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KTLA電視臺報導,一名17歲的青少女從家中逃脫,致電911欲請加州警方協助「解救」她12名手足,在當地警局介入調查後,竟意外發現一樁父母長期用鎖鏈囚禁兒女的虐童案。河濱郡(Riverside County)警長辦公室表示,女孩被發現時,因為長期營養不良,(17歲)外型看起僅像10歲的年紀,而警局也在第一時間前往其家中帶回其餘12名子女、並將57歲的父親艾倫.特賓(David Allen Turpin)與49歲的母親安娜.特賓(Louise Anna Turpin)拘禁。
警方在宣告中說:「副警長率隊前往佩利斯市(Perris),在屋內找到其餘12人。房間臭氣薰天,幾乎全被父母用鎖鏈關在房內。警方原本以為都是小孩,後來卻驚訝地發現,其中7人不僅是成人,最大年紀更已是29歲的青年。受害者似乎營養不良且骯髒不堪。」美國媒體指出,包含逃脫的女孩在內,其中6名小孩未成年、7人超過18歲,最小年僅2歲。在警方到達家中後,孩子們向警察表示「他們說快餓死了。」
逮捕這對駭人的父母后,加州警方決定對兩人提出,共9項虐待罪名與10項危害兒童罪名;孩子們也分別送往鄰近醫院進行治療照顧。更令人不解的是,艾倫與安娜更成立臉書專頁,對外分享與孩子們和樂融融的團體照片;聽聞孩子們的慘狀,特賓家的鄰居都表示,他們感到心碎且臉上無光,如此長的時間內,居然都沒發現和看出異狀,希望警方能協助這些孩子們恢復健康。
什麼是家庭學校
“家庭學校”或“在家上學”(homeschooling)運動,作為一種提倡自由的教育選擇權運動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自這一運動興起之日起。美國的教育界和輿論界就上演著一出家庭與學校之間圍繞教育權利由對峙走向融合的歷史。美國的“家庭學校”不同於傳統的家庭教育,它是指適齡兒童少年不在公立或私立學校接受教育,而是在自己的家中接受符合教師條件的父母或專門的教育人員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在家中完成初等教育的學習課程。
家庭學校的產生原因
家庭學校的產生受其歷史發展和社會背景的影響,主要是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1、家長不滿意學校制度化、機械化的教育教學方式,他們認為學校所教的知識陳舊。不能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而且班級授課制的教學形式無視學生的個性,不能夠滿足兒童的個別需要,教學效率低下,再加上各方面調查顯示,美國的教育質量連年下降。這些使得家長對學校的不信任情緒增長,紛紛將孩子領回家中自行教育。
2、宗教問題也是家長將孩子領回家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美國是一個多種宗教信仰並存的國家,一直標榜消除種族歧視,多元文化並存。但是許多公立或私立學校所傳授的知識和價值觀以某些家庭所持有的宗教觀念卻完金相悖。不僅如此,學校還潛在的將這種強勢文化灌輸給兒童,使得許多較為保守的或宗教信仰強烈的家庭難以接受。因此,這些家長寧可讓孩子退居家中。
3、美國學校日益猖獗的校園暴力、低俗文化的泛濫、吸毒、淫亂等惡劣現像對孩子造成身心的危害使家長對學校的安全產生懷疑,認為在家上學可為兒童提供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另外,還有部分家長是因為學校離家遠而選擇在家上學。
4、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湧現出了大批的中產階級家庭,這些家庭有著較好的經濟實力。擁有較多的閒暇時間,父母的文化水平較高,據調查,在美國大約有20%的家長的教育素質超過了學校的老師,再加上目前網際網路的逐漸普及,家長能很容易的從網路上獲得需要的教育資源。這些都為家庭學校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使得家長們認為在家上學和在校上學有同等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於是他們紛紛“撤回”家中。
家庭學校的發展歷程
縱觀家庭學校的發展歷程,是一個逐漸由對峙走向融合的過程。在20世紀50—60年代,人們在享受美國工業化時代帶給人們高效、快捷、大規模培養人才的利益中。逐漸的意識到制度化學校教育在人的培養中的呆板、機械化、模式化的弊端。一些思想激進的人,以伊里奇(Ilich,I)為代表提出了“非制度化學校教育”、“學校消亡”等口號,對學校教育的存在提出了質疑,由此引起了學校與家庭的相互對抗,為爭奪教育權走上了法庭。
學校董事長和主管部門控告家長,認為他們缺乏家庭教育的專業知識,所教的內容和學校的課程不一致,甚至以義務教育法為依據。指控家長逃避履行義務教育的責任,認為孩子回到家中有礙其社會化的發展。還會影響政府履行教育兒童的權利。而家長們反駁,這樣做是父母的權利,並開始質疑政府的權利範圍。由於家長還不能得到政府和公眾的支援,家長們轉入了偷偷摸摸的地下教育,與校方形成了強烈的對峙。
