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奮鬥的山東小哥

    當一個男人成家了,有孩子了,身上有了更重的責任,每個月面對生活的日常花銷就會出現生存、生活2種不同的層次。

    很多的家庭都是為了生存,家庭收入僅夠滿足平日的花費,比如孩子的上學費用、房貸、車貸、家庭的日常花費就已經搞得捉襟見肘了。在我們聊城,給大家算一下一個4口之家的家庭支出花費:

    家庭日常支出1500元,剛開始感覺夠了,實際每個月都不夠;

    車位貸款1050,這個是固定的,每月發了工資,第一個需要支付的就是這個款項;

    孩子奶粉、營養輔食,大概500元/月;

    汽車加油,滿足上下班,日常出行,每月500元,保險+保養分攤250元,共計750元;

    每年的取暖費+物業費,5500元;

    家庭保險,每年大概10000元;

    孩子上幼兒園的費用1000元/月;

    這樣算一下,1500*12+1050*12+500*12+750*12+5500+10000+1000*12=73100元,平均下來每月的收入要在6000元,僅夠維持。這樣的計算方法,是在一家人平平安安,無病無災的情況下。

    家庭收入低於7萬元你的生活就是生存,家庭收入大於8萬可以追求一下生活。

  • 2 # 桃之夭夭的說說

    我們大多數人,都是為了生活而生存著。生活是一種態度,是一種追求,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享受。

    很多時候,我們都把生活和生存用是否有“錢”,來進行衡量和區分。其實這未嘗不可,但不免有些許的狹隘。生活是一種品質,是活的有質有量,是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而多數生存是一種被動的狀態。如果簡單的來說,就是生活是你自己樂意去做的,而且有滋有味。而生存則是,你不得不去做的,不做可能就沒得吃。甚至有時候就沒得活。

    由此可見,我們都願意生活著,而不是生存著。也可以這樣說生活立足於生存,而又高於生存。

    要說那個更難,我覺得生活更難一些。因為生存只要最基本的需求就能滿足,當今社會,在國家的福利政策下,一個正常的公民都能生存下去。老年人,不論多少都有養老錢,家庭困難的有低保 ,生存,現在不是問題。但我們要求的僅僅只是這個溫飽嗎?不是吧,我想,現在我們都不會安於這種生存吧。

    我們要求的更高,更多。我們想要有更大的房子,我們想要有更高階的車子,我們想要有更多的票子。不在侷限於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所以我們的心不滿足了,我們的心不平衡了,我們的慾望高於我們的現狀,高於我們的能力範圍之內了。所以我們就有了痛苦。當然了,這是一種積極的痛苦,也是一種積極的生存狀態。

    所以這種生活對於我們來說,就難於簡單的生存了。因為溫飽問題容易解決,而心理上的滿足則不容易實現吧。就像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世間,最難滿足的就是人心了。

    所以,生活難,難於上青天。生活易,也易在我們的心裡。讓我們內心滿足安逸。這一生畢竟不長,讓我們都好好的生活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聽到有人說,大學生多了去啦,上大學又能咋滴,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