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anglengshan

    看電視劇《人世間》?

    城市戶口才可能有的,還是定量配給,肉好像可以,白麵應該東北才用。農村也有發展,但不在定量之列。

    當時工業發展,布已經供應很充裕。60年代氮肥工業開始發展,培育良種,到70年代糧食產量提升大。

    各級地方國企,街道鄉鎮工業辦的多,《芙蓉鎮》的酒廠,銷售有200萬元,因為酒是當時準貨幣。中國經濟結構比較最佳化,中小企業多,蘇聯東歐太多大企業。現代技術已經擴散。

    70年代出口的紡織品,石油和煤炭,日子比以前好很多。

    到1975年提出四個現代化目標。

    中國經濟幾個行業發展比較好,糧食,甘蔗糖,油類,酒,煙,出口棉紡織,石油和煤炭 ,經濟有不少剩餘,沒有債務。為改革開放打基礎。

  • 2 # 吳玉寧好

    群友們兔年大吉大利歡樂健康。

    珍惜今天幸福快樂富足的好日子,感謝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反對平均主義大鍋飯,反對文革餘孽思維。

    七十年代前期是文革時期,是貧窮落後的年代,那個年代人們吃不飽飯,飯裡沒有肉蛋奶禽魚蝦,每人每月只有三十餘斤粗糧為主的食物,每月只有一個人半斤的肉票,每個人一個月只有半斤油,一兩麻醬,普通百姓不可能一個月吃二十斤白麵,一公斤肉的。

    但是當年人們貧富懸殊,高階幹部商店可以購買物美價廉的商品,我童年的記憶中,我的舅舅屬於高階幹部,他每月工資160多元,他家每天吃一斤肉,可以在高幹商店購買高階煙,買肉不用肉票,可以隨時購買魚蝦等產品,我們都很羨慕,到今天我還記得小時候,表哥趾高氣揚吃麵包黃油果醬饞我的時候,當時我們普通人月收入就是三四十元人民幣,基本以粗糧鹹菜為主。

  • 3 # 種地釀酒愛喝酒的酒鬼

    七十年代,我六零後的,我家七口人,實話實說,每個月一家人最多三公斤肉,包括煮菜用的肥豬肉和每個月的一個節日,當然不包括春節和清明節這兩個節日。但那時候為什麼我們都沒有人生病?身體反而比現在有力氣。有知道的嗎?

  • 4 # 東北虎爺好咧咧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人能每月吃一公斤肉嗎?這要分在哪居住,要是在幾十萬人的城市居住,是國家供應肉,每月不到一斤肉。要是在縣鎮以下地方住個人可以養豬,每年殺一頭豬再加上(縣城也給肉票)國家供應的豬肉每月基本上能吃上二斤肉。農村國家不供應肉,但他們自己養豬,每月吃二斤肉沒有問題。如果哪一個農戶家殺一頭小豬,肉不夠可以到集市上購買。

    上世紀七十年代不論城市鄉村每個人每月吃不上二十斤白麵(小麥主產區除外)。那時城鎮居民每月每人供應二斤白麵,要說每月能吃一頓水餃是可能的。鄉村有種小麥的每月能吃二十斤白麵是可能的。但是大部分農村不種小麥,他們根本吃不上白麵。

  • 5 # 清江的書畫印

    七十年代,我在北大荒一個國營農場工作`生活,這個農場在一九六六年以前是一個勞改農場。一九六六年以後,大城市的老六六屆初中畢業生和高中畢業生下鄉來到農場,改製為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五年以後,到了七十年代前期,又撤消兵團建制,改為國營農場了。

    農場和農村不一樣,也和縣城不一樣,在農村是掙工分,種啥吃啥。在縣城有工作的人掙工資,沒工作的人就靠掙工資的人養活,吃糧是供應制,吃肉也要拿票買。在農場就不一樣了,除了集體生產打出糧食交到國庫以外,其他一切生活上吃的主食副食全是自給自足。