但到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訴訟結果有利於家長一方,學校也逐漸的意識到家長參與教育的重要性,開始支援和理解家庭學校運動,並與家長建立合作關係。經過一段時期的磨合,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各州已相繼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家庭學校的地位和培養人的作用,並制定了相關的法律,組織有關的機構支援家庭學校教育。
此時,家庭以學校的聯絡迅速加強。到90年代中期,家長們還建立起高效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團體,如猶他州組織了州在家上學協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為家長們提供交流的機會,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近幾年來,家庭與學校不斷的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活動,公立學校對在家上學的孩子的開放程度也越來越大。允許在家上學的兒童參加當地學校的課程作為在家上學課程的輔助課程,並允許他們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搭乘公立學校的校車,雙方逐漸走向融合。
家庭學校的發展規模
從家庭學校的數量規模上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並且發展迅速。根據Willicom等學者(1994)的估計,在1970年間約有1萬到 1萬5千多的兒童接受家庭學校教育。 Mark Weston(1996)指出,美國當時接受在家教育的兒童人數範圍在50萬到200萬之間,佔整個美圖學生人數的1%-4%。 [1]另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2001年7月釋出的統計,在1999年春季全美在家接受教育的學齡兒童(幼兒園到12年級,5—17歲)己達到85—97萬左右,佔同類在校生的1.7%。 [2]到2000年。約有150萬美國兒童離開傳統的課堂,選擇在家上學。有研究指出,全美在家上學的人數正在以每年11%的速度逐年的增長。可見,美國的家庭學校發展迅速規模逐漸壯大,已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教育力量。
據美國KTLA電視臺報導,一名17歲的青少女從家中逃脫,致電911欲請加州警方協助「解救」她12名手足,在當地警局介入調查後,竟意外發現一樁父母長期用鎖鏈囚禁兒女的虐童案。河濱郡(Riverside County)警長辦公室表示,女孩被發現時,因為長期營養不良,(17歲)外型看起僅像10歲的年紀,而警局也在第一時間前往其家中帶回其餘12名子女、並將57歲的父親艾倫.特賓(David Allen Turpin)與49歲的母親安娜.特賓(Louise Anna Turpin)拘禁。
警方在宣告中說:「副警長率隊前往佩利斯市(Perris),在屋內找到其餘12人。房間臭氣薰天,幾乎全被父母用鎖鏈關在房內。警方原本以為都是小孩,後來卻驚訝地發現,其中7人不僅是成人,最大年紀更已是29歲的青年。受害者似乎營養不良且骯髒不堪。」美國媒體指出,包含逃脫的女孩在內,其中6名小孩未成年、7人超過18歲,最小年僅2歲。在警方到達家中後,孩子們向警察表示「他們說快餓死了。」
逮捕這對駭人的父母后,加州警方決定對兩人提出,共9項虐待罪名與10項危害兒童罪名;孩子們也分別送往鄰近醫院進行治療照顧。更令人不解的是,艾倫與安娜更成立臉書專頁,對外分享與孩子們和樂融融的團體照片;聽聞孩子們的慘狀,特賓家的鄰居都表示,他們感到心碎且臉上無光,如此長的時間內,居然都沒發現和看出異狀,希望警方能協助這些孩子們恢復健康。
什麼是家庭學校
“家庭學校”或“在家上學”(homeschooling)運動,作為一種提倡自由的教育選擇權運動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自這一運動興起之日起。美國的教育界和輿論界就上演著一出家庭與學校之間圍繞教育權利由對峙走向融合的歷史。美國的“家庭學校”不同於傳統的家庭教育,它是指適齡兒童少年不在公立或私立學校接受教育,而是在自己的家中接受符合教師條件的父母或專門的教育人員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在家中完成初等教育的學習課程。
家庭學校的產生原因
家庭學校的產生受其歷史發展和社會背景的影響,主要是出於以下幾個原因:
