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威威電影
-
2 # 取暖基本靠抖
我知道有三個虎父犬子的例子
一、秦始皇、扶蘇、胡亥父子。秦始皇勵精圖治經過艱苦奮鬥終於統一了中國,並透過各種手段統一了文字和度量衡,為中華民族實現長久的統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可是他的兩個兒子卻都不成器,扶蘇雖然是太子卻性格軟弱可欺,見到讓他自殺的聖旨不辯真偽就自殺了。另一個兒子胡亥繼位以後,驕奢淫逸,不用幾年就把一個國家葬送了。
二、劉備劉禪父子。劉備從一個小商販起步,帶領關羽張飛諸葛亮有限的資源,透過艱苦的努力建立了蜀國,佔領了天下的三分之一。可是劉禪卻在劉備死後,不停給諸葛亮下絆,使統一大業半途而廢。敵人來了馬上投降,還留下一個樂不思蜀的笑話。
三、張居正、張敬修父子。張居正是明朝萬曆皇帝首輔,透過自己的勵精圖治,為搖搖欲墜的大明王朝續命。在他的庇護下兩個兒子同時中了進士。可是張居正一死,就被萬曆皇帝清算抄家。張敬修無力自保,被嚴刑拷打後,留下絕命書後上吊自殺。
明初虎父犬子——李文忠李景隆
《明史》中記載的李文忠,絕對是文武雙全:
器量沉宏,人莫測其際。臨陣踔厲厲風發,遇大敵益壯。頗好學問,常師事金華範祖幹、胡翰,通曉經義,為詩歌雄駿可觀。
1357年,19歲的李文忠第一次獨自領兵作戰,就立下大功,他身先士卒,率朱元璋的親軍攻下了徐壽輝所佔據的青陽、石、太平、旌德四縣。1358年,李文忠鎮守嚴州時,張士誠親率數千兵勇來襲。此時李文忠臨危不亂,先是率軍在東城親自抵禦張軍,又派將領出北城,抄小路突襲張軍後方,兩軍夾擊下,張軍大敗,張士誠狼狽逃回姑蘇。一個月後,張士誠再次來襲,李文忠又將其擊退,且還趁勢攻下分水。可沒過多久,不甘失敗的張士誠又派遣陸元帥來襲,李文忠又率軍將其擊敗,陸元帥被斬。三戰三敗,張士誠被李文忠打得是沒有絲毫的脾氣,自此不敢窺視嚴州。1365年,張士誠命司徒李伯升率二十萬大軍進攻新城,新城守將向李文忠求援,可此時李文忠麾下僅有數萬軍隊,但李文忠卻並不害怕。在得知新城被圍後,他就立刻召集諸將,與他們說道:“國家之事在此一舉,我不敢貪生而死於三軍之後”,而後命徐大興、湯克明等統率左軍,嚴德、王德等統率右軍,自己親率中軍,向新城趕去。李文忠以數萬明軍迎戰二十萬張軍,是絲毫不懼,手握長矛身先士卒,在他的鼓舞下,明軍是聲勢大振,所向披靡,殺得數十萬張軍狼狽逃竄。而後,李文忠率軍追擊張軍數十里,斬首數萬,俘獲將領六百,士兵三千,收繳兵器、糧草無數,二十萬大軍近乎全軍覆沒,僅李伯升隻身逃脫,張士誠實力大損,為今後朱元璋滅張士誠政權打下了基礎。僅此一役,李文忠一戰成名,威名響徹大江南北。1366,朱元璋趁張士誠慘敗於新城,率軍開啟了滅張一戰,這時李文忠受命進攻杭州以牽制張士誠主力。朱文忠率朱亮祖等一路勢如破竹,殺得張軍潰不成