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令狐伯光

    某微博的網友開了一個腦洞,自制了一張海報,戲謔由“袁泉、陳數、俞飛鴻、曾黎“主演了一部中中國產劇,《淑女的品格》即將上線。這部《淑女的品格》內容是四位中國現代都市不婚主義的精英女性。為此,四名女主還有相應的職位。

    中國觀眾反映熱烈的原因是為什麼,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堪堪四十年的年頭,中國的發展得很不平衡,但一線城市和各座大城市擁有新時代的精英女性數量著實不少。她們大多數擁有中西高等教育的背景,審美觀和時尚觀,都與發達國家沒有什麼區別。

    中國電視劇落在後面,在中國當代都市職場劇方面做得很差。《歡樂頌》《我的前半生》《北京女子圖鑑》等劇,打著當代精英女性的噱頭,劇集前期也做到一些吸引精英女性觀眾的點,後續質量滑落一去不復返,淪落到婆媳關係,男女關係,倫理關係的家庭生活劇。

    與精英女性生活習慣,精神訴求相去甚遠,早已經引起較大的反彈。這次微博某網友的一個腦洞,意外迎合了這個群體大多數的文化需求,所以反響非常熱烈。在影視劇題材選擇上面,大家習慣會去怪資本,認為資本生產的都是垃圾,所以觀眾只能看垃圾。

    資本往往充當“惡”的角色(事實也惡),但資本本質上追逐利益,市場什麼最賺錢的就投資什麼。資本尋常操作是市場跟風,好將商業回報投資損耗比降到最低。

    中國前幾年的ip,流量明星,奇幻大片非常流行,《戰狼》等軍事型別不被看好。但2017年和2018年上演的現象,《琅琊榜》《軍師聯盟》等電視劇,資本和影視公司在未來投的同類項目,後來就跟風嚴重。

    以前一直覺得,中國影視作品方向責任一半以上是消費者,因為最終買單的是消費者,他們供應商業市場的生產方向。

    中國小鮮肉小花代表的流量明星,古裝女強劇為什麼那麼火,他們沒有巨大的消費群體,怎麼支撐起巨大的文化消費市場?

    中國觀眾最大的責任在哪裡,不在本身水平審美太低,是大環境中觀眾群體和數量的組成。而影視產業的文化工作者,年紀暫時與市場年輕人的需求脫節,沒有脫節的文化工作者,在行業內掌握的資源和人脈又比較少。仔細回想,中國都市職場劇的大導演,出名編劇 幾乎想不出任何一位。

    這種種情況的綜合,《淑女的品格》這部劇,一兩年內是不可能誕生的,國為中國影視工作者專業跟不上,需求決定供應,現在觀眾對於需求的強烈要求,終究是一件好事。

    中國的影視文化工作者,審美供應再跟不上,這些有需求的觀眾便會選擇消費符合的國外優秀影視劇了,此事早就已經變得非常尋常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果店裡的“爛水果”最後都去哪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