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想當公務員
-
2 # 清山雅舍
北宋名臣王安石,家中弟兄七人,依次是:
王安仁①、王安道②、
王安世⑤、王安上⑥、王安禮⑦。
王安石的父親王益有兩任妻子,原配徐氏早亡,生有長子和次子,繼妻吳氏生有王安石等五子。
下面咱們就一一介紹,看看王家到底幾多俊傑。
王安仁①:學完行高,桃李天下王安仁,字常甫,北宋臨川人(今江西),王益原配徐氏所生,是王安石的異母長兄。
他自幼好學,七歲時便已勤奮讀書,自律嚴謹,不苟言笑。他在家讀書二十年,直到慶曆中期,宋仁宗賜給州縣書籍,令各地置辦學堂,學名遠播的王安仁廣受追捧,江淮之地的學子爭相拜他為師。(慶曆:1041年-1048年)
王安仁以《詩》《書》《禮》《易》《春秋》教授弟子,甚至有千里之外的學子慕名前來聽講。在此期間,受王安仁教誨,成材成器的學子數不勝數。
△北宋江南西路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王安仁科舉高中,為馮京榜進士。
這裡解釋一下為何叫馮京榜,因為這屆科舉以馮京為狀元。值得一提的是,馮京是所謂的“三元及第”,也就是鄉試、會試、殿試都拿了第一,分別是解元、會元、狀元,而且他也是宋朝最後一位連中三元的考生。
高中之後,王安仁以進士的身份授官宣州司戶(今江蘇宣城),也就是管當地民事戶籍的官,到了三月份,又調任江寧府鹽院轉運使(今江蘇南京),主管江寧鹽政的轉運和監察,都是頗有實權的職司,可見其頗受朝廷重用。
可惜在任上幹了沒多久,王安仁當月就病逝了,七月安葬在江寧。
王安仁的生平記錄雖然不多,但是我們足可以看到,他是一位好學博識、行高德劭的學者,同時他也培養了許多弟子,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唯一有些可惜的是,王安仁在成為進士、任官不久後便病逝了,因而在官場上沒能施展太多抱負。
他的生年不詳,但可以根據其兄弟生年推測,他享年至少應為35歲。
王安道②:司法參軍,天不假年王安道(1017-1051),字仁甫,生母是王益原配徐氏,王安石的異母次兄。
入仕後,授官衡州軍司法參軍(今湖南衡陽),也就是衡州主管律法刑罰的官員。
皇祐三年(1051年),王安道病逝,時年35歲。
王安石的兩位異母兄長壽數較短,在皇祐年間相繼去世,也就是說當王安石31歲時,作為家中老三的他,已經是實際上的老大了。
王安石自幼聰慧,酷愛讀書,能過目不忘、下筆成文,堪稱天生高才。
稍微長大後,他跟隨父親王益宦遊各地,增長世事見聞,體驗民間疾苦,文章變得越發高遠深邃,旁徵博引,字裡行間透著移風易俗之志。
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17歲的王安石隨父入京,以文章結識了曾鞏,曾鞏將他推薦給自己的老師歐陽修,得到了這位大文豪的盛讚。順便一提,這一年另一位大文豪蘇軾才出生。
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王安石赴開封趕考,高中進士,年僅22歲。
從隋煬帝開始,科舉便以明經和進士為主要科目,到了唐代進士的地位逐漸超過了明經,這是因為進士比明經難上許多,錄取人數往往只有明經的十分之一,因而素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可見考進士的難度。像王安石、蘇軾這些二十歲出頭就考中進士的人,那都不是一般的人才。
原本主考官已經給王安石列為第一名。但殿試上,王安石的應試賦中引用了“孺子其朋”這句話,此句出自《尚書》,本是周公教導侄子周成王“要和群臣如友人般處好關係”,用在此處有教宋仁宗做事的嫌疑,因而惹得宋仁宗不快,把王安石的名次與第四名對調,就這樣王安石錯失了狀元。
