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吾心朝天
-
2 # 有德司契
漢唐初期的文景之治與貞觀之治,中國古代這二次最輝煌的盛世,不就是在老子《道德經》無為而治的政治主張下獲取的嗎?
其實老子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深刻地認識到了“道”,就是天下萬物之所以能產生、生存與發展的總根源、總規律與總規則。正因此,人類社會只要以“道”為模式與民立契治天下,而不狂妄自大地瞎折騰,就能夠“道者同於道”地促使社會自正自化得向前發展與進步。這就是其“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及“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與“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以及“我無為而民自化”等等的政治理念。
總之,老子學說,早在二千多年前就已經前無古人的為人類社會建立起了其以“道”為核心、為宇宙觀、為模式的哲學體系與政治體系了。而封建專制者們為了其獨裁的利益,必然會走向“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禍國殃民的道路。
-
3 # 空觀12345
是以打天下易守天下難!打天下的都是開國君,守天下的都是世襲子,打天下的拔開烏雲見青天,守天下的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往往打天下的開國皇帝都效法老子思想,平衡思維天下大勢,而守天下的卻效法孔子思想,講秩序尊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天地君親師秩序謹然世襲效猶!成為鐵律傳統,很難靈活變通!到了死衚衕末期,氣勢衰敗就是改朝換代的交接點!看著下一代開國君顯威風的時候,就這樣讓中國的封建王朝不斷延續了兩千多年直至清朝末期氣數已盡!
-
4 # 白玉子
這也是《道德經》,“聖人為王”理念的由來。是以,封建王朝家天下統治者,寧願封孔子為聖人,而不肯將孔子三次拜訪欲求道的→“老子天下第一”的道祖老子→封為聖人。因為孔子學說的理念→是以維護封建王朝家天下的長久統治服務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分賢愚好壞,必須按部就班而來。帝王家也是規定了傳長不傳幼。是以造成了宮庭內鬥不斷!自己家都治理不好,怎麼能治理好一個國家呢?雖然強制執天下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道。然而,朝庭自家都無人遵從。只不過是忽悠百姓遵從,不造反就萬事大計而已!
其實,歷朝歷代的開國帝王,都是無視“三綱五常”的說教,以聖(勝)者為王的大無畏精神而取天下的。而這些英雄豪傑都是不滿於封建朝庭的腐敗統治,在朝庭不道的統治,弄的民不聊生,天下大亂,百姓無法生存的情況下揭杆而起的!取而代之,聖者為王,亦系道之道者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多行不義必自斃!官逼民反,亦是道之所在。背道而馳所必然也!
是以,開國皇帝大都比較英明,都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都會為天下人的福祉而著想,發展經濟,處以公心,平定社會,實現治國平天下的開明盛世。也就是說,都是以道治國的。
當然,大都只是懂得了一些“道”之理,而沒有達到真正“聞道”的層次。“得道”,就更談不上了。所以,實現天下大治後,還是想著傳位於自己的子孫,而捨不得傳位於比自己賢能的人!且唯恐其能力太大,取自家天下而代之,多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除之而後快。然後,為使得自家天下能長久,便又搬出孔聖人的名頭來,讓後代恢復“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道。以禁錮人們的思想。
-
5 # 知常容
凡以道治天下的皆成就強大
秦朝以苛法治天下,結果不到二十年就亡了天下。劉邦擊敗項羽之後建立西漢,漢承秦制,所以延續了大量的秦法,不過劉邦因為身邊有很多黃老之人,像張良、陳平皆是,所以他們統治百姓的法是延續秦法,但做法卻是以道治天下,也就是少折騰,給老百姓休養生息。
