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圓論壇

    歷史上,“莫須有”罪名是因為岳飛被冤殺而聞名於世的。但並不是秦檜發明的。所謂的“莫須有”就是指無中生有,憑空捏造羅織罪狀。從商周時期開始就有被以“莫須有”罪名殺掉的臣子了。但真正是被以莫須有罪名殺掉的歷史上名人,要從戰國時期被以“莫須有”罪名殺掉的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開始算。

    白起那個時期,秦國就已經非常的強大了。但強大的秦國也需要人才的支撐。秦昭襄王繼位後繼續貫徹商鞅的變法國策,徹底推行軍功爵制,提拔平民出身的人才,白起順應時勢出現在中國歷史的舞臺上。白起的成名之戰是在秦國出兵東進攻打韓,魏二國的伊闕之戰。這是白起首次擔綱主將之職。白起此一戰滅掉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俘虜魏將公孫喜,又渡黃河攻取南韓安邑以東到乾河的土地。因此白起一戰成名。

    之後白起接連擊敗魏國,楚國,趙國,南韓攻城略地無數,斬殺敵軍上百萬人之巨。要知道整個戰國時期死傷也不過兩百萬左右,而白起一人就幹掉了上百萬人。可見白起有多麼兇狠。當時人評價白起,功勞不下週公、召公、呂望等人。後來白起和秦國丞相范雎產生了矛盾,范雎也開始記恨白起,所以在白起生病之際還建議秦昭襄王強命白起出徵,在到達杜郵的時候白起停軍不前,范雎又蠱惑秦昭襄王說白起有不臣之心,所以秦昭襄王大怒下令賜死白起。白起死後秦華人懷念白起,認為白起死非其罪,所以都很憐惜他,當時鄉邑地方都有建祠祭祀。可見白起才是歷史上“莫須有”死的第一人。

    再有西漢景帝時期的周亞夫。周亞夫是漢文帝和漢景帝兩朝元老。以善於治軍領兵,直言持證著稱。雖然周亞夫此人狂妄異常。但不得不說,周亞夫的軍事能力還是很強的。而且他本人雖然狂傲,但對於朝廷還是比較忠心的。漢景帝時期削藩導致七國之亂,周亞夫受命三個月平定了叛亂。但後來因為周亞夫參與到了立儲之中被漢景帝所厭惡。最終以叛亂為名冤屈而死。

    以上兩人都是屬於“莫須有”罪名而死的臣子。真正讓“莫須有”這三個字發揚光大的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宋史·岳飛傳》記載“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莫須有這三個字雖然不是秦檜發明的。但是正式命名“莫須有”這三個字的卻是秦檜。

  • 2 # 陳耕牧

    莫須有,就是“不須有”的意思,是說君要臣死,不得不死,不須有罪名。秦丞相誠實,一針見血,沒有講假話,沒想到世人聽不得真話,變成整他夫妻兩人的罪名。

  • 3 # 草民阿聯

    岳飛的死更多是自己造成的,耍搗黃龍迎貳帝!真讓他辦成了天下不亂?加上當朝皇帝這一下成了三個了怎麼能行,所以皇帝起了殺心借秦檜手執行,就算秦檜不幹也會找王二張三等來幹,岳飛真正是死於皇帝手中,說秦檜是奸細理由不太嚴謹充分,因他只害了皇帝想讓他害的人其它抗金主將他都沒害,再說他當是己是丞相了只比皇帝小比別人官都大要投了金國也不可能封更大的官了,他也沒有親人被金扣押要挾他,只能說他與岳飛政治主張不和一個主戰一個主和而皇帝又對這個主戰的心起殺機讓他來執行為了官帽和平日兩人矛盾他照辦了,因他害的是抵抗外敵的將軍害他等於幫外敵的忙所以才會說他是金國奸細的!個人看法要是不認同請別拍磚。

  • 4 # 歷史小知

    對的,是秦檜發明的。

    “莫須有”這個罪名出自秦檜回答韓世忠詰問岳飛有什麼罪時的回答,其含義,有多種解釋。但流傳最廣的解釋是“可能有”。其實這不算是罪名更多的是一種態度。當時秦檜等人給岳飛定的罪名是謀反這個十惡不赦的大罪。

    岳飛北伐中原,一路連戰連捷,卻被宋高宗趙構十二道金牌令召回,並被殺害。

    原因一是趙構的穩坐皇位的私心,岳飛一心想北定中原迎回二聖的,卻沒顧忌到迎回二聖之後趙構所面臨的皇位不穩的政治風險。

    其次加上一個有能力千里攜著一家老穿越千里金國國土迴歸,卻極力主和的能臣秦檜極力慫恿攛掇和前臺操作。

    當金國提出殺岳飛方可議和的條件後。

    岳飛這個不懂揣摩聖心的大將就成了趙構隨時可以遺棄或者說是很樂意犧牲掉的棋子。

    殺掉一員功勳卓著且深受人們愛戴的抗金將領,不要說他沒有犯罪,即使岳飛真的犯了罪,如果不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在當時的情況下最多不過是戴罪立功。

