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瀟灑小貓nk
-
2 # 上行鴻運
一,思想上高度重視x BB來時洶洶的帶來的對身體危害。甚至生命危玲。不要認為已感染第一次,有了抗體就無所謂。這是新的變異病毒。
二,勤洗手,戴口罩。不聚集亂堆,遠離密集人群。做好家庭消毒。
三,準備必要的藥品。做好保暖防寒。
四,做好基礎疾病的治療。小病不要扛,及時吃藥打針。
-
3 # 財迷大大
準備適合的家用藥。
不用多囤,但是要有。
過年少出門。
尤其是人口密集或者有出鏡人口待的地方。
千萬別去。
-
4 # 韭菜Future
所謂的新毒王其實就是XBB.1.5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它是在大陸傳播廣泛的XBB.2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變種毒株,主要攻擊人體的心腦血管和消化系統。據傳聞,該毒株在國外已經“殺瘋了”。
但其實大家沒有必要過度的恐慌,首先XBB.1.5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是XBB.2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的變種毒株,而XBB.2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在國內大範圍傳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大家對它都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了。所以對於XBB.1.5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咱們沒有必要太過擔心,只要做好個人防護,非必要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室內場所。也沒有必要恐慌性囤積蒙脫石散、諾氟沙星之類的藥物,只要買一兩盒藥在家備著就行。如果出現長期高燒不退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行,按醫囑服用藥物即可。
-
5 # 骨科醫生歐陽曉博士
儘管XBB對免疫力較低的人群可能會造成二次感染,但民眾不需要過分擔心,繼續堅持做好行之有效的個人防護及社交禮儀(一米線、勤洗手、戴口罩、多通風等),保持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積極接種疫苗是我們的應對手段。
-
6 # 旱菸情緣
新毒王XBB是奧密克戎新的變異分支。之所以來勢洶洶,是因為其最大特點就是,“免疫逃逸”能力“最強”,症狀除呼吸困難、頭痛、喉嚨痛、鼻塞、全身疼痛、疲勞和發燒外,還有腹瀉等。
這個XBB毒株是去年8月首先在印度被發現,後經變異後,成為XBB.1.5毒株在去年底成為美國的主要流行株。截止2023年1月1日,奧密克戎亞型XBB.1.5毒株已經蔓延到美國43個州和至少74個國家和地區,在2022年年底,美國約75%的新冠確診病例是感染了XBB.1.5毒株,7天確診病例翻了近一倍。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副研究員曹雲龍表示,在XBB變異株的流行下,新冠再感染率從20%上升到35%。況且XBB具有高度的免疫逃避能力。
這就是說,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對XBB很可能無效,過去感染過新冠毒株的人,有可能被XBB再次感染,也就是重陽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麼,我們如何應對呢?
堅持戴好口罩,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有研究認為,在與陽性感染者接觸時,雙方不戴口罩的感染機率達到90%;雙方均戴口罩機率降至1.5%。所以,避免病毒感染,必須從戴好口罩做起。同時,嚴冬時節做好自我防護,特別是老年朋友,能不出門就別出門,一定要出門的,除了戴好口罩,還要戴帽子、圍巾、手套,做好保暖。此外,還要繼續普及全民接種疫苗,在完成加強針的情況下,接種第四針。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體育鍛煉等等。
綜上所述,XBB毒株R管來勢洶洶,但如果全民加強防護,也會減輕二次感染的機會,更希望不要在全國蔓延。
-
7 # 浪靜風平
醫學界凌駿:XBB變異株進入中國,我們還會迎來幾波疫情?
“各國是在‘疫情大海嘯’後,新冠疫情才接近季節性流感程度。‘大海嘯’是必經之路,無其他解。壓平高峰可以降低大海嘯的劇烈程度,但也拖長了陣痛期。”
撰文 | 凌駿
根據近日上傳到“全球共享所有流感資料倡議”(GISAID)資料庫的中國本土新冠病毒測序結果,目前在境外引發廣泛傳播的兩種奧密克戎亞型毒株——BQ.1家族和XBB家族已進入上海。
在總計上傳的369條測序結果中,BQ.1家族和XBB家族佔比超過1/3。儘管病例大多數為境外輸入,處於閉環管理,但由於中國即將取消入境後的核酸檢測和隔離,具有更強免疫逃逸能力的BQ.1、XBB家族等流入社群或許無法避免。
上海近期新冠病毒基因測序結果。
12月30日,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副研究員曹雲龍在接受《人物》採訪時稱,XBB可以稱為是目前為止免疫逃逸能力最強的新冠毒株之一。他認為,可以預見,即使國內已經流行過BA.5或BF.7的情況下,該毒株的進入仍有可能導致大規模的再感染。
香港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金冬雁則認為,BQ.1和XBB在美國和香港地區也沒有引發二次感染潮,不能認定在中國大陸一定會引發嚴重後果。
香港城市大學傳染病及公共衛生學系助理教授明偉傑長期從事新冠病毒相關的流行病學模型研判,他告訴“醫學界”,受新變異株影響的,可能主要是目前的第一波感染,分為兩種感染模型。
“首先,對於國內已經接近感染峰值的城市,若XBB等逃逸能力更強的變異株流入,疫情下降的態勢可能會被延緩。”明偉傑說,“更值得警惕的是偏遠地區,一些地方由於首輪疫情還未進入高峰,若出現傳播力、免疫逃逸能力更強的毒株,則可能導致感染人數峰值增加。”
明偉傑認為,上述模型的主要驅動原因是二次感染機率的增加、時間的提前,以及一部分不易感染的人群因此感染。
“最強免疫逃逸”意味著什麼?
