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縱橫視覺ZoneFoto

    作為都參加過的人談談自己的感受吧。可能觀點有些偏激,不具有廣泛代表性,諸君僅做參考。

    我曾受教於西南地區高校中最好的攝影系,大學時候教的最多還是一些較為基礎的理論和拍攝方法。

    中國的高校對於商業攝影的教學比重非常高,更多的是把攝影當做一種需要熟練掌握的謀生技能來傳授,而非是一種藝術創作的工具或者載體;相比這一點而言,大師班更多的則是教授一種獨特的看待世界,事物的角度和態度,而非是涉及實際操作的實踐性指導。作為我個人的經驗而言,參加大師班需要充分做好準備工作,把以往自己的作品做一個有機的整合從而在見到老師的時候可以做出一個簡短高效的彙報,更好地與大師進行交流和溝通;然後再在大師的指導下完成專案的拍攝(通常會有一個短期的專案作為課題),在此期間你可以提出你的不解或者瓶頸,和大師探討,從而提高自身。個人覺得,這才是大師班正確的開啟方式。

  • 2 # 每圖

    大學攝影專業課程和一般的攝影師開班課程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以下從不同角度和具體開課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下。

    一、時間上的區別

    一般的大學攝影本科為四年制,一年級開設大學公共課較多,也會開始攝影基礎課程,主要專業內容為大二與大三,大四下半年多為實習,因此大學攝影專業課程基本需要三年完成。而一般的攝影師開班的最多一年,多數為2-3個月的培訓,甚至還有很短的。二、內容上的區別

    大學攝影專業課程幾乎涵蓋了所有和攝影相關的門類,一般都會有攝影基礎理論,包括照相機使用,攝影用光、攝影構圖、曝光控制、攝影史,黑白古典工藝等。其次會有攝影分類專題,包括新聞報道攝影、商業攝影、人像攝影,風光攝影、觀念攝影、圖片編輯、影視製作基礎等。還會有很多藝術公共課,例如藝術概論、傳播學、視覺人類學、文學等。再加上大學必修的思政課,外語等40-50多門課程。而攝影師開班多為實踐技術類,針對某一個專題,比如人像拍攝,或者風光風景拍攝,後期製作等。相對注重為實戰技巧和快速提升。大學攝影專業學習是一個綜合視覺素養和創造力的培養,而開班則是為了快速實用。當然今天的大學專業課程也更多的注重實踐。三、內涵上的區別

    按照從技術學習上,大學攝影教育和攝影師開班性質是一樣的,都是提升專業技能水平,獲取就業能力。但作為學歷教育和短訓班還是有些很大的內涵區別,否則也就沒有必要經歷大學教育幾年來學習攝影。很多學生透過大學學習繼續考取攝影碩士、博士完成在攝影領域更高的研究層次提升。同時大學課程教育不僅僅是一個人技能學習,更多是完成攝影專業人才的培養,塑造專業領域中更具創造能力的人。而攝影師開班更具明確行,針對服務行業做更高質量提升。兩者在培養人的層次上是有不同的。綜合以上幾點,大學攝影教育和攝影師開班還是有些很多本質上的區別。當然也有很多人現在質疑高校的專業教育水準,這裡不得不說,的確有一些院校無論在師資、教學條件、教學水準可能有一些不足,但不代表全部。還有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上與參加社會開班培訓的狀態也確有差別。但事物都不是絕對,畢竟國內還是有著一大批優秀的專業院校。近20年專業領域的從業者也是大量出自攝影院校培養的學生,在攝影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3 # 濟南攝影師麥兜

    大學攝影課程。通常只是教書本上的內容。老師也都是提前備課,按部就班的照書上的內容所講一遍。在大學裡學攝影基本上是從零開始到教給你實踐。大學裡攝影基本上就是理論多一些。攝影師開始的課堂不一樣,專業的攝影師開設課堂,一般都是直奔主題,直接就要給你用什麼樣的手法去進行拍攝,實踐中就教給你用什麼引數去拍攝。

    作為體育攝影師,有些專業性的知識還是不知道,因為畢竟我不是攝影專業,攝影只是一個愛好,從最初的興趣愛好慢慢培養的,完全是自學,不過現在感覺還是需要進一步的發展,靠自己是不太有很大的進步,因為畢竟能力有限。

    所以我在網上購買了光線攝影學院,楊品楊總出的書籍,攝影的訣竅 目的就是好好的學習一下,從頭開始學。攝影的訣竅是一本不錯的書籍,裡面介紹內容通俗易懂,是當下流行的拍攝手法和基本的操作作用介紹齊全。

    總之大學攝影感覺真的是不如攝影師開設的講課實際專業。大學太系統了。雖然會有實踐,但是大學裡面的還是缺少了在社會中的那一絲絲的氣氛。攝影師教不好傳出去也是很丟人的,所以攝影師教學也是很用心的,大學裡面你愛學不學,老師也是沒辦法的。

  • 4 # 1755523573

    區別很明顯,大學攝影課程教的是攝影,是教學生們從事攝影這個職業,教他們用攝影去掙錢。

    攝影師開班教的也是,但教的是讓別人怎麼拍照,怎麼培養攝影這個愛好,是自己掙錢!

