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右史

    康熙二十年前後,清廷在蒙古設立盟旗制度之後,玄燁下令在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卓索圖盟、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蒙古四旗的接壤處,水草豐美,鳥獸繁多,設定了木蘭圍場。

    康熙皇帝重視木蘭秋獮,是在於平定漠北之後,需要以武力震懾不安定力量,加上蒙古族有圍獵聚會的傳統,結合之下,形成了定期木蘭秋獮制度,演變為一個帝國重典。每年農曆七八月,皇帝身著戎裝,定期率軍前往狩獵,也就是一次軍事演習。那麼,為何叫木蘭秋獮呢?木蘭是滿語捕鹿的意思,秋獮的說法來源於古代的典章稱謂,

    古代指秋天打獵為獮,稱春天打獵為搜,夏天打獵為苗,冬天打獵為狩。

    乾隆亦多次前往木蘭圍場,大會蒙古諸王,處理蒙古大事,宣揚教化,賜予禮品。正如嘉慶皇帝所說,款洽蒙古外藩,垂為令典。有人說清代皇帝木蘭圍獵是遊山玩水,其實並不是,嘉慶皇帝說的很清楚,

    若以山莊為從事遊覽,則京師宮館池篽,豈不較此間更為清適,而必跋涉道途,衝履泥淖,遠臨駐蹕乎?

    乾隆之後,木蘭圍場一帶也成為外國,外藩的朝拜之地,皇帝在此接見諸國使臣。因此,清廷改造了許多行宮,便於皇帝駐陛。自乾隆六年到乾隆五十六年,秋獮次數達四十次之多,故而熱河行宮附近一度繁華異常。其實,清代皇帝也考慮到要保持滿洲騎射之風,抵禦驕奢頹廢,防止漢化,就必須定期操練,以免忘本,這也是一個磨練八旗官兵好機會。

    清代後期帝國的主要危機從陸地邊疆防控轉變為海洋來客,木蘭秋獮耗費巨大,基本廢弛,成為一個空架子,不復當年的威風與隆重。

    大清皇帝其實挺忙也挺累的,不好當。

  • 2 # 何以為食GFF

    我們知道滿人也是屬於遊牧民族,在入關前就有強悍的戰鬥力,而其中的八旗子弟更是彪悍和精銳。其戰鬥力形成的很大關鍵是跟遊牧打獵的生活習慣有關,在馳馬奔騰,騎射圍獵,與猛獸搏鬥中鍛鍊戰鬥意識,也培養了更加強健的體魄。在其傳統中一般在每年七八月間進行狩獵活動,所以,到了康熙時期,沿襲這一習俗和傳統,形成了“木蘭秋獮”。所謂"木蘭",本系滿語,漢語之意為"哨鹿",亦即捕鹿,秋獮,也就是秋天打獵的意思。

    但"木蘭秋獮"真正的意義和目的卻遠遠不止捕鹿狩獵那麼簡單,這其實包含著深謀遠慮的戰略在其中。

    第一,為了管理蒙古各部,親密滿蒙關係

    清政府設定的圍場選擇的地方是在內蒙古昭烏達盟、卓索圖盟、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蒙古四旗的接壤處。表面上劃定這東西南北各相距三百里的地方是因為林木蔥鬱,水草茂盛,故群獸容易聚以繁殖。

    其實際意圖卻是將這裡變成一個重要的政治活動中心,可以藉助秋獮的名義和時機,在此建設行宮,且可以名正言順地定期接見蒙古各部的王公貴族,以便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滿蒙關係,監視和了解其動態,加強對漠南、漠北、漠西蒙古三大部的管理,這對於北方邊防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第二,為了八旗官兵鍛鍊騎射,考較人才,隨時備戰,防止懈怠

    八旗子弟入關之後,整體地位都比較高,尤其是其中的王公貴族子弟,有功將士,不免為中原繁華富庶所腐蝕,變成只知道吃喝玩樂,遛鳥鬥蛐蛐的世家子(從清末的八旗子弟的黃賭毒可以看出來)。

    所以,木蘭秋獮,就是為了鍛鍊八旗子弟和將士的騎射,磨鍊其意志和身體,考較其中優秀和傑出者,發現人才,演練兵事。從這層面,完全可以說這是一次大型的軍事演習,是為了隨時備戰。

    最後,這其實一個逐漸變成一種風俗和傳統,演化為一種象徵意義的政治制度和大典。到了清朝末期,其實際意義越來越弱化,而大典功能成為核心。或許這也是八旗子弟驕奢淫逸,腐化墮落的一種原因吧。

  • 3 # 文藏

    清,郎世寧《弘曆射獵影象軸》,故宮博物院藏

    木蘭圍場是清帝舉行木蘭秋獮的皇家獵場。先秦時代,帝王因時令而出獵,秋獮與春蒐、夏苗、冬狩一起演變為禮制。清代初期,康熙皇帝為了檢驗部隊並威懾漠北蒙古,從而借用秋獮對兵勇進行艱苦操練。

    清,《弘曆射狼影象軸》,故宮博物院藏

    清帝的木蘭秋獮以騎射來籠絡蒙古上層的感情,在恩威並濟之間使蒙古王公感服帝國的軍事力量,不至心生異端。古代帝王射獵的娛樂屬性在木蘭圍場中被極大地稀釋了。

    清《高宗圍獵圖》

    在大約持續一個月的秋獮過程中,帝王將相、八旗兵勇需要面對圍場艱苦的自然環境,那裡峰壑險絕、沙崗松陷、林木幽深、河川密佈,同時道路阻滯,開闢艱難。將士們要直接面對林間猛獸的威脅,協同部眾驅趕、合圍猛獸,是一項需要付出很大代價才能完成的任務。