此事和蘇軾頗有相似之處,蘇軾本來也是第一的文章,最後因為意外事件被排到了第二,不過兩人的水平擺在那裡,堪稱“無冕之狀元”。
考中進士後,王安石授官揚州籤判,也就是州里負責文書事務的官。任滿後,他放棄了京試入館閣的機會,也就是放棄留京做清貴的官,毅然要求去地方上執政,這裡能初窺王安石淡泊名利,心繫天下的志向。而後來的蘇軾就參加了京試,最後考出了百年不遇的好成績,入職館閣,名動一時。
之後,王安石歷任鄞yín縣知縣(今浙江)、舒州通判(今安徽)、常州知州(今江蘇)等職,任上均勤政愛民,政績斐然,受到朝中重臣的諸多讚譽,甚至想要越級提拔王安石,但被王安石堅定拒絕。王安石不慕名利,始終把扭轉大宋頹勢為終極目標,積極地在地方的治政過程中開展嘗試。
△王安石(右)與蘇軾劇照
1058年,38歲的王安石進京述職,向仁宗皇帝上書請求變法。他主張對舊法進行全面改革,以革除積弊,扭轉頹勢,並以歷史上晉武帝司馬炎、唐玄宗李隆基等人貪圖安逸、逃避改革、最終亡國的事實為例,來強調變法的急迫性。可惜王安石大費周章地陳述萬言,但仁宗顧慮重重,依然沒有采納他的主張。
這樣的結果令王安石很失望,因而之後朝廷多次委以重任,王安石均固辭不受。這其實完全可以理解,王安石眼見朝廷存在諸多弊端,卻無法改動分毫,倒還不如回家清淨,免得看著鬱悶。
仁宗死後,英宗在位的四年,也曾多次徵召王安石,但對於沒有革新精神的君主,王安石依舊不想伺候,屢屢託詞拒絕。總之,淡泊名利的王安石當官不為權,也不為財,只為了革除舊弊、振興國家,所以皇帝不批准改革,他乾脆連官都懶得當了。
直到神宗繼位,情況出現了變化。宋神宗是一位抱負宏大的皇帝,心中渴望扭轉大宋頹勢,這與王安石的政治理念一拍即合,因而王安石得到了神宗的器重。
熙寧二年(1069年),49歲的王安石被任命為參知政事,得以參與執政議事,同時由他主持的變法正式啟動,史稱“熙寧變法”。
△王安石劇照
熙寧三年(1070年),王安石出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所謂的宰相。他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新法,大展拳腳。他推行的新法,在財政方面有均輸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稅法、農田水利法;在軍事方面有將兵法、保甲法、保馬法等,總的目標只有一個——富國強兵。
簡單解釋一下,財政方面的新法中,均輸法是要解決糧食轉運脫節的問題,新法透過靈活的採購制度從而降低糧食轉運成本;青苗法是官府代替民間放貸,從而降低高利貸盤剝並起到幫助百姓渡過難關的作用;市易法是官府透過平價買賣,來保證物價穩定,抑制大商人對市場物價的控制;免役法是以錢代役,交了免役稅就可以不用服勞役;方田均稅法是要重新丈量土地,抑制廣泛存在的偷逃田稅的行為;農田水利法是鼓勵興修水利、耕種土地。
財政方面的新法確實令朝廷增收顯著,但我們不難看出這些多出來的收入是從何而來,本質上都是從官僚地主階層那裡摳出來的,而官僚地主階層吃了虧,自然不肯罷休,一方面發動朝堂上的保守派攻擊新政,另一方面則變本加厲地剝削平民,使得新政難以發揮好的效果,最後也就農田水利法使田裡產出增加,令百姓有所受益。
軍事方面的新法中,將兵法是把禁軍的廂、軍、營、都四級編制,改為將、部、隊三級編制,從而精簡軍隊職級,合併淘汰,增強戰鬥力。大家有時看宋史常有“某地方第一將正將某某某”的說法,感覺好像是指“當地最厲害的武將”,其實不是,這是新法推行後,軍隊中的新編制,是指第一將的一把手;保甲法說白了就是成了民兵組織,閒時軍訓,定期巡邏,維持治安,從而節省軍事開支;保馬法就是委託民間代養馬匹,養馬戶可以減免賦稅。
