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直爽肉肉
-
2 # 血染戰旗紅
製造業轉移是客觀規律,因為資本是逐利的。比方說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唐等發達省份,生產成本、稅收、人力成本太高了,企業沒有利潤,於是他們就向中西部欠發達省份或者東南亞等國轉移。
那製造業轉移了可怕不可怕呢?這就要看你懂不懂得規劃了。如果你沒留有後手,製造業轉移了,你伴隨而來的就是經濟倒退、失業,跟著有可能就是騷亂,黑惡勢力橫行。這方面你可以看一下南非、巴西等國。
但如果你懂得規劃,留有後手,那就不可怕。比方說低端製造業轉移了,但我把高階製造業和研發單位留下來了,到時候我靠生產高階高附加值產品,靠科學研究都能賺個盆7滿缽滿。比方說大名鼎鼎的蘋果公司,是美國企業,總部在美國,他的手機都是在中國製造的,但研發設計部門在美國,可是他拿的利潤是最高的。我們幫他造手機,就掙點辛苦錢。
另外,製造業轉移了,你也可以開發其他產業,比方說服務業,旅遊業、金融業、農業等等。人家說美國製造業已經空心化了,大量的生產工廠都轉移了,像蘋果公司,產品在中國生產;波音公司,美國只保留了發動機、飛控系統、航電系統等核心部分,其他的子系統都外包給外國公司生產了,例如它的機翼和機體就是咱們中國製造的。通用、福特、克萊斯勒等三大汽車公司,本國製造的非常少,絕大多數車型都是在外國製造,但它們的研發單位被保留了下來,核心技術被保留了下來,所以他們還是賺得盆滿缽滿的。你看看人家美國,你笑人家制造業空心化,可人家卻又有谷歌、微軟、高通、特斯拉、思科等高技術產業,人家把高階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線都保留了下來,至於中低端的產業,人家都轉移到外國去了,人家美華人就是玩技術研發,玩金融業,玩服務業、玩農業等等,依舊是世界第一。
所以,製造業轉移不可怕,可怕的是領導者沒留有後手,不懂得未雨綢繆。像南非、巴西,製造業一走就走了,資本、研發單位什麼的都帶走了,領導者又不懂得開發其他產業,結果就從金磚變成泥磚了。
-
3 # 異次元看客
國際資本,尤其是美國資本,才是決定產業走向的最終決定力量!如果你離開這個前提,你所有的結論都會南轅北轍。而美國資本又是服務於美國政治的,所以我們就可以看出,所謂的中國製造業轉移,其根本就是美國政治人為推動美國資本撤離中國,迫使中國脫離美國控制的世界市場。中國的產能沒有世界市場,就好比華為只能在國內銷售一樣,對於中國製造業是毀滅性的。
-
4 # 梧桐樹
最好的實際措施,取消城管行業,節省政府開支,讓老百姓自由有序的進行商業活動。停止國進民退,停止增值稅,讓市場自由公平競爭。取消所有限制房地產政策,財政積極收購滯銷房爛尾樓用於公租房,停止興建政府性福利性房屋,縮減高鐵地鐵高速公路建設。資金用於國家高科技實體領域,發展做大科研工廠一體化。
-
5 # 賈銘鋕
其實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提高關稅,阻止外國廉價產品進入,低階產業就會留在中國。前提是我們放棄出口以及人民幣國際化。中國不應該追求出口賺錢做世界工廠給世界提供廉價勞動力,那樣人民的獲得感太低,而且溫飽就是盡頭。做世界市場更好,像美國一樣,提高工資收入,降低財產收入。美國早在60年代的生活水平已經很高了,而且當時全球化還沒開始,美國1970年才開始貿易逆差,正因為逆差過大,才導致美國選擇全球化來降低進口價格,才有了石油美元
-
6 # 湘村生何
製造業轉移很可怕,特別是像我們國家有十四億人口,如果製造業轉移了,而高階產業卻沒有發展起來,那就沒有了新的增長點,國民生產總值,個人的收入通通都會停滯不前,至少會讓我們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去,並且隨著失業率的不斷上升,社會上的大批無業人員成了社會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最壞的結果,就是會發生社會動盪。