奧密克戎亞種XBB為BA.2.10.1和BA.2.75的重組體,最早於2022年8月在印度被發現。
進入亞洲後,XBB變異株10月份在新加坡引發了新一輪疫情,持續約1個月。而在最近一週,XBB.1.5開始在美國迅速蔓延,其為XBB家族進化出來的另一新毒株。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上週五發布的資料,XBB.1.5 約佔美國新冠確診病例的40.5%,高於前一週的20%。CDC冠狀病毒和呼吸道病毒主任Barbara Mahon博士在接受 “CBS 新聞”採訪時說,XBB.1.5預計將成為東北部的主要變種,並在其他地區增加。
XBB之所以引發全球廣泛關注,和進一步提升的免疫逃逸能力有關。根據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曹雲龍副研究員/謝曉亮教授課題組上個月發表於《自然》的研究,XBB等毒株逃逸了三針滅活疫苗接種者的血漿,以及奧密克戎BA.1/BA.2/BA.5突破感染者的血漿樣本。
而對於接種mRNA疫苗的人群,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何大一教授團隊12月13日發表於《細胞》的研究表明,相比其他毒株,XBB對疫苗接種和既往感染誘導的體液免疫,也存在較嚴重的逃逸現象。
但金冬雁告訴“醫學界”,上述均為體外試驗結果,具有警示意義,但不代表XBB或BQ.1會在中國、乃至全球範圍內引發新一波“海嘯疫情”。
“如果把研究簡單理解為,無論打何種疫苗或自然感染,都無法對XBB感染形成保護,那是完全錯誤,也與事實相悖的。”金冬雁稱。根據真實世界資料,他認為在最能體現XBB傳播優勢的新加坡,也沒有造成更多的住院與死亡。
“沒有證據表明XBB亞變體會導致更嚴重的疾病。”根據新加坡政府去年10月14日釋出的公告,“事實上過去兩週本地資料顯示,與Omicron BA.5相比,XBB病例的住院風險估計降低了 30%。 ”
“新加坡之所以出現XBB的流行,只是因為自然感染人數尚不足,而不是因為重複感染。”金冬雁稱。
日本的情況相似,由於另一“新毒株”BQ.1流行率增加,日本從11月起進入新一輪疫情,“這也是由於未達到足夠高的混合型群體免疫力。”金冬雁說。與此同時,在BQ.1 流行期間,美國和英國都沒有報告隨著病例上升,新冠患者的住院率有所上升。
是否會二次感染?
儘管一些研究理論上提示XBB會加劇二次感染風險,但已有的資料表明,目前全球的二次感染病例,患者大多數第一次感染的毒株不是奧密克戎。
業內普遍認為,重複感染奧密克戎,在3至6個月內可能性較小。德國埃森大學病毒所教授陸蒙吉告訴“醫學界”,雖然奧密克戎有一些不同的株系,但總體免疫原性變化不大,因此絕大部分如今感染新冠的人,產生的免疫力依然有效,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再重複感染。”
“(XBB)免疫逃逸能力最強,並不等於完全的免疫逃逸。免疫逃逸永遠不可能是完全的。如果人體的免疫力完全失效,那說明病毒就不會再是奧密克戎,而是新的完全不同的毒株。”金冬雁說,“但哪怕是相類似的事件,也從來沒有發生過。即使是基於原始毒株的mRNA疫苗或自然感染,仍能保護人體大幅減少奧密克戎的感染,並免於重症與死亡。”
此外,金冬雁認為,免疫逃逸能力與複製感染能力、致病性是連動的,也是反方向的,因此不會出現所謂的“最強毒株”。“一個毒株不可能複製感染能力與免疫逃逸能力都強。XBB.1.5在感染能力較XBB.1提升的同時,免疫逃逸能力就相對減弱了。”他說。
但由於毒株免疫逃逸能力絕對值的上升,也有很大一部分特殊人群存在風險。
北京佑安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醫師李侗曾近日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表示,XBB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強,感染奧密克戎BA.5後經過一段時間,保護力水平下降,遇到免疫逃逸能力強的毒株,再次感染風險會增加,主要發生在免疫力低下人群。
明偉傑認同上述觀點。此外由於XBB等變異株傳播力也相對上升,會讓一部分近期本不易感染新冠病毒的人風險增加,結果是第一波疫情出現拖尾,或在一些地區導致峰值增加。
“疫情下降趨勢被延緩,可能並不會造成嚴重後果。由於春節後不少大城市首輪疫情陸續迎來尾聲,即便感染稍有增加,醫療機構仍足以應付救治。”明偉傑說,“但若是在農村地區峰值還未到來,XBB或BQ.1就有可能導致峰值感染人數增加,醫療系統吃緊,轉化為對應的重症、死亡人數增加。”
明偉傑預測,XBB會在1月8日邊境開放後逐步流入社群。“沒有任何證據表明XBB等變異株致病力增加,因此疫情有多嚴重,取決於醫療系統是否有出現擠兌。應對措施是要做好分級診療,同時利用好遠端醫療,釋放更多的大醫院資源給一些重症的病人,並讓每家每戶做好基礎藥物的儲備。”
中國還會有幾波疫情?