    因為六六年以前是勞改農場,所以農場有大批的農場職工,俗稱"二勞改",就是犯罪刑滿釋放以後沒回到原籍,統一分配到勞改農場勞動`生活。他們是農工,都掙工資,每月32元~36元不等。城市知青來到農場後,也實行工資制,每月幹二十五天半,開31`5元。那四天半不休接著幹,還給加錢,知青每月也都能開三十五丶六元。

    我所在的這個農場,在黑龍江省嫩江縣以北一百里之處,周邊有好多勞改農場又改為生產建設兵團後又改為國營農場。每個農場都有很多就業農工和知識青年,在我的農場周圍,還有好幾個部隊農場,都是人民解放軍某軍區成立的農場。就是一樣活:種地打糧食,北大荒的黑土地,肥得流油,插根筷子能生芽。

    我的農場那時候就種兩樣莊稼:小麥和黃豆。農場的耕地廣闊無垠,年年糧食堆成山,一車一車往國庫送,農場的人一年到頭就是吃白麵。每月不是吃2o斤白麵,是隨便吃,沒有了就上倉庫去買,農場自己磨面,一斤面一角八分五,買五十斤面花不上十元錢。也不用批,也不要票,拿錢直接上庫裡找保管員買。從總場到分場,都有磨面車間,自己種的麥子自己磨面吃。

    每月能吃一公斤肉嗎?農場都有公家養豬場,規模都不太大,但是從總場到分場,公家都有養豬的。除了農場養豬,農工家屬也可以自己養豬,農場都有油坊,下腳料豆餅和麵粉廠的麥麩子,是餵豬的上等飼料。摻上大頭菜和土豆皮,上鍋一熬,放點鹹淡,那豬吃得香甜,豬肉大肥膘油亮亮,豬肉成地香了!

    農場定期殺豬,賣給農工家屬,七角八分錢一斤,走"後門"找關係的,可以花極少的錢買頭蹄下水。家屬自家喂的豬,每到年節時,可以由農場專人屠宰,交幾塊錢手續費,豬肉全歸自家,左鄰右舍買著吃,農場睜隻眼閉隻眼,基本不管。不像縣城似地,"割資本主義尾巴",不讓買賣,農場在這上面管得很寬鬆。

    我們住宿舍吃食堂的,買肉不行,不賣,但是公家給食堂分配豬肉,我們每星期都能在食堂吃一次帶肉的菜。端午節丶八月節丶國慶節,還能吃上紅燜肉,二角五分錢一盤,就著大饅頭,成香了!所以,每月都能吃上一公斤肉,更能吃上20斤白麵,因為頓頓飯是大饅頭,四分錢一個,也不要票!

    我的農場圖片,以及新鮮豬肉圖片和大饅頭圖片。

  • 6 # 趙存永529

    七十年代大集體,連溫飽都很難保障;肉、白麵,除了逢年過節,誰家吃過白麵饃饃?農村老百姓,只有過年的時候買點肉,還專挑那肥的,為的是煉點油平時炒菜吃。

  • 7 # 東方柏杉

    我的家鄉是吉林通化地區,我們村附近有個大隊四個自然村,北韓族人口占百分之七十,有兩個自然村朝族和漢族各佔一半,他們都是以種植水稻為主,他們一年的主食就是以大米為主也有人拿大米跟城裡人換白麵吃的,玉米大豆等少量的種了點用於牲口飼料和社員換豆油的需要,偶爾朝族人也種點大麥用於釀造朝族米酒(高麗酸)。

    那時農家種地都是靠農家肥,每家都有自留地也需要農家肥,所以每家每戶都要養一到兩頭豬,有的大戶人家都能養三頭到四頭豬,這主要是為了造肥。

    那時每個生產隊都有向國家賣生豬的任務,特別是我們家鄉還有空軍駐軍,飛行員的伙食都要靠當地採購,豬肉和雞蛋是地方保障供應的,所以農戶的任務生豬都要賣到軍需站。軍需站都是要以現錢結算給農民,不許打白條。

