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和庸

    看到這個話題,不由得心中就有一股莫名的悲憤。四書五經,中國文化的源頭。他承上啟下著我們中華5000年的文明。大學道千秋金鑑,中庸理萬古丹根。幾千年以來,它指引著我們奉行中庸之道率性而為。大學之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我們成為文明不斷的泱泱大國。

    縱觀歷史,我們經歷了許多的苦難,經受過列強的侵略。然而,中華民族不僅沒有倒下,反而一次次的復興。 究竟是為什麼?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可以做到?因為,我們有廣闊無所不包的胸懷。只要你走近我,哪怕你入侵我、欺凌我。我都能夠把你融化,把你變成我。無論成吉思汗,還是努爾哈赤,都融化為中華民族的子孫。這就是儒家文化所不可抗拒的力量。他不顯化一時的強悍,卻在潛移默化中慢慢的把你融入我的胸懷。從此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然而一些文人政客,在我們遭遇苦難之時。開始懷疑否定我們自己的文化。把一切責任都推給傳統文化,認為它是腐朽的糟粕,開始數典忘祖、崇洋迷外。極力推崇西方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標準來衡量我們的儒家文化,甚至否定我們的文化。

    殊不知,中西方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別 ,西方文化是二元文化,非此即彼,非對既錯。一切都是用對與錯來衡量事物。所以他們的理念是競爭、掠奪,以民主來綁架強權。

    而中國文化是一個多元融合的文化,是和諧相融相生。江山社稷是人民的家園。是家國天下!

    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都存在著苦難的歷程。都是在侵略與反侵略中步入今天。我們中華民族經歷了近百年的屈辱。與世界各國的經歷是基本相同的。這就是自然規律,有起就有伏,有盛就有衰。根本不是文化的腐朽和沒落。然而能從衰敗中順迅速的強盛起來,再一次的復興。這才是文化的根基,文化的魅力!

    所以今天我們能夠再一次的發揚光大儒家文化。我們必將再一次的走向復興,引領世界,讓中華民族永遠屹立在世界的巔峰。我們無須重洋迷外,更無需用西方文化來評判我們的對與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 2 # 西奈山的火柱

    這個問題讀起來感覺重點並不是要如何評價四書五經,也不是要考察和梳理四書五經形成的過程,重點其實是在如何對待四書五經,也就是一個態度問題,背後涉及到如何看待儒學甚至是國學的問題,所以覺得有必要說說。

    四書五經是中國古代儒學主要經典著作,是中國文化傳承最重要的一部分典籍。其實我們不學儒學,儒家傳統在我們身上一直都有,比如華人非常強調倫理秩序,這是儒家文化的一種體現。儒學在中國幾千年歷史當中扮演過持重的角色,但自從晚清以來遭遇西方文化,遭遇幾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之後,儒學在中國文化領域的角色開始受到質疑和批判,經歷過二十世紀漫長的革命之後,我們對以四書五經為載體的儒學已經不再那麼熟悉,也不再覺得理所當然,所以才有會如何對待它們的態度問題。

    今天中國國力增長,找回了很多文化自信,當然也有很多其他原因,所以傳統文化開始重新受到重視,國學熱延燒,如何看待四書五經就成了個看似不成問題的問題了。國學當然不只是儒學,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爭鳴,章太炎先生等晚清國學大師也主張恢復諸子傳統,不再主張獨尊儒術,很顯然國學還有更多的內容,但總體而言,四書五經在國學當中具有代表性,這是毫無疑問的。

    我們應該怎麼看待四書五經呢?革命年代已經過去,重拾文化傳統,接續幾千年文化命脈,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西方知識分子也是言必稱希臘,因為那是他們的文化源頭,不管今天的知識分子如何評價希臘文化,但他們必須要了解希臘文化。中國知識分子在這方面做的是比較差的,沒有多少人熟悉作為文化源頭之一的四書五經,雖然我們的中小學教材多多少少都涉及到了《論語》等知識,但並沒有真正融化到文化血脈當中去。從這個方面來說,我們還應該加強對四書五經的學習。

    但我也要說一下當前的所謂“國學熱”。國學當然重要,但並不是都好,比如三寸金蓮這種畸形變態嗜好就是不好,沒什麼好說的,我們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但不是所有都要繼承,而四書五經就是我們必須要學習和繼承的,至於那些山村老秀才編寫的《弟子規》什麼的,糟粕太多,還是算了吧

  • 3 # 秋葉舞終南

    四書五經是儒教的經典,就跟道教的道德經,佛教裡的三藏十二部經一樣。都是教人生活處事的準則,修行的寶典,開悟的寶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身邊的人都「陽」了我卻沒事,一項研究稱患過敏性疾病的人不易感染,有哪些資訊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