“中國在結束首輪疫情後,可以推測其他全球流行的新冠變異株也會進入,因此把所有精力集中在XBB上是沒有根據的,因為它在全球擴張的比例並沒有我們想得那麼高。”陸蒙吉說。
根據德國的疫情資料,在每一輪奧密克戎感染峰下降約3個月後,會重新迎來一波感染人數的上升,全球不少國家和地區的趨勢也類似。
“國內大部分人在首輪疫情建立群體免疫後,時間推移,抵抗力會逐漸下降。今夏可能還會有一波感染,年底冬季可能還會看到醫療機構壓力上升,但具體是何種變異株無法預測,而造成多大的社會影響,取決於今年一年中透過感染獲得的免疫屏障保護力。”陸蒙吉說。
金冬雁認為,根據各國資料,大多數國家出現的第二波,甚至第三波疫情微不足道,但後面的疫情根本與第一波所謂“疫情大海嘯”不可同日而語。
“各國是在‘大海嘯’後,新冠疫情才接近季節性流感程度。‘大海嘯’是必經之路,無其他解。如日本、新加坡、臺灣地區等,壓平高峰可以降低大海嘯的劇烈程度,但也拖長了陣痛期。”金冬雁說,“中國遇到的衝擊與其他國家與地區相比,還是更慘烈一些,這跟中國疫苗接種情況,包括實際接種率、加強針接種時間、暴發後無壓峰措施等因素有關。”
但因此也會迅速形成免疫屏障。“目前比如北京,第一波疫情可能已處於下降期,有關部門應當增加資訊公開性和透明度。對於未來的第二波、第三波感染峰,都會屬於地方性流行,按季節性流感的方式應對即可。”金冬雁稱。
明偉傑同樣表示,新冠病毒未來的走向會和季節性流感相似,“秋冬季流行,半年一次,一年一次都有可能,肯定還會佔用一些醫療資源,重要的是提前做好防疫計劃。”
除了傳統的公共衛生防疫手段,陸蒙吉認為,要警惕不進行大規模監測所帶來的潛在風險,無論是XBB還是未來新的變異株,不能排除流行株的免疫特徵發生較大改變,缺乏預測對未來應付常規的新冠流行十分不利。
參照人類應對流感的做法,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會對次年流行的流感毒株做出預測,並依此進行疫苗組分推薦,最大程度降低季節性流感的威脅。
“透過預測未來將出現的變異株,我們可以提前衡量現有抗體藥物或疫苗效果。如果我們能夠在今年年初就用上BA.5的相關疫苗與藥物,BA.5可能就被壓制了。如果我們提前開發抗體和疫苗,是不是就可以跟上病毒變異的速度,真正意義上阻斷病毒的傳播?”曹雲龍在接受《人物》採訪時稱。
-
8 # 風醉三千客
認真戴好口罩。這是必須要做的事情,聽起來很簡單,但真正能做到帶好口罩的不多。
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再就是要勤清理鼻腔,這也是很多目前還沒有陽的人的共性習慣,鼻腔還是病毒進入人體的主要通道。
規律日常生活。一日三餐按時吃,有意識多吃雞蛋等蛋白質,減少熬夜,多睡覺,但絕不能貪覺,凡事不能過頭。
適當堅持戶外活動。一定要注意是適量,不能長期過量增加人體負擔,免疫力沒增加反而導致不必要的損傷。
如果有條件可以適當儲備治療新冠的藥品。主要是針對家裡有老人的,尤其是有基礎病的老人,療效如何還不知道,但至少是危難時期的一種選擇。
回覆列表
關於對新“毒王”XBB毒株,我們不容小視,也要簡單瞭解一下它的危害。國家醫療、科研機構和各大媒體都相繼報道,這些事情我們一定認真學習,牢記在心!瞭解它的傳播途徑,危害,做好應對預防。人多地方少去,做好日常防護,堅持戴口罩,積極接種疫苗!不要盲目囤藥吃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