軍事方面的新法要比財政方面的效果顯著,在王安石的整治下,宋軍戰鬥力明顯提高,扭轉了西北戰事屢戰屢敗的局面。熙寧六年(1073年),在王安石的全域性統籌下,熙河路經略安撫使王韶率軍進攻吐蕃,收復河、洮táo 、岷mín等五州,拓地兩千餘里,收服羌族三十萬帳。這是北宋軍事史上的空前大捷,也是兩宋時期漢族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作戰時,開疆拓土、大獲全勝的唯一戰例。在此過程中,還培養出了王韶、章楶jié等一眾傑出將領,並建立起進攻西夏的有利戰線,北宋與西夏的戰爭局勢也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即使造就瞭如此大的功績,王安石的變法也以失敗告終,畢竟新法的整體效果不佳,這也意味著大宋君臣的自救行動失敗。而因變法產生的內耗,使得大宋變得更加混亂虛弱,這也是王安石歷來遭人詬病的原因。
△熙河開邊,收復漢唐舊土
縱觀歷史上的變法,比如魏國的李悝(kuī)變法、秦國的商鞅變法、明朝的張居正變法等,它就像是鯉魚躍龍門,躍過去便能成龍,魏國、秦國都因為變法成功而稱霸一時,但躍不過去且耗盡了氣力摔下來,那就是加倍的虛弱。
儘管王安石的初衷是好的,所做所想更是一心為公,但變法失敗他也確實責無旁貸,這方面的批評並非刻意貶低他,要知道一個國家的改革不是一家一戶、一城一地的改革,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毫不為過,在給全國造成巨大的震盪之後,改革卻沒有完成,這會極大的損耗國家元氣。
王安石變法的失敗主要歸結為兩方面原因,一個是保守派的阻力極大,一個是新法本身存在嚴重缺陷。
保守派,也就是既得利益集團,在每一次變法時都會出來阻撓,這其實很正常,畢竟變法往往會斷了他們的財路,不阻撓那才叫稀奇。但不管是李悝、商鞅還是張居正都頂著壓力成功了,雖然後來都不同程度地遭到了保守派的反撲,但改革的成果大部分是保住了。
而同樣是有皇帝的全力支援,王安石卻沒能成功變法,堅定不移的他並不是單純地輸給了保守派,他更多地是輸給了自己,因為他的新法從設計到實施都存在著巨大缺陷,而且執拗的王安石聽不進去他人的改良意見,剛愎自用,從而使改革的效果不盡如人意,就連天下百姓都不支援他,保守派更是以此不斷攻擊新政,所以王安石的變法最後變成了“無根之木”,難有立足之地。
就拿青苗法舉例,原本是想透過官方放貸,緩解民間高利貸對百姓的盤剝,同時在災年還能對百姓起到救濟的作用。但在實踐中,好經全被唱歪了,官府為了完成業績指標,強行令百姓借貸,而且原本定的二分利息,也在官吏的層層加息下,達到了六分利甚至七分利,搞得許多百姓無力還貸,從而家破人亡。而地方官原本都盼著風調雨順,博一個豐收殷實的好政績,但新法推行後,一到豐年都發愁,因為豐年百姓都不借“青苗錢”,業績指標完不成,王安石那可是很嚴厲的。於是好好的年景,竟也出現了強迫百姓借高利貸的禍事,真可謂是仁政變苛政。如此新法,百姓豈能不對王安石恨之入骨?所以反對王安石的何止是保守派,其實是全天下的百姓都在反對他。
以小見大,王安石新法的缺陷,主要在於脫離實際和執行失真上,一方面新法存在漏洞且不能靈活調整,另一方面沒有健全的幹部團隊去忠實地執行新法,反而趁機榨取民財。
由於變法負面效應太強,王安石在熙寧七年(1074年)一度罷相,過了一年後(1075年)雖然復相,但他得到的支援越來越少,除了政敵司馬光等人不說,就連他的老師歐陽修、好友曾鞏等人都反對他的新法,再加上新黨內部產生嚴重分裂,變法實際上已經無法繼續推進。