這個國策一直延續到漢景帝之時,當時整個西漢從原來的一窮二白最後變成十分富足,這一點在《史記》中有描述,大家一起來看一看這個盛況吧。
漢興七十餘年之間,國家無事,非遇水旱之災,民則人給家足,……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
漢武帝時期重用法家人物,對外征伐,最後老百姓從富轉貧,差一點西漢的財政都崩潰了。有歷史人物將其與秦始皇的嚴酷相比,不過最後漢武帝醒悟,重新開始休養生息,到了漢宣帝時,漢朝的百姓生活又一次富足。
唐朝也差不多類似的情況,唐朝有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漢朝有文景之治,孝宣之治。唐朝因為自己姓李,就找到老子,認老子為祖宗,拉抬自己的身家。
因為認老子為祖宗,自然會宣傳道家的人物,道家理念,治國方面也是如此。
道家治世有什麼特點?道家治世的最大特點是寬仁,也就是皇帝不將自己將高高在上的皇帝,他們會認錯,懂得知錯就改,同時也會向臣子道歉。
比如漢文帝因為自己的兒子也就是未來的漢景帝走了司馬門向當時管司馬門的張釋之道歉,說他們做得好。唐太宗更不用說了,魏徵經常折騰他,他也會認錯。唐玄宗也差不多。
漢唐在鼎盛時期的經濟活力就不用說了,地球人都知道。
事實上宋代也差不多類似這樣的情況,只是宋代在外交和對外上有些不足,經常受到他國欺負,但是內部經濟活力是相當不錯的。宋代皇帝對大臣也不是很嚴苛。
所以用道家的方式治理天下成功的案例是很多的。
相反以儒或者以法治天下,往往將皇帝放到不會犯錯的位置上去,皇帝沒有錯,錯的是大臣和老百姓,大概是這樣的邏輯。所以以儒法治天下,老百姓往往生活艱苦一些。
-
6 # 風如鐵
《道德經》是哲學經典,並不是治國經典。
是揭示世界真相的學說,不是權謀與計算,與治國理政沒有任何關係。如果真的有一些關係,也只不過是是治國理政也需要一個世界觀而已。
“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指:道可以學習掌握,方法多種多樣,並非恆定一種;道可以交流傳授,方法多種多樣,並非恆定一種。
第一章開章明義,老子在《道德經》中講的是:已知之道的學習,未知之道的掌握,已知之道的交流,未知之道的傳授。
未知之道體現事物醞釀狀態(無名萬物之始),已知之道體現事物的執行狀態(有名萬物之母)。
未知之道的探索看我們的觀察能力(無慾以觀其眇),已知之道的運用看我們的動手能力(有欲以觀其徼)。
未知之道與已知之道是道的一體兩面(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區分起來非常困難,需要仔細辨別和用心琢磨,但一旦弄明白就是認識世界的不二法門(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從哪裡看出來《道德經》是治國的?
整個《道德經》都是圍繞“道”這個問題展開的,與治國安邦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至於“治大國如烹小鮮”,說的是一個比喻。在他思想中治國只不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又怎麼可能是《道德經》要闡述的主旨。
至於看不明白老子的語境,把一些“舉例說明”中的侯王之類當成治國理政,那就更是一個笑話。
-
7 # 天邊永遠有片雲
靠《道德經》建立封建王朝的帝王沒有,王朝的建立無一不是靠槍桿子。但在鞏固和穩定政權時,雖然沒有直接表明用《道德經》治國,但他的治國理念符合《道德經》精神,漢高祖劉邦,唐太宗李世民都展現了以德治國的風範,減稅輕勞役,均田制,休生養息,都體現了治國愛民的老子精神,使國家迅速恢復了元氣。有很多人認為《道德經》是治國的,在古代只能是一種勸諫和願望,不可能成為主流的治國方略。恩威並施,多恩澤一點百姓就已經是好的帝王了,完全用《道德經》的德政不現實,也不可能。治國理政,道德只是個參考。亡國敗政,無一不是背離了《道德經》的偉大精神,與百姓離心離德,橫徵暴斂,殺伐不斷,亂作為,瞎折騰,在背離天道民德中走向滅亡。
回覆列表
道學治人思想靈魂,儒學治人社會關係,法學治人行為規範,三者是國家管理個人的不同方法。比如看病,從祝由術到傳統醫學再到現代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