製造業,就如一座樓房的基礎一樣,它是穩固一個國家工業基礎的命脈,它是一個國家穩定的基礎,像我們這樣一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大國,如果沒有製造業,那麼很多的工業品都得進口,也就被別的國家卡住了喉嚨,人家想怎麼制裁你,想怎麼收割你都毫不費勁。就如同現在的晶片一樣,我們被漂亮國卡得好慘,這還是我們有中低端晶片的條件下,如果完全沒有,想想看,結果是怎樣的,簡直不敢想象。
現在不少的人在說,低端製造業轉移不可怕,但是你要想想,我們有十四億人口呀,有二三億低端的勞動力,如果他們不工作,吃什麼,用什麼,可想而知後果是多麼的可怕。因此,我們在發展高階產業的同時,還是需要保持一定的低端產業。不為別的,只為保住就業,保證社會的安定。
所以來講,對待一些事情,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要有深謀遠慮的戰略思維,還要有一個更深一步的規劃和佈局。
總之,製造業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根本,千萬不能丟,不管是高階製造業還是低端製造業,都得要有一定的保有量,不要整天喊著將低端製造業趕走,說不定最原始的東西,被人淘汰的東西,可能在特定的時候,特定的場合,作用最大。
-
7 # 燚眼金精
你不是製造業的,製造業一部分轉移東南亞。促使製造業轉東南亞原因,是歐美對中中中國產品增加關稅。東南亞的人工,價效比比不上中國,中國有完整產業鏈和市場。但缺點廠租,稅收太貴。製造業的強弱,在於高科技創新和產品的創新。高科技創新是國家級別的創新,人工智慧,高階材料,核聚變,量子計算機等。產品創新是個人,在某個行業多年,對產品進行創新,使其成為行業標準。從長遠看,製造業末來拼的是高階智力。
-
8 # 財富取經路
製造業轉移是大勢所趨,留給我們的機會也就10-20年時間。有遠見的文章,持續已久的疫情,勢必加速這種走勢,加快這種程序。好擔心呀!大勢是這樣我們能做的就是讓這天晚點來,水往低處流,誰也無法阻止這個基本規律。
勞動密集型產業,本來就是漂來漂去的,哪裡的綜合成本低,就漂到哪裡。轉移是一定的,關鍵是高階沒成長起來,低端產業開始轉移,大陸需要得加快產業升級,佔領上游市場,不斷有產業鏈崛起才行。
高階製造業未來影響的一定是普通人,都發展自動化人工智慧無人工廠了,都機器人全自動化,不需要普通工人了。 所以勞動密集型轉移,普通人就更沒機會了。做老闆沒機會,做工人也沒機會,未來只能做個人了。
-
9 # 易新小哥
最近幾年很多製造業轉向了東南亞和印度等國家,特別是3月份開始東南亞和印度放開了疫情防控,全面復工復產,最近一個月類似越南和印度出口同比大幅度增長,而中國的沿海工廠訂單明顯下滑
很多出口工廠都不招工了,也很少加班了
最近東莞的紙箱廠也說訂單減少了30%,紙板廠也部分生產線停工了
人民幣匯率最近兩週也出現了大幅度貶值
預計二季度大陸出口會出現明顯下滑
如果這個局面不能扭轉有可能會使得產業空心化,從而進入中等收入陷阱
就是高科技產業和服務業還沒有發展起來但是製造業卻萎靡了,而且現在房地產也進入下降通道,屆時找工作也更難了
-
10 # 猛禽950
可怕不可怕,說不好,但要明白一件事,
製造業,就如一座樓房的基礎一樣,
它是穩固一個國家工業基礎的命脈,
製造業轉移它可怕不可怕,看看現在的美國就知道了,
美國是老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其工業基礎和製造能力,想方年,那是無以倫比的,
隨著科技進步,它感覺製造業受累賺錢少,
而一個趾甲大小的晶片,成本低利潤大,無汙染,
在它利用高科技產品賺錢的同時,回過頭來一看,
很多它以前拿手的製造業產品,它自己做不了了,
從這個例子就可分析出,
製造業就如農村,農民,糧食,
它賺不賺錢,咱放一邊,它是保命的,它是一個國家安定的基礎,
因此來講,
對待一些事情,要有高瞻遠矚的眼光,要有深謀遠慮的戰略思維,還要有一個更深一步的規劃和佈局,
最後要說的是,
也許最原始的東西,被人淘汰的東西,可能在特定的時候,特定的場合,作用最大。
回覆列表
低端製造適當轉移出去也未嘗不可,重要的是不斷衝擊高階製造,賺取更多利潤,佔領西方國家長期霸佔的高淨值產品空間,這樣我們的日子才能更好過一些,而且現在很多所謂轉移出去的製造企業其實只是把最後一道總裝線轉移出去,其實就是為了掛一個某國製造的名號,這樣能避開制裁的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