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山文

    孔子刪減詩經的惡劣影響有哪些?

    你的這個問題,設定了兩個前提,一,孔子刪減了詩經,2,孔子刪減詩經產生了惡務影響。

    在這裡,我提出與你不同的觀點與你商榷。

    最早提出”刪詩“說的是司馬遷,他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

    ”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三百五篇,孔子皆絃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頌之音。“

    這是說孔子在三千多篇古詩中,以禮義為標準選出了三百0五篇,其它那些重複的,不合禮義的都刪去了。這個說法影響很大,從古至今都有不少學者相信。

    但也有不少人表示懷疑,其中較著名的人有朱熹、葉適、朱彝尊、崔述、方玉潤、魏源等人。他們提出了許多反對”刪詩“說的理由,其中比較有說服力的有下列幾點:

    1.孔子自己及其門人弟子都沒有說過刪詩的事。孔子喜歡講自己做過的事,他正過樂,就向人們說:吾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論語.子罕》)

    “刪詩”這樣的大事,他能從來都不提起嗎?而且他自己還講過好幾次:“誦詩三百”的話,可見,在他以前《詩》三百篇就有了。

    2.《左傳》記的吳公子季札到魯國觀周樂時,魯國樂工演唱的十五《國風》及《雅》、《頌》各部分,與今本《詩經》完全一樣,而這時孔子還不滿十歲,可見在孔子以前《詩》三百篇就已經定型了。

    3.根據《論語》等書記載,孔子是嚴守“禮義”這個原則的,而且多次對鄭、衛之音表示反感,要廢黜這兩種樂歌(孔子雖說是從音樂方面說的,然而不能排除思想內容這個因素),但《詩》三百中仍儲存著鄭、衛之風,如果是孔子刪詩,肯定會刪去的,而現在儲存著,說明《詩》不是孔子刪成的。

    4.在當時要掌握全國各地那麼多詩歌,只有周太師才有條件做到。周太師一方面用詩來教貴族子弟學習;一方面又選一定數量的詩歌公佈到諸侯那裡去,供諸侯及士大夫學習,準備在外交場合用來“賦詩言志”。當時辦外交往往不直率地表示自己的願望,而是點一首詩叫樂工唱,借詩句表示意見。這要求各國士大夫以及諸侯本人所掌握的詩基本相同,賦詩時才能互相領會意圖。而孔子在當時正不得志,“若喪家之犬”,他能掌握那麼多詩歌嗎?就算能掌握,而且刪了詩,能使各國士大夫都信從他嗎?

    以上四點是比較有力的理由,所以信之者甚眾。

    現代不信“刪詩”說者已佔多數。

    在這樣長的年代裡面,在這樣寬的區域裡面,而表現在詩裡面的變異性卻很小。形式主要是用四言,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音韻差不多一律。音韻的一律就在今天都很難辦到,南北東西有各地的方言,音韻有時相差甚遠。但在《詩經》裡面卻呈現著一個統一性。這正說明《詩經》是經過一道加工。”(《簡單地談談詩經》,見《奴隸制時代》)

    在目前有許多學者都推測是樂師編的,我們覺得這個可能性是比較大的。因為,當時的各諸侯國以及朝廷的太師和樂工是詩的儲存者,他們有條件去編選。同時,他們又是詩歌的配樂者和演唱者。從各地採來或獻來的詩歌往往形式、字句、聲韻不一樣,這也得樂師們加工整理一番,不懂樂律的人是很難做到的。在孔子以前還沒有私人辦學,是所謂“學在官府”的時代。教師往往就是由樂師來擔任。樂師是負責教貴族子弟的教師。他們為教學的需要編個選本也是理所當然的。貴族子弟學會三百篇左右的詩歌,在當官以後大概也就夠用了。同時,由於宴會“賦詩”是官員們點曲子叫樂工演唱的,所以樂工也需要一個比較固定的底本,唱得爛熟,才能做到隨點隨唱。因此,可以說,《詩》三百既是樂官們編的教材,又是自用的一個節目單和樂歌底本。

    《史記》講孔子刪詩雖不足信,但孔子“正樂”卻是真的。當時,諸侯、大夫們對朝廷的禮樂制度不遵守了,本該諸侯或天子用的樂歌,大夫也要竊用。同時,雅樂的地位已經動搖,人們都比較愛聽鄭、衛之音,這些都使孔子不能容忍,他大為惱火地說:“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也!”(《論語·陽貨》

    在孔子看來,鄭聲打亂雅樂,就會造成亡國的結果,問題實在嚴重。所以,當他以六十九歲的高齡自衛返魯以後,首先就幹了“正樂”的事。所謂“正樂”可能是糾正一下人們唱錯的音節、音調;也可能是人們有意把鄭聲的花腔夾到雅樂裡,搞亂了雅樂的腔調,孔子便做清除工作,使雅頌恢復原來的樣子。這是維護周王朝禮樂制度的一項重要措施,雖說有些守舊的傾向,但對儲存這部詩集是有大功的。

    《詩》本來是在官府由樂師傳授的,後來孔子首倡私人辦學,以《詩》為教材;“正樂”以後,《詩》的傳習就更受重視了。儒家門人一代代遵守著他們先師的遺訓,把《詩》做為一門必讀課程,才一直傳到後世。我們對孔子的功勞是應該承認的。

