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鄭和下西洋
-
2 # 上邽之子
這三種情況區別當然還是明顯的。
戰前起義,起義部隊,特別是起義部隊的最高將領是對戰爭的發展、敵我雙方發動戰爭的正義性、以及敵我雙方的兵力優劣都有清醒的認識,起義是發自內心的主動行為。戰前起義是起義將領對原上級集團或原組織的背叛,是對與自己交戰方及領導集團和組織的認可,起義是發自內心的主動行為,如解放戰爭時期,北平(現在叫北京)和平解放,付作義將軍就是戰前起義的,當然,也是被解放軍解決了天津、保定等周邊城市後,在北京地下黨組織、人民解放軍強大攻勢和黨中央的努力下獲得的,而長沙陳明仁、新疆陶峙嶽兩位將軍卻是主動的接受解放軍的改編。戰前起義將領都被新中國委以重任,付作義解放後官居水利部部長,陳明仁當了解放軍的兵團司令,陶峙嶽是兵團司令,陳明仁、陶峙嶽在1955年還授予上將軍銜,這是起義軍將領少見的。
戰中投誠是作戰雙方部隊正在作戰中,一方宣佈放下武器,接受對方條件,放棄抵抗的行為。戰中投誠是被動的,是投誠部隊在對方強大火力或政治攻勢下,為保全官兵免受更殘忍的流血犧牲和百姓流離失所所採取的行為。如濟南戰役中,吳化文的起義,正是許世友指揮部隊解放濟南時,在強大的火力下,吳化文率部投誠的典型案例。人民政府成立後,對投誠的吳化文安排也不錯,先後擔任過交通廳長、省政協副主席職務。
戰後俘虜是戰爭結束後沒有戰死的敵軍官兵被戰勝方繳械後,失去武裝的敵人。俘虜一般不被安排工作,透過教育改造後作回原籍自食其力。一些達到戰犯級別的還要坐牢,釋放後,也不安排領導工作,只給予普通工作,如黃維在淮海戰役中被俘,在監獄裡改造後,於1975年赦免,作全國專職政協委員,從事國民軍軍史研究。
-
3 # 想當公務員
三者之間的差距還是非常巨大的,像戰前起義人員,有很多在新中國政府裡任職,有的還在1955年授銜上將,中將。比如說傅作義將軍,和平起義後就任新中國水利部長,龍雲、盧漢雲南起義和劉文輝在四川起義也都在新中國政協,地方政府繼續任職。其中,陳明仁,董其武,陶寺嶽三位還被授予上將軍銜,曾澤生被授予了中將軍銜,還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
至於說投誠人員像鄭洞國,也就是看他抗戰有功,後來也為解放軍做了一些貢獻,但是也不會給予什麼重要的職位了,只是人身自由不受限制。還有像孫良誠,周福成這樣的投誠人員,也都是如此。
至於說被俘人員,高階將領一般都是在功德林監獄接受改造,低層面的一般都是在西北監獄進行勞動改造,那就很多了,比如說高階將領中像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黃維,廖耀湘,等等等等吧,最早的一批在1959年特赦,最晚的到1975年才予以全部特赦。
回覆列表
焦點集中在,一個國軍兵油子,這老人早已去二十年左右,河北人,傅作義在任華北總司時,他就加入了國軍部隊,曾經加入過進軍包圍西柏坡,因為共軍部隊有高超人指點戰略,令林彪趕緊率部隊進關,牽制進軍西柏坡國軍部隊,對北平及周邊城市造成包圍態勢,國軍才撤回北平。這油條命好,經常打仗看形式,別人往前衝,他會慢半拍,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如果共軍炮彈打來,耳朵立馬豎起,立刻躲避,由於命好,參加了不少戰鬥,人撈個四肢健全,後參加新保安戰鬥中,主動端槍投降,與及他國軍一樣,大饅頭,紅燒肉管夠,可在押回途中,又順著荒野樹林中跑回家鄉,又過兩三月,又出家了,被國軍稀裡糊塗搞入戰場,由於認為共軍部隊仁義,當過俘虜,又是大肉包子對待,有了感情,在某次戰鬥中,槍口抬高一寸,又溜進共軍部投降,經過教育改造又回家了,還獲得大洋,在家又呆了些日子,覺得風聲好轉些,又竄入北平,這回>又把前國軍劇院官太太又又搞到手,生活了幾十年。
這老頭生前天天三兩二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