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恆小
-
2 # 詩歌裡蓉兒
古代是有身份證的,完可以證明“我是我”
古代有身份證的!戰國秦國的身份證和現代相比,並不遜色!
商鞅為秦變法發明的“照身帖”,就是一種標註了個人特徵的“全民身份證”。
“照身帖”由官府發放,是一塊打磨光滑細密的竹板,上面刻有持有人的頭像和其他資訊,例如面部某部位有疤,手有六指等明顯特徵。
而所謂“身份證照”,是由畫師作畫,把五官和麵部特徵勾勒出來。
這種身份證應該還是很精細的,不然商鞅逃跑的時立馬被抓回!
建立漢朝後因為人口的增加,這種身份證就已經越來越粗糙,後來乾脆沒了,只有戶籍記錄主要特徵。
因為農耕民族很少流動,那主要是以家族為主要集中居住,也無須證明“我是我”“你是你”
如果有人要出遠門,需要當地衙門開出“路引”
和陌生人接頭見面,一般要帶上故舊的“信函”或“信物〞,這種情況電視電影很多的。
有名氣的人有官職的人,比如唐伯虎、蘇東坡、柳三變等等只需要亮出“手板”(名片)或“印信”就行。
古代還有職業身份證
這種身份證是根據從事職業的不同來制定的
如僧人的身份證叫“戒牒”、“度牒”,憑此牒可到處化緣、籌善款;↓
妓女也掛一種特殊腰牌,它是性交易的合法證明。
沒有這種身份證是沒法營業的!
寧夏馬鴻逵在1936年實施“居民證制度”。
此證用白布製作,長7釐米,寬3釐米,上面寫有姓名、年齡、籍貫、職業、身長、面貌、特徵等資訊,並讓持有人十指手紋印上記錄。
除了用指紋有創意以外,出色程度還不如秦時的身份證!
官員的身份證就高大尚畢竟是上層階級,官員們的身份證,那就相當的高大上了!
官員的身份證隋代就開始使用的,上面刻有姓名和官品,只不過就是個身份證。
到了唐朝,官員佩戴“魚符”。↓
“魚符”外形像是一條小魚,分左右兩片,上面鑿有小孔,以供穿線佩帶。上面刻著官員姓名、任職衙門、官級、俸祿以及出行享受的待遇等。
“魚符”的製作材料並不相同,親王和三品以上的官員的“魚符”,均用黃金鑄制,以顯品位身份之高;
五品以上的官員的“魚符”用白銀製造;
六品以下的“魚符”則為銅質。
五品以上的官員還發放“魚袋”,用來存放“魚符”。
據《新唐書·車服志》記載:“附身魚符者,以名貴賤,應召命。”
“魚符”用來證明官員的身份,以方便應召出入官府衙門。
唐代特別重視官員身份證的,連高句麗、安南這些藩國使者也統統發給不同樣式的身份證(符)。
“符”顧名思義就是兩半,用時必須要對齊。
“蕃國符”以雌雄來分,雄符留在朝廷,雌符交給蕃國來使帶回去,雙方再派使者則以雌雄符相合來證明身份。
想像南宋那樣裝成宋朝朝使者去騙人家南洋國家,在唐朝是不可能的!
到武則天時,曾把“魚符”改為“龜符”,雖然用的時間不長,但是在歷史上留下“釣金龜婿”的美好願望
宋代,“魚符”被廢棄掉,但官員們在上班的時候仍佩帶魚袋。袋裡面寫上他們的官階、供職的衙門等等,使用更為便捷。
到了明代,官員的“身份證”改用“牙牌”。↓
“牙牌”多用象牙、獸骨製成,分為“勳”、“親”、“文”、“武”、“樂”五種。上面刻著持牌人的姓名、籍貫、入仕年份、官階、年俸以及所在稱等比較詳細的身份資訊。
據明代陸容《菽園雜記》載:“凡在內府出入者,無論貴賤皆懸牌,以避嫌疑。”
明代的“牙牌”這樣的“身份證”,已經不再侷限於官吏這個階層了,逐漸開始向社會的中下層發展使用,有點像出入證和工作證。
到了清朝“牙牌”又叫“腰牌”,腰牌子上不僅要寫清楚“姓名”、“年齡”、“單位”、“職業”、“官銜”……還會特別註明身份證的用途,對出入人員要求高的腰牌上會把持有者的面部特徵寫上。↓
清代官員是用帽子上的飾物,就是帽珠,也叫頂子,來區分官員的官銜大小和使用者的身份高低的。帽珠的材料用寶石、珊瑚、水晶、玉石、金屬等製成。
比如,如果是一品大員,可以佩戴個大紅寶石頂子。
如果是一個秀才,則就只能佩戴銅頂了。
當然,一般的老百姓的帽子上沒有頂的,只能用綢緞打一個帽結。
古代官員上任怎麼證明“我是我”一是敕牒,二是告身。
告身就是用來證明上任者身份的證書,為防假冒,由國家的專門機構製作。
奉命辦差的,有“令牌”甚至“聖旨”。
普通外出,只需出示“符牌”和“傳信”。
這些東西都是專門機構製造的,模擬比較難。
所以不管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從出生開始就已經有東西在證明“我是我”,國家的管理其實是從個人大眾人管理走起,所以說要證明“你是你我是我”,那是國家必須要乾的!
回覆列表
說到這話題很美麗,人在世上的存在與認識,最初是以象貌為依據,而後又發明了姓氏和名來分你我他。但在陌生人面前姓名起不多大作用時,一個必要是靠人的善良無謊為誠信度,相互間無欺無詐為依託,而姓與名只是人之符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