1、家長不滿意學校制度化、機械化的教育教學方式,他們認為學校所教的知識陳舊。不能適應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而且班級授課制的教學形式無視學生的個性,不能夠滿足兒童的個別需要,教學效率低下,再加上各方面調查顯示,美國的教育質量連年下降。這些使得家長對學校的不信任情緒增長,紛紛將孩子領回家中自行教育。
2、宗教問題也是家長將孩子領回家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美國是一個多種宗教信仰並存的國家,一直標榜消除種族歧視,多元文化並存。但是許多公立或私立學校所傳授的知識和價值觀以某些家庭所持有的宗教觀念卻完金相悖。不僅如此,學校還潛在的將這種強勢文化灌輸給兒童,使得許多較為保守的或宗教信仰強烈的家庭難以接受。因此,這些家長寧可讓孩子退居家中。
3、美國學校日益猖獗的校園暴力、低俗文化的泛濫、吸毒、淫亂等惡劣現像對孩子造成身心的危害使家長對學校的安全產生懷疑,認為在家上學可為兒童提供安全健康的學習環境。另外,還有部分家長是因為學校離家遠而選擇在家上學。
4、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湧現出了大批的中產階級家庭,這些家庭有著較好的經濟實力。擁有較多的閒暇時間,父母的文化水平較高,據調查,在美國大約有20%的家長的教育素質超過了學校的老師,再加上目前網際網路的逐漸普及,家長能很容易的從網路上獲得需要的教育資源。這些都為家庭學校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使得家長們認為在家上學和在校上學有同等的、甚至是更好的效果。於是他們紛紛“撤回”家中。
家庭學校的發展歷程
縱觀家庭學校的發展歷程,是一個逐漸由對峙走向融合的過程。在20世紀50—60年代,人們在享受美國工業化時代帶給人們高效、快捷、大規模培養人才的利益中。逐漸的意識到制度化學校教育在人的培養中的呆板、機械化、模式化的弊端。一些思想激進的人,以伊里奇(Ilich,I)為代表提出了“非制度化學校教育”、“學校消亡”等口號,對學校教育的存在提出了質疑,由此引起了學校與家庭的相互對抗,為爭奪教育權走上了法庭。
學校董事長和主管部門控告家長,認為他們缺乏家庭教育的專業知識,所教的內容和學校的課程不一致,甚至以義務教育法為依據。指控家長逃避履行義務教育的責任,認為孩子回到家中有礙其社會化的發展。還會影響政府履行教育兒童的權利。而家長們反駁,這樣做是父母的權利,並開始質疑政府的權利範圍。由於家長還不能得到政府和公眾的支援,家長們轉入了偷偷摸摸的地下教育,與校方形成了強烈的對峙。
但到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訴訟結果有利於家長一方,學校也逐漸的意識到家長參與教育的重要性,開始支援和理解家庭學校運動,並與家長建立合作關係。經過一段時期的磨合,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國各州已相繼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了家庭學校的地位和培養人的作用,並制定了相關的法律,組織有關的機構支援家庭學校教育。
此時,家庭以學校的聯絡迅速加強。到90年代中期,家長們還建立起高效率的正式或非正式的交流團體,如猶他州組織了州在家上學協會,每年舉行一次會議,為家長們提供交流的機會,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近幾年來,家庭與學校不斷的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活動,公立學校對在家上學的孩子的開放程度也越來越大。允許在家上學的兒童參加當地學校的課程作為在家上學課程的輔助課程,並允許他們參加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搭乘公立學校的校車,雙方逐漸走向融合。
家庭學校的發展規模
從家庭學校的數量規模上看,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並且發展迅速。根據Willicom等學者(1994)的估計,在1970年間約有1萬到 1萬5千多的兒童接受家庭學校教育。 Mark Weston(1996)指出,美國當時接受在家教育的兒童人數範圍在50萬到200萬之間,佔整個美圖學生人數的1%-4%。 [1]另根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2001年7月釋出的統計,在1999年春季全美在家接受教育的學齡兒童(幼兒園到12年級,5—17歲)己達到85—97萬左右,佔同類在校生的1.7%。 [2]到2000年。約有150萬美國兒童離開傳統的課堂,選擇在家上學。有研究指出,全美在家上學的人數正在以每年11%的速度逐年的增長。可見,美國的家庭學校發展迅速規模逐漸壯大,已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教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