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稔明史的人一定都知道一個現象,就是明朝皇帝的姓名特別難念,特別生僻。其實,不僅是明朝皇帝的姓名難念,連明朝皇室諸王乃至宗室的名字都十分生僻難念,而且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明代皇帝與宗室的名字其實都有著一套規律。這套規律就是朱元璋為其子孫定下的五行取名規則與二十代字輩。
所謂的五行取名法,就是取名字時將陰陽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則來取名。五行相生就是指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所以到了明朝皇帝的名字裡就成了父親如果名字中有火,兒子名字就要有土,父親名有字有土,兒子就要有金。
如明仁宗朱高熾名字中帶火字旁,其子明宣宗朱瞻基便要帶土字,以表明五行中的火、土相生。其他還有如宣宗後的英宗、代宗兩兄弟,名字為祁鎮、祁鈺,名字中都有金,表明土生金。英宗、代宗後的憲宗名為朱見深,即意為金生水,其後的孝宗、武宗等皇帝的姓名都依次按照的五行相生原則,直至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帝朱由檢。
朱元璋除了規定了五行相生原則外,還為朱家後代子孫制定了二十代的字輩。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並非只為後代子孫制定了一個二十代字輩,而是分別為諸位兒子的後代定了字輩。如太子朱標一家,朱元璋就給了“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二十個字輩。燕王朱棣,朱元璋則是給“高瞻祁見佑,後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其他還有如秦王、晉王、楚王等所有的兒子,朱元璋都給起了二十代字輩。
因此,明朝皇帝與皇室的起名,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則,再佐以朱元璋為每支定下的字輩而起。同時,正是因為每支字輩的不同,所以也才會出現建文帝朱允炆和同輩的明仁宗朱高熾,名字中都帶有火字旁,可是字輩卻不同的狀況。
明朝的帝位原本是太子朱標一家,皇帝的字輩並該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只是建文帝時燕王朱棣起兵奪了侄兒的帝位,所以明朝皇帝的字輩也才變為了“高瞻祁見佑,後載翊常由”,傳了十代直至明朝滅亡。
參考資料:
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熟稔明史的人一定都知道一個現象,就是明朝皇帝的姓名特別難念,特別生僻。其實,不僅是明朝皇帝的姓名難念,連明朝皇室諸王乃至宗室的名字都十分生僻難念,而且仔細觀察就會發現明代皇帝與宗室的名字其實都有著一套規律。這套規律就是朱元璋為其子孫定下的五行取名規則與二十代字輩。
所謂的五行取名法,就是取名字時將陰陽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則來取名。五行相生就是指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所以到了明朝皇帝的名字裡就成了父親如果名字中有火,兒子名字就要有土,父親名有字有土,兒子就要有金。
如明仁宗朱高熾名字中帶火字旁,其子明宣宗朱瞻基便要帶土字,以表明五行中的火、土相生。其他還有如宣宗後的英宗、代宗兩兄弟,名字為祁鎮、祁鈺,名字中都有金,表明土生金。英宗、代宗後的憲宗名為朱見深,即意為金生水,其後的孝宗、武宗等皇帝的姓名都依次按照的五行相生原則,直至明朝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帝朱由檢。
朱元璋除了規定了五行相生原則外,還為朱家後代子孫制定了二十代的字輩。值得注意的是,朱元璋並非只為後代子孫制定了一個二十代字輩,而是分別為諸位兒子的後代定了字輩。如太子朱標一家,朱元璋就給了“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二十個字輩。燕王朱棣,朱元璋則是給“高瞻祁見佑,後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其他還有如秦王、晉王、楚王等所有的兒子,朱元璋都給起了二十代字輩。
因此,明朝皇帝與皇室的起名,都是按照五行相生的原則,再佐以朱元璋為每支定下的字輩而起。同時,正是因為每支字輩的不同,所以也才會出現建文帝朱允炆和同輩的明仁宗朱高熾,名字中都帶有火字旁,可是字輩卻不同的狀況。
明朝的帝位原本是太子朱標一家,皇帝的字輩並該是“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只是建文帝時燕王朱棣起兵奪了侄兒的帝位,所以明朝皇帝的字輩也才變為了“高瞻祁見佑,後載翊常由”,傳了十代直至明朝滅亡。
參考資料:
張廷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