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九算老幾

    我倒覺得應試本來就是一種創新能力啊,把題目做出來,不就是一種創新嗎?現在很多人(包括博取流量的)都在抨擊應試教育,我只想輕輕問一句,中考要應試,高考要應試,進入大學每學期都要考試(不及格會掛科,嚴重的會被退學),就是大學畢業出來考教師、考政府事業編、考公務員還要應試,在這種大環境下,應試教育有錯嗎?作為家長,誰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得好呢?應試其實也是一種生存的能力,只要不變成一個只懂得考試的呆子就OK了。

    會考試又能考好,你才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任何不重視智力教育的素質教育,都是扯蛋。

  • 2 # 秦時明月NA

    沒有創新的教育,和一百多年前八股文教育沒有什麼不同,顯然是退步。

    事實上,對一個國家來說,沒有創新就沒有未來。

  • 3 # 蒜遼

    沒有創新能力的應試教育,至少肯定是沒有進步的。我不反對中國的應試教育,但我覺得可以再把應試教育創新一下,不單單是從學習成績去下功夫,可以多培養學生的習慣和素質,再者就是教師自身的教學方法創新,學校招聘老師也多看看老師的創新性。

    為什麼我不反對應試教育呢。我覺得產生創新的基礎,它其實是一個材料的積累,能量的儲備和用腦素質的問題。學生只有具備了各方面知識的積累、能量的儲備和靈活用腦、開放思維這些因素,才能產生創新,這才是產生創新的基礎和根基。牛頓的專業是物理研究,這個專業知識就是產生創新的基礎。如果換成別人,連引力都不知道,更不可能和牛頓一樣,蘋果砸在頭上就會聯想到引力了。

    其實這麼多年了,中國現在也不缺人才,有的是高階技術人才。實在缺乏創新的話,我覺得可能是這個大環境,或者是資源和材料的缺乏。

  • 4 # 建造師備考小組組長

    怎麼說呢?應試教育其實只是一種教育手段,但是,背後的問題是投機心態。

    曾經廣東高考計分方式是標準分,這樣,偏科的學生有進學和進好學校的可能。但和全國統一後,偏科的學生和平均水平拉不開差距。

    應試教育培養的是勤奮聽話、死記硬背的好學生。

    左腦和右腦的區別,創造力強的人語言能力可能不好。

    10000個不能進入市場的實用新型發明不如1個有真正可能實現產品化的創造發明。

    我們盡力避免應試教育常規化是為了避免單一的人才選拔制度導致的人才單一化同質化,同質化太嚴重,這個國家沒希望。

    同質化是最糟糕的事情,反同質化是我們必須考慮的。

    但應試教育可以有,而不能成為主流。

  • 5 # 文忠信

    各地教育發展程度差別較大,不可一概而論。

    北京、上海等地的素質教育已初見成效,最發達城市的教育水平在不斷提升,學生有機會培養一定的創新能力。

    在升學率低,競爭激烈地區,從小學到高中,天天刷題,難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這些地方的教育,也許不能說有多大退步,但是也確實看不到進步。

    深層次的矛盾是,如果大幅改革現行中高考制度,難以保證公平錄取,可能會引發大面積抱怨。如果現行中高考制度不變,大多數地區就得繼續強化應試教育,只有極少數大城市在國家特殊的政策照顧下,競爭不是特別殘酷,在日常教育中有機會最佳化教學內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奧密克戎專攻免疫強者,這一發現有何意義,我們又該怎麼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