    因此要殺死岳飛只有謀反這種不可免的重罪才可以,並且只有把這個罪名落實,把岳飛的聲譽搞臭,搞爛,才能減少天下人的反對的阻力,才能讓趙構坐穩皇位。

    說秦檜是能臣,但在這件事上顯然,做的不夠好。都已經把岳飛以謀反罪抓起來了,羅織岳飛謀反的證據卻等了兩個月才編造好。

    也因此會出現,當岳飛被抓時,同是南宋中興四將的韓世忠,上門詰問秦檜是否有岳飛謀反罪證的時候,才會爆出這個千古“名句”:莫須有,事證可能有。

    這段歷史記載在《宋史●岳飛傳》和《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等眾多信史之中,其可信度極高。

    《宋史●岳飛傳》:“獄之將上,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時洪皓在金國中,蠟書馳奏,以為金人所畏服者惟飛。”《建炎以來系年要錄》:“韓世忠不能平,以問秦檜,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怫然曰:‘相公!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乎!’”

    至於為什麼我們會把他當做是岳飛的罪名,原因在於歷史中秦檜及其黨羽給定的是謀反罪,即使他們花了兩個月努力收集編造岳飛造反的證據根本站不住腳,卻任然將岳飛以謀反罪殺了。

    可以說“莫須有”比“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更勝一籌。趙構和秦檜等人在當時是何等的迫不及待,對外卑躬屈膝的投降派在內鬥之時,整自己人的時候是何等猖狂至極,連欲加之罪編都懶得編好。

    “莫須有”也因此成了這場政治鬧劇中最準確的概括,也成了這場悲劇的代名詞。

  • 5 # 雙千童叟對不起朋友們

    這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法律稱謂,古人有欲加之罪,何患無詞,但到了南宋的岳飛則被奸賊秦檜蒙上“莫須有”三字,這是秦檜獨創,意思“或許有,大概有,也許有”。因為無罪冠上這樣無證無據的大概有,是絕對對法律的踐踏。屬於秦檜獨創。

  • 6 # 廣州科羅人力

    莫須有一詞是秦檜發明的,史上記大理寺卿也就是最高法院審判長週三畏在審閱完岳飛所謂謀反的各項證詞後,明確質問秦檜,以這些證據根本證實不了謀反一說,到底岳飛有無謀反之意?秦檜在法律專家面前無以答辯,情急之下,以莫須有也就是忽許有也許沒有,就按有來斷,週三畏表示難以服從時,秦檜才搬出"此乃上意“!壓他,到底是不是皇帝意思?別人不知道,但週三畏怒而掛冠,不當這個官兒了!如此冤判大將,誰還來守趙家江山?

    莫須有一詞,千古留名,跟君叫臣死,風馬牛不相及,岳飛不是趙構要判的!參看其它帝王殺大將事件對比一下,朱元璋殺功臣一誅連就是幾萬人,殺到組織部門無官可用,要從進士們中現找!崇楨殺兵部尚書銜三十七人,怎麼歷史上無人說冤?

  • 7 # 鐘山情懷

    莫須有的故事,顯然是弱智的人編造的謊言。只有弱智的人才會這樣編,只有弱智的人才會信。不管怎樣,秦檜是一個真材實料的狀元郎,是一個儒生,他能蠢到說這樣的話?據可靠資料,莫須有是韓世忠兒子編造的。原來趙構殺岳飛,韓世忠不知出於什麼原因,表達了讚美之詞,並刻在了死後的墓碑上。後來岳飛平反了,韓世忠兒子見墓碑內容已經不適時宜,就重塑了一個墓碑,在碑上留下了莫須有的故事。具體可以查2018年中外專家在杭州研討會上的結論。這裡不再敘述。

  • 8 # 峰峰說史

    秦檜對歷史的一個"貢獻",是秉承皇帝的意見,發明了"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

    宋高宗想殺岳飛就令秦檜羅織罪名,秦檜說岳飛謀反,宋高宗將岳飛逮捕下獄,韓世忠怒問秦檜,說岳飛謀反可有證據?秦檜卻說:岳飛謀反莫須有(或許有)吧,韓世忠大怒說莫須有何以服天下?就這樣岳飛被莫須有(或許有)三個字殺於杭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梅西和馬拉多納誰的國家隊表現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