  • 2 # 白玉子

    謝謝邀請ヽ(^0^)ノ這個問題著實極其嚴重!每個人都是按自己的思想思維意識之見,來定是是非非的。絕大部分人的見識,都有著一定的侷限性,萬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點九九九九九九的人,都不是盡善盡美,十全十美,擁有了無漏大智慧的得道“聖人”!是以,都有相應的侷限性。

    孔子雖然被封建帝王封為“聖人”,但並沒有聞道,得道。其曾經三次拜訪真正的得道聖人→道祖老子,以求聞道。視老子為神龍。然而,臨終前尚嘆息:朝聞道,夕死可矣!可見,還是心有不甘的。聞道都沒有,又何談得道呢?!聞道,才會有突破侷限“封印”之真知灼見;得道,才會擁有無漏大智慧。從而窮源知機,通情達理,天人合一。所見皆系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孔子是個循規蹈矩的守舊者。毫無改革創新創業思想思維意識。時代在發展,歷史在進步!人類歷史,是在不斷創新創造,進取發展中昇華過來的!如果只守著原始人的野人生活,舊石器時代的落後局面,以及新石器時代,青銅器時代,奴隸制社會,封建王朝家天下,“一家天下”的不道封建社會統治。人類社會,能有今日之物質科學技術文明,精神科學思維思想文化文明嗎?!

    孔子是為了復辟封建王朝舊制之“禮”,而規劃設計出儒教思想理論體系。徹徹底底是倒退思想思維意識之見!欲將天下人的思想思維意識,定勢在自己的“封印”牢籠內!用現在話來說,就是“反革命”,倒退思維思想意識!

    孔子刪改古典古籍,就是為了剔除不符合其“封建禮制”內容!認為有可刪改之處的,按己見而刪而改之。目的是將歷史經典,修改到符合自己設定的“封印”內!

    孔子為了獨霸天下!只任宰相七天,就迫不及待地將與其對立的革命思想家少正卯殺害!

    至於孔子刪減《詩經》的惡劣影響有哪些?這一問題確實極其嚴重!不但是刪減《詩經》,而且還“整理”了更重要的古文化經典,甚而還述《易》!按孔子的三觀,必然會將所“整理”古典古籍中,有革新革命進步的觀念刪改掉!會把最有價值的“昇華”內容毀滅掉!古典文化有失傳,與孔子刪減“整理”古典,脫不開干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尤其是罪魁!

    古文化專家學者,應該以此為專題立項。分門別類,作為一項大工程來研究,探討。搶救古文化尚能找到的缺失部分,加以蒐集,歸納,整理。以儘量還原,五千年文明古國,文化底蘊博大精深的本來面目!

  • 3 # Gyh7559

    詩經原來有3000多首?那是詩集。詩經就是經孔子刪定的300首才能稱為經,才能流傳至今。聖人刪定其意之宏,豈是爾等能知?腦子是個好東西別丟!

  • 4 # 多才昨夜星辰昨夜風

    提到孔子刪減《詩經》的惡劣影響,我覺著有些誇張。

    《詩經》包括風雅頌三個部分。

    在周代,王室會專門派人到民間“採風”,也算是收集民間與論,風俗民情,看看老百姓都在想些什麼,做些什麼,這便是“國風”的由來。

    宮廷中也時興作詩,比如戰功顯赫的仲山甫,就有6首詩作在《詩經》裡保留下來。流行於各諸侯國宮庭裡的詩,就被稱之為“小雅”,而周室王庭裡流行的詩,則被稱之為“大雅”。

    至於“頌”,則是周人對於先民,先聖賢的慎終追遠的肯定和歌頌,以榮耀他們的豐功偉績。

    周朝對於“詩經”的收集整理,是設有總編纂官的,一般是由職務相當於後來丞相的人擔任,比如尹吉甫。

    據《史記》記載,詩經收錄各種詩歌約4萬多首,後人又經考證,有說8萬多首的,10萬多首的,沒有定論,總之很多。

    就像“五經”或多或少都與孔夫子有關係一樣,孔夫子在眾多的“詩”中挑選了305首,經過增刪潤色,手訂了《詩經》,並且,他還不無得意地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還說“不學詩,無以言”,也就是說,經他選取修改過的“詩”,滿滿的正能量,也是說話的依據。當然,這是從他儒家觀點出發得出的認知。

    孔夫子作為一個教書先生,從“詩”中選取他認為精華的部分來教學,本身看來也說不上惡劣,原有的“詩”依然在流傳;孔夫子去世後,新詩依然在收集。

    有力的證明就是,在《戰國策》裡,士大夫們在朝堂之上往往會引用“詩”,而其中很多是沒有被收入《詩經》的。

    孔夫子沒想到的是,後來的歷代統治者把《詩經》列為五經之一,奠定了《詩經》的經典地位,其它的“詩”由於失去了“敲門磚”的功能,也就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乃至於失傳。

    而《詩經》的三百首,也為後來的唐詩三百首和宋詞三百首開了先例。但,三百首之外,唐詩和宋詞還保留下許多。

    若說是孔夫子刪減“詩”對後來有影響,我覺著或許有兩點:

    其一,經過刪減後的“詩”更典雅華麗一些,卻失去了原汁原味。

    其二、由於“五經”是科考必須,在客觀上造成了《詩經》以外的“詩”的失傳。恐怕這也不是孔夫子的本意。

    我是憑記憶粗略地回答了這個問題,文中有些說法未經再次考證,只是想大體說清這個意思,疏漏之處,尚請見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入手一臺Mini LED大屏電視,TCL與海信畫質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