    清,郎世寧《弘曆哨鹿圖軸》,故宮博物院藏

    清帝從熱河至木蘭圍場,有東西兩條通路。入圍場界後會立即組織規模在百人左右的“小獵”,滿語稱其為“阿達密”,亦有“小圍”之稱。打獵時多會選擇地勢平緩的川原或平崗進行,其目的不在獵獲多少,是對後幾日舉行大規模圍獵的預演。

    塞宴四事圖區域性之詐馬

    隨圍的王公大臣、外藩首領、護軍兵勇都會在此期間厲兵秣馬、摩拳擦掌,期待著在幾日後的秋獮大獵中有所斬獲,得到皇帝的褒獎。

    清,郎世寧《塞宴四事圖橫幅》,故宮博物院藏

    木蘭秋獮的最高潮是為“行圍四部曲”,即撒圍、待圍、合圍、罷圍。這是一次歷時約六個時辰、連貫緊湊且有上千人參與的大型圍獵活動,亦是整個木蘭秋獮過程中最大規模的軍事演練。

    清,《弘曆盔甲乘馬影象軸》,故宮博物院藏

    直到清晚期,海上的威脅徹底趕超了來自北方的壓力,秋獮制度最終被廢弛。

  • 4 # 青竹小築

    木蘭秋獮為康熙皇帝設定,康熙設定木蘭圍場正是平定漠北蒙古之時。主要透過圍獵用以保持八旗官兵傳統的驍勇善戰和醇樸刻苦的本色,抵禦驕奢頹廢等惡習的侵蝕,做到安不忘危、常備不懈。同時,木蘭秋獮時還要舉辦大典,皇帝可以借每年的木蘭行圍,在那裡定期接見蒙古各部的王公貴族,以便進一步鞏固和發展滿蒙關係,加強對蒙古三大部的管理,這對於北方邊防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初期木蘭秋獮的規模相當宏大,康熙二十二年(1683)規定,每年行圍“派兵一萬二千名,分為三班,一次獵撥兵四千”,並令宗室及各部院官員隨行。皇帝行獵後,還要陪皇太后觀圍,以考察皇子、皇孫、王公、大臣及八旗將士的表現,作為賞賜、任用、提拔的依據。

    木蘭圍獵康熙,乾隆最為鼎盛,康熙入圍41次,乾隆入圍40次。到嘉慶皇帝時,逐漸沒落,雖然嘉慶皇帝十分重視木蘭秋獮,但發生了漫及河南、湖北、陝西和四川等地的白蓮教大起義。後來,由於流民眾多,不少流民入圍墾荒種地,偷伐樹木,獵殺野獸,這給木蘭圍場也帶來了損害。康熙年間僅有護衛八旗官兵110名,但到嘉慶年間護衛以過千人,雖然對偷入圍場的處罰越來越重,但屢禁不止。嘉慶皇帝入圍11次,有幾次連麋鹿都沒有蹤跡,全被流民獵殺。

    嘉慶二十五年,最後一次入圍後在承德避暑山莊猝死!道光皇帝繼位後就下旨停止木蘭圍獵。從此木蘭秋獮成為歷史。

  • 5 # 史海爛柯人
    木蘭秋獮是康熙朝時確立的一項大型秋季狩獵活動,除了訓練滿洲八旗的騎射本領外,還具有深厚的政治意義。

    中國古代素有“國之大事,在祀與戎”之說,歷朝歷代都將祭祀和戰爭視為最為重要的兩件大事。而到清代時,又確立和發展起了木蘭秋獮,成為極受重視的大型活動。

    “木蘭”如今已是地名,但最初卻是由滿語轉化而來。滿語中的“木蘭”被圍“哨鹿”之意,亦即捕鹿。而“秋獮”則是指秋天的狩獵行為。古者行獵,春季曰搜,夏季曰苗,秋季曰獮,冬季曰狩。

    因而,木蘭秋獮的本意實為秋季捕鹿。因其影響巨大,使得活動的場地也得名為“木蘭”,這場盛典也被稱為木蘭秋獮,亦稱木蘭秋闈。

    木蘭秋闈的舉辦,首先是為了訓練八旗子弟的騎射本領,同時也是宣揚國威的一種圖景。

    滿洲入關後,歷經過年征戰,終於實現了入主中原的宏願。但隨之而來的,便是安逸的生活。作為享有特權的八旗子弟,在無戰事時也逐漸懈怠,軍紀廢弛的情況日益凸顯。

    康熙帝居安思危,鑑於這種情況,決定採取措施來改變這一日漸嚴重的問題。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舉辦木蘭秋闈,在秋季集結王公貴族與八旗子弟在木蘭圍場舉行大型的狩獵活動。

    木蘭秋闈看起來像是一場簡單的狩獵活動,但實則另有深刻的政治意圖。雄武有力的八旗軍士,縱橫馳騁於木蘭圍場,著實是滿洲炫耀國威的一種形式。

    從木蘭秋闈的設立地點和組織程式來看,還有鞏固滿蒙聯盟的政治意義。

    在選定圍獵地點時,康熙特意將其設在今內蒙古昭烏達盟、卓索圖盟、錫林郭勒盟和察哈爾蒙古四旗的接壤處。此處北距蒙古各部距離較近,便於加強彼此間的聯絡。

    所以,清代的木蘭秋闈並非簡單的狩獵活動,而且具有深厚的戰略意圖和政治影響。當然,每次秋闈時,也是清朝皇帝與王公貴胄巡玩的絕佳時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乾貨|反艦彈道導彈技術不斷精進,是否會導致航母逐漸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