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悔憶智冰
-
2 # 不是解放託
金庸的小說表象上來看是成人的童話,裡面有男人要的熱血,有女人要的愛情,不論男女老少都會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實際上,金庸的作品更像是一幅清明上河圖。
那麼為什麼說是一幅清明上河圖呢?
答案是這樣的:以經典的射鵰三部曲來說,裡面有宋末、金初、金中、金末等多個時間段的風土人情描寫,同時世間的百態也是描寫的極為豐富。
所以金庸小說裡對功法、拳腳的描寫是有的,但是更關鍵的是郭靖、黃蓉的愛情發展,楊康、穆念慈融入家仇國恨的虐戀,楊過、小龍女的漂泊四海的苦戀,張無忌、趙敏、周芷若的三角戀愛,還有那些配角之間的感情糾葛。
這簡直就是一幅描寫世間百態的清明上河圖。
-
3 # 歷史區旅法師
首先,老生常談,金庸和古龍。
古龍筆下,寫的江湖豪情,寫的快意恩仇,一個個都是縱橫江湖的俠客猛士,但是最終困住他們的還是自己心裡的畫地為牢……這就是古龍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金庸筆下,越女劍寫的是吳越之戰時期,天龍八部寫的是遼宋西夏時期,射鵰英雄傳寫的是靖康之恥後幾十年,倚天屠龍記寫的元末明初群雄起義,鹿鼎記寫的是動亂的清朝初年……江湖和廟堂的穿插,讓人看出了金庸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說白了,古龍更偏向浪漫,而金庸更偏向現實。
其次,金庸講的是武學的興盛和沒落,金庸的作品,書中表現的時代越往後,武功水平就越差,越女劍的阿青只是和山野猿猴學藝,便能憑藉一把劍在萬人軍中來去,喬峰也能在上萬大軍中取叛軍首級,到了後來降龍十八掌失傳了八章,到最後清初時已經殘缺不全,九陰九陽,擒龍功,天山折梅手,北冥神功等全部失傳。
尤其到了最後鹿鼎記,金庸完全撕碎了自己寫的俠與武功的世界,大義凜然如陳近南也只能無奈死去,武功再高的俠士也只能飲恨火槍之下,韋小寶很是詮釋了人至賤則無敵,全無喬峰郭靖之流的俠士精神,寫完之後金庸封筆。
或許他就是想告訴我們,俠,只是個夢吧。
回覆列表
我曾經說過:“真正能夠承續中國小說大統的,是金庸和瓊瑤。”
儘管金庸小說也借鑑西方小說結構,運用倒敘、插敘等等,但骨子裡是中國小說中國文化。
“為國為民,俠之大者。”
所謂家國情懷,心憂天下,這些中國文人的傳統,金庸在骨子裡堅守;金庸武俠小說裡,滿是中國的倫理道德。並且,金庸小說,還以中國倫理道德為裁判標準,為中國文學人物畫廊增添了新的人物形象,例如偽君子嶽不群。
寫作手法,金庸也是喜愛中國傳統手法的。
金庸說過:“中國近代新文學的小說,其實是和中國的文學傳統相當脫節的,無論是巴金、茅盾或是魯迅寫的,其實都是用中文寫的外國小說……有人常問我,為什麼武俠小說會那麼受歡迎?當然其中原因很多,不過,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武俠小說是中國形式的小說,而華人當然喜歡看中國形式的小說。”
不錯,魯迅的《狂人日記》就是借鑑果戈裡的《狂人日記》,連題目也未改,所以儘管中國白話小說第一但普通老百姓不太明白。巴金、茅盾的小說,思想內容和寫作手法也是許多對外國小說的借鑑。
不是說魯迅、巴金、茅盾不偉大,不是說中國小說應該封閉保守,而是說中國小說自有其長處,繼承學習未必不是一條出路更不是錯誤。
金庸在他的武俠小說裡,常常展示他的中國文化修養,就像所有傳統中國小說尤其《紅樓夢》一樣,到處是詩詞歌賦與對聯。
金庸還借鑑中國特有的說書藝術,話本小說。
總之,金庸小說是華人的文化、道德,華人的情感和思維,中國的寫作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