有一半以上的責任。為什麼這樣說,因為李鴻章推薦了丁汝昌去做北洋艦隊的總司令。丁汝昌,他是一個標準的酒囊飯袋,上任之前根本沒有接觸過現代海軍,是一個標準的舊式官僚。但李鴻章不嫌棄他,反而賞識他。因為,丁汝昌是李鴻章淮系的人,又對李鴻章言聽計從,一點主見沒有。李鴻章就疼愛像哈巴狗一樣的人。丁汝昌聽說李鴻章家裡缺八仙桌,身為一個二品大員,卻親自跑到街上去買,做這種下人奴僕做的事情,不但不覺得羞恥,還感覺非常光榮。李鴻章看見丁汝昌這樣孝敬自己,自然就會提拔重用它,把北洋水師這樣重要的位置,交託給一條酒囊飯袋。這證明了李鴻章的私心。李鴻章死的時候,家裡面有現銀4000多萬糧,另有良田接近200萬畝,顯然這不可能是李鴻章工資的收入。
可以說,李鴻茅就是一個貪官的典型。現代人吹捧李鴻茅,是因為李鴻茅在舊官僚隊伍之中稍微具有現代外交意識,這是矮子裡面拔將軍。伊藤博文一輩子清廉自守,把所有的一切都奉獻給了國家,他在日本國的作用,相當於諸葛亮對於蜀漢國的作用。李鴻茅確實不能與伊藤博文比較。
-
5 # 雨蕭的專欄
伊藤博文生於1840年,出身貧寒,因其父被伊藤家族收養,後來改姓伊藤。後被秘密派往英國學習軍事。
由於薩摩藩被英軍炮轟之後,伊藤博文回國加入長州軍隊,反對幕府統治。積極參與明治維新,成功後主要負責外交事務,逐漸開始的他的外交生涯。伊藤博文建議明治天皇廢除了太政官制度,由此開始了內閣制,這是政治體制的一次重大改革,對後來日本政體帶來巨大影響。
1894年,伊藤博文參與了策劃對北韓的戰爭時隨後在甲午海戰後出面主導簽訂了另中國非常難堪的《馬關條約》。在1898年戊戌變法時曾給中國體制改革(主要是君主立憲制方面)提供了一些建議,在戊戌變法失敗後幫助康有為梁啟超逃到海外。
1905年,伊藤博文被任命為北韓統監,並且使北韓變為保護國。1909年10月,為解決日俄爭端,伊藤博文在與俄國談判去哈爾濱車站時被北韓愛國進步人士安重根刺殺身亡。
伊藤博文在日本的發展過程中,是日本現代化程序中的大功臣,在日本大陸有著很高的威望,但是,伊藤博文奉行的對外擴張的主張,東亞鄰國十分痛恨這個侵略者!
回覆列表
近代人物伊藤博文是老辣的江湖選手,但是也有失誤的時候。比如他到死也沒有認識到他在他制定的明治憲法(即所謂《大日本帝國憲法》)上開了一個多麼大的口子”。這是指的明治憲法第11條“天皇統帥陸海軍”。注意,不是“天皇是陸海軍的統帥”,而是“天皇統帥陸海軍”。這一條口子,後來給亞洲人民帶來了無窮的災難,同時也毀滅了伊藤博文所參加創立的那個帝國。
為何會這樣?因為當時有兵變,除竹橋兵變以外,所有的叛亂用的都是私兵。沒人指揮得了國家軍隊去叛亂。真正是怎麼一回事呢?只是當時身為陸軍卿(後來叫陸軍大臣)的山縣有朋的個人野心。這個山縣有朋,可以說是後來的日本軍國主義的鼻祖。日本軍國主義的體系,後來的戰爭罪行幾乎追根訓源全部可以找到他頭上。
因為當時的日本政府正為鞏固統治基礎而鬧心呢,天天有叛亂的訊息傳來,夠焦頭爛額的了,最怕的就是反叛勢力和政府軍勾結起來。現在軍隊自己說不參與政治,那是求之不得。就算有人看出來了那又怎樣?明知是毒藥,只要能解渴,不還是要喝,所謂“飲鴆止渴”嘛。就連當時擔任內務卿(後來叫內務大臣)的伊藤博文也大力支援。
那麼怎麼辦才能做到“統帥權獨立”呢?這就牽涉到了軍政和軍令的兩元化問題。1878年(明治11年)12月5日,原來只是陸軍省的一個局的參謀局從陸軍省獨立出來了,成立了參謀本部。參謀本部直屬天皇,這樣天皇就不必向太政大臣(相當於後來的首相),陸軍卿,海軍卿諮詢,只要有參謀本部幫忙就可以直接掌握軍隊了。而首任參謀總長,正是山縣有朋,伊藤博文算是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