    由此可以看出,大學攝影課程是系統的、全面的教授攝影,從理論到實踐,從專業到商業面面俱到;而攝影師的課程往往是技法速成,教你一些簡單的攝影技巧,讓你能拍出好看的照片就好了。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這兩者課程的具體區別,先自爆一下家門:

    本人男,18歲,小鮮肉鮮肉鮮鮮肉......hhhhhh....

    不扯淡了,本人男,在讀小碩一枚,專業網路安全,業餘愛好攝影,師從網易雲課堂金牌攝影講師:曾蘭老師(大美女一枚)。

    下面我們先看一下曾老師的手機攝影課程培養計劃(如何用最簡單的工具拍出好看的照片):

    手機器材分析(優劣、配件等)手機攝影基本功(測光、對焦、HDR、曝光補償、全景...)構圖技巧——十講用光技巧——三講色彩(色溫、飽和度、白平衡、黑白....)主題拍攝(風光、人文、微距)簡單後期(常用APP、裁剪構圖)

    .........

    (獨行俠)

    (bei佩)

    (物是人非)

    (見福)

    是不是很好看,他們都是熱愛生活嚮往美好的同學,他們學習攝影也是為了更好的記錄身邊的美好,僅此而已。

    但是大學攝影學院的對學生的培養遠不止於此,他們培養出來的學生要以攝影謀生,所以要求更高,涉獵更廣,下面的課程來自紐約視覺藝術學院(SVA)攝影專業本科生的培養計劃:

    大一:《攝影史》、《攝影工作坊》、《作業攝影》、《數字影像入門》、《寫作與文學》....大二:《工作室攝影》、《攝影評論》、《當代攝影史》、《中級數碼攝影》....大三:《高階數碼攝影》、《攝影研討會》、《當代攝影》....大四:《攝影論文》....

    這是人家本科生的作品:

    他們的課程中對於攝影的培養不止於簡單的技術,目的也不是拍出好看照片那麼簡單。

    他們需要學習攝影史,瞭解攝影的前世今生;需要學習攝影批判、攝影審美、攝影研討等來增強自己的專業攝影見識;更需要學習工作室攝影,掌握專業的商業攝影技法。

    他們學生的畢業作品也往往都要求要有自己的風格,有創意。

    我自己雖然是個半吊子,但我對攝影非常感興趣,也不想止於簡單的拍好照片。

    所以平時也會按他們的培養計劃看看攝影史,讀一些攝影批判學的書籍。

    我覺得這真的讓我收益匪淺,透過學習攝影史我知道了我們歷史上第一張照片光曝光就花了8小時,我認識了我最喜歡的攝影師馬克呂布、佈列松,知道了如何評價一張作品的好壞等等。

    對於廣大的攝影愛好者,我分享一個小技巧:當你覺得自己的技術達到瓶頸時,停下你的快門,去讀一些專業攝影書籍,比如《攝影史》、《攝影美學》、《攝影批判學》這些,可能會枯燥一點,但你會在某個瞬間恍然大悟,順其自然的走上新的臺階,開啟攝影領域的另一片世界。

  • 5 # 射手座的老王

    算是都有體驗吧,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我大學專業新聞傳播,也有專業攝影課,新聞攝影。大部分內容是理論,而且是針對新聞攝影方面的,作業還是用膠捲拍的,要說最後學到什麼,見識了暗房沖印,光圈快門數值背得比誰都快。可最終畢業後真正從事新聞行業的同學也不多,更別說搞攝影的人了。

    我還認識一個小朋友,正宗大學攝影專業畢業。跟我說過,第一學期學的課程都是藝術理論、美學理論。認識認識大師,瞭解一下學派,先把你審美的路子搞一搞,塑造觀念。拍攝實踐也會有很多實驗性的內容,確實覺得他們有想法。

    總而言之,大學課程偏向於理論,和現實還是會有點脫離,但確實能打下一點基礎。

    後來我也參加過社會上各類攝影培訓。攝影培訓的目的性很強,而且強調速成。目前大部分培訓班針對零基礎攝影愛好者,大家的心態也是速成,最想了解的是買什麼相機好,相機怎麼用,照片怎麼拍好看。那麼培訓的主旨就是教你怎麼用相機,怎麼拍出朋友圈大把點讚的照片。至於美學理論什麼的,幾乎不會提,最多也就是告訴你常用構圖,自己去套路總能拍出不錯的照片。

    還有一些針對性比較強的攝影培訓,比如婚禮攝影,美食攝影,人像攝影。這樣的課程相對攝影愛好者培訓肯定層次更高些。參加培訓的人有自己拍攝的方向,想要從業或者提高,有一定攝影基礎。培訓者雖然未必科班出身,但在這個領域裡已經有名氣,有經驗,將自己的經驗總結出精華,也有些速成的味道。

    理論和實踐,長期和速成,應該就是這兩者的區別。沒有說哪個好哪個不好,畢竟讀攝影專業的人少,不是科班出身的好攝影師也很多。

  • 6 # 攝影師林冬慧Kerry

    大學裡的,時間足夠,可以慢慢培養審美,但是還是要靠自學成才,也需要自己主動不斷更新現在的潮流攝影方式。

    找外面的攝影師,好的老師本身技術不錯,還自帶圈子人脈,差的老師就沒有從學習的必要。也是速成班。審美這事情老師就教不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巔峰期的科比能否替代喬丹帶領98年的公牛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