    我們當地農村有個習俗,每到年底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開始殺年豬,殺年豬是為了忙活一年了給自己一個改善同時也賣錢好過年給大人小孩買件新衣服穿喜慶。

    那時農村誰家殺豬了那些錢緊的農民就會到你家裡佘肉,到了他有錢的時候再還。

    一些殺豬的人家為了能拿回份整錢不願意佘給別人賬,有的一家養兩到三頭豬,自己根本就吃不了的就想著賣了豬換點錢。那時國家的任務有限不可能放開了全收,所以社員們都掙著搶著把豬賣給國家。(市場上也可以賣肉,但大多數人家不會賣肉往往自己賣肉比賣整豬還虧)

    一戶人家年末殺一頭三四百斤的豬最少也有二三百斤豬肉,你說四五口人平均每人多少肉吃,何況每到五月節還有人殺豬。

    當然了,也有人家不養豬也沒錢養豬(那些自己都養不活的人拿啥養豬豬)!

  • 8 # 翱翔蘭天鷹

    我家鄉的農村,70年代每家至少養兩頭豬以上,一頭送國家,完成派任務,一頭自家過年殺了吃。每家每戶炕了很多臘肉,從年頭吃到年尾;平時,農民也殺豬,自己吃一部分、賣掉一部分,或者互相藉著吃,即你殺豬時給我借幾斤,我殺豬時還你幾斤,大家經常有鮮肉吃。至於每人每月能吃多少,好事者自己算吧!

    70年代我家鄉的農村,每人每月約能吃半斤麵粉,家家戶戶自留地種一點小麥,償償麥兒湯的鮮;主食是大米,富裕的人家可以全吃大米飯,一些困難的人家,還要吃一些紅薯、玉米等雜糧,但都能吃飽。

    有的人,總是說那時餓肚子、沒肉吃,不知道是安的什麼心?

  • 9 # 老g3231676013

    我是過來的人,我敢說,除了特殊人群我不清楚之外,絕大多數人,七十年代,怎麼可能每人每個月吃一公斤肉和20公斤白麵呢?那時候,幾乎所有的物品,包括米糧油,副食和生活用品全部憑票供應。除年節之外,肉蛋魚供應量很少,這就是為什麼那個時候,憑票買幾兩肉要買肥肉的原因所在。糧食也是供應,以粗糧為主,基本很少吃白麵大米等細糧。而且大米是南方的秈米,很難吃,還不如窩窩頭呢。但是,最困難時期是六零年和其後的三年期間,其飢餓程度,超乎人們的想象。過了困難時期,日子漸漸有所改善,但依然捱餓,粗糧,基本沒有魚肉蛋。這種狀況,一直到改革開放以後,才有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物資豐富,所有票證都取消了,吃糧都是大米白麵,魚肉蛋隨便買。而且買瘦肉,偶爾吃粗糧減肥。天地差別啊。

  • 10 #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這個問題,要分城市和農村,養豬不養豬。

    1964年6月起,取消肉票,敞開供 應。1976年初,豬肉貨源又趨緊 張,庫存比上年同期減少50%。從7 月16日起再度實行豬肉按人定量憑 證供應的辦法。這次定量按購肉金額 計算市區居民每人每月發肉票2.00元(折 統貨豬肉1.18公斤),春節每人加 1.50元,元旦、五一、國慶節各加 1.00元

  • 11 # 撒姆黑林

    70年代,大多很窮。而且還是計劃經濟時代,賣肉是要憑肉票的。大多數人都是吃不起肉的。過年過節時有點肉菜,已經算是不錯的家庭了。還每月一公斤?做夢那吧!