在這樣的形勢下,王安石心力交瘁,屢次上書請辭。熙寧九年(1076年),王安石的長子王雱pāng病故,王安石極度悲痛,正式辭去宰相之職,外調鎮南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江寧府。
次年(1077年),改任集禧觀使,封舒國公。(集禧觀原名會靈觀,是汴京供奉三山五嶽神靈的道觀。集禧觀使是宮觀官名,是宋代用來安置老病大臣及高階冗官的所在,只領俸祿沒有職司。)
元豐二年(1079年),再次被任命為左僕射、觀文殿大學士,改封荊國公,因而世稱“王荊公”。(左僕射本是尚書省的長官,宋初時僅為虛銜。觀文殿大學士作為皇帝的顧問官員,無職司,由曾經擔任過宰相的官員擔任,以示尊寵。)
王安石隱退後,宋神宗親自下場繼續主持變法,但終歸未能如願,史稱“元豐改制”。
元豐八年(1085年),滿腔抱負的宋神宗抱憾去世,宋哲宗繼位,改元元祐,太后高氏垂簾聽政。
高太后一直以來都是強硬的保守派,終於等到自己掌權了,立即起用司馬光,以“以母改子”的名義,全面廢除新法,史稱“元祐更化”。哲宗為了安撫王安石,加拜王安石為司空。
元祐元年(1086年),目睹新法被廢的王安石,在鐘山憂鬱離世,享年66歲,獲贈太傅。
紹聖元年(1094年),宋哲宗親政,支援新政的章惇執政,王安石得以配享神宗廟庭,諡號“文”,算是對王安石一生不懈努力的最高評價。
其實不僅在政治上頗有建樹,在文學上王安石也是頗有成就。做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文、詩、詞都有著大家的造詣。尤其是詩,王安石含蓄沉練、意境深遠的詩風自成一派,世稱“王荊公體”。
王安世⑤:當塗主簿,英年早逝王安世,字不詳,是王安石的同母二弟,家中排行第五。他的生年不詳,但透過其他兄弟的生年,可以推測他應該生於1029年到1033年之間。
他曾在太平州當塗縣擔任過主簿,可惜英年早逝,去世於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只活了二十多歲。
王安上⑥:東宮屬官,兼管度支王安上,字純甫,是王安石的同母三弟,家中排行第六,生卒年不詳。
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為右贊善大夫(東宮屬官)、權發遣度支判官,權三司使。(在宋代,度支使與戶部使、鹽鐵使,總領全國財賦,合稱三司使,度支使名下設有副使、判官等,負責國家的財政預算和會計核算。)
熙寧十年(1077年),權發遣江南東路提點刑獄,也就是我們熟悉的提刑官,相當於現在的法官兼監察官。
元豐三年(1080年),王安上因事被罷官,剝奪一切職務。
晚年,王安上負責管勾江寧府的集禧觀。還記得前面講的王安石的集禧觀使嗎?王安上晚年正是負責管理這個宮觀。
王安國④:臨川三王之賢士,磊落博識王校理王安國(1028-1074),字平甫,是王安石的同母大弟,家中排行第四。之所以放在後面說,那是因為王安國④與弟弟王安禮⑦、侄子王雱並稱為“臨川三王”,這是對他們文學成就的讚譽。
王安國與王安石類似,自幼聰穎,文采超群,13歲時便寫出驚豔文壇的詩作《題滕王閣》。
他發奮讀書,詩文詞賦尤為擅長,雖然多次參加科舉,但因仕籍糾葛,加上不願藉助兄長王安石的關係,因而空有進士之才,卻屢考不中,連歐陽修都感到惋惜。
王安國不但文采出眾,而且侍親極孝,廣結善緣,是遠近聞名的賢士。
熙寧元年(1068年),在韓琦的舉薦下,經神宗召試,賜進士及第,任西京國子監教授,時年業已41歲。
對於王安石的變法,王安國表示不理解,認為新派的人斂財的方式太激進了。神宗也因為他這樣的態度,而感到不悅,對他未予以重用,只授予崇文院校jiào書,也就是從事文字書籍編纂整理工作,後改為著作佐郎秘閣校jiào理,世稱王校理。
後來隨著王安國對新法的認識逐漸加深,他也開始反對王安石的新法,並且看不慣新派的骨幹呂惠卿和曾布。這也使得呂惠卿懷恨在心,趁著王安石罷相的間隙,搞了一樁冤假錯案,誣陷王安國為反對新派的亂黨,革職放歸鄉里。其實呂惠卿整王安國,也是想借機打擊王安石,讓王安石不能回朝,這樣呂惠卿就可以獨攬大權。
熙寧七年(1074年),朝廷決定重新起用王安國,可惜王安國不幸病逝,時年47歲。
王安國的名頭沒有王安石、蘇軾等一眾頂流顯赫,但他也算是一代文豪,詩、詞、文皆很擅長,留下的三類作品十分豐富。據曾鞏的《王平甫文集序》記載,王安國逝世後,他的家人彙集其詩文編為文集共100卷,可惜這些詩文現今大多已經佚失。同時曾鞏在序中還給予他很高的評價:“於書無所不通,其明於是非得失之理為尤詳,其文閎富典重,其詩博而深。”
王安禮⑦:臨川三王之能臣,嚴法明斷王魏公王安禮(1034-1095年),字和甫,是王安石的同母四弟,家中排行第七,比王安石小13歲。
他於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考中進士,進入當時在河東路的北宋名臣唐介幕府。
宋神宗繼位後,他歷任崇文院校書郎、潤州知州、湖州知州,同時修訂《起居注》、知制誥。
對於王安石的變法,王安禮持反對態度,曾上書神宗中止新法。
元豐二年(1079年),蘇軾因為“烏臺詩案”被誣陷下獄,性命垂危,一時無人敢救。唯有王安禮從容面君,仗義執言,對神宗諫言道:自古有氣量的君主,都不因言加罪於臣子,如今蘇軾一旦因為文字獄而受刑,恐怕後人都要說陛下不能容才。神宗本就不想深究此案,王安禮進諫後便從輕發落了蘇軾,可以說王安禮對營救蘇軾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王安禮以翰林學士的身份任開封知府時,勤於任事,執法嚴明,善於斷案,到職不過三個月,就把經年累積的大批案件審理完畢,這份才能廣受朝野內外讚譽,神宗也給予他官升一級的特別嘉獎。
元豐四年(1081年),拜尚書右丞,再遷左丞,也就相當於副相,參與執政議事。
元豐七年(1084年),因為多次勸阻神宗對西夏進攻,最終被御史彈劾,以端明院學士的身份外放知江寧府。後來對夏戰事果然慘敗,神宗也因此遭受沉重打擊,一命嗚呼,可見王安禮眼光之精準。
哲宗元祐中期,加王安禮為資政院學士,先後知揚州、青州、蔡州、舒州、永興軍等地。
紹聖二年(1095)任太原知府,在任上病逝,享年62歲,死後追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魏國公,因而世稱“王魏公”。
文學上,身為臨川三王之一,王安禮的造詣自然差不了,他尤其擅長文詞,著有《王魏公集》20卷,可惜到了明朝中葉後佚失了,只有部分篇章收錄於《四庫全書》等古籍中。
結語:書香深厚,皆成良材現如今,大多數人只知王安石,卻不知王氏書香深厚,七兄弟皆成良材。
其次應該是臨川三王的“王魏公”王安禮⑦和“王校理”王安國④;
再次應該是學完行高的王安仁①和東宮屬官王安上⑥;
最後是司法參軍王安道②和英年早逝的王安世⑤。
別看都是親兄弟,但支援王安石變法的卻是沒有,反對的倒是不少。所以別看王安石最優秀、成就最高,但同時他也是最孤寂、最苦澀的那一個。
回覆列表
在王安石七兄弟中,老大王安仁,字常甫;老二王安道,字仁甫;老三王安石,字介甫;老四王安國,字平甫;老五王安世,字已查不到了;老六王安上,字純甫;老七王安禮,字和甫。
在這七個人裡面就有四個考上了進士,王安石是第一個考上的,而且這七個人裡面毫無疑問是王安石王安石的成就最高,沒有比王安石更優秀的了。理由是:只有王安石做到了宰相,也只有王安石成為了“唐宋八大家”。
其他人雖然也都很有成就,但是顯然都沒有達到王安石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