  • 12 # 千山禾秀

    這種說法除大城市之外絕對不可能,那時農村最缺糧,青黃不接的四五月份,往往要用菜葉充飢。那麼農村糧食哪裡去呢?一是政府徵購,徵是沒有代價的,購是國家牌價收購,兩種都有任務數,不完成村幹部可能會給你扣上政治帽子,農民明知自家糧食不夠吃,也要先完成任務,不然吃不了兜著走。二是糧食產量低,南方水稻產區早晚兩季大約六七百斤,七十年代水稻矮杆化,產量比較穩定,不過人均稻穀最多隻有二百多斤,大部分由蕃薯幹充飢。由於餓怕了,農民對糧食十分珍惜,千方百計節約糧食,浙南一帶某些農戶做飯時故意留下大量剩飯,放到下一頓重新煮,這樣吃了容易飽腹,那時只講份量,不講營養,吃得都是粗糧,整半年吃不上一點肉,大家飯量特別大,每餐可吃半斤米,比現在三個人吃得還多。

  • 13 # 真話實說

    七十年代的人,不管是平民,或是當官的,一年能吃一公斤肉都是奢華。就連當時的毛主席,最愛吃的紅燒肉都不常吃。

    當時的農村,只有春節,或來客人才吃白麵,又稱八五面,"就是一百斤麥子,換八十五斤面",而吃商品糧的城市戶口人,也是粗糧為主,當時紅薯乾麵吃的燒心,玉米麵吃的喉嚨疼,偶爾吃一頓用白麵做的撈麵條,就是改善生活,當今的燴麵當時根本沒有,因為做燴麵不僅要用白麵,還費面。

    也許你問,當時種田的農民,都沒細糧白麵吃,因,當時畝產低,一畝地只產小麥三百多斤,有的還更低,還要留種,還要繳公糧,一個人只能分到一百多斤小麥。

    可當時人人很少吃肉,肚中無油水,菜的品種又少之又少,植物油也很少,機械又少,幹什麼都靠體力,所以人人都是大肚漢,現今街上賣的蒸饃,幾乎人人都可以吃五,六個,有的年輕力壯小夥,可以一次吃十多個

  • 14 # 騎馬穿越戈壁

    那時我還是小孩子,但已經開始在家幹活兒了,父母會把錢和票證交給我去採購。到了糧店、菜場那裡,大家就排著長長的隊伍買米、買面,買肉食和豆腐,然後用竹籃子提回去。

    我們這邊以供應大米為主,成年人有二十八斤左右的定量,男的比女的多一斤。青少年到了一定年齡,會有三十斤左右的定量。我還記得那時到糧店買米的過程。

    肉票和副食票本來也應該有的,每家可以有一斤肉、一斤油、一份豆製品,還有白糖和其它一些物資。可是我們家裡的那一份被黑心爛肝的傢伙給貪汙了,只因為我們家被打成了“臭老九”、“黑五類”。

    記得父母是七八年後平反的,之後各種票證就可以領了,按月按節日可以買到不同的物資。

    物資供應應該是從八十年代以後慢慢改善了,購買生活物資不再需要票證,不過“水貨”也開始充斥市場,於是就有了“3.15”這樣的特殊日子。

  • 15 # 寒江釣雪174

    你想歪了腦殼。城鎮戶口,每人每月半斤肉。不能保證隨要隨買。因此。大冬天也有人穿著大衣,提個暖手爐半夜12點去排隊。親眼看到有人嫌肉瘦,想換肥一點的。營業員立馬將肉扔出櫃檯外地上道:就是這樣的,不要滾蛋。買肉人只好搖搖頭,撿起肉往回走。旁邊人說:總比我們沒買到好。至於農村人,就不能算華人。吃肉都指著殺年豬。殺一頭豬,要繳半邊給國家。而且規定是毛重必須達120斤,才準殺。那時人都吃不飽。要把豬養到120斤,不容易。農村有云:一年搞上頭,弄點母豬肉,一咬一轉,政府還要一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男人如果跪在街頭當人肉沙袋捱打一頓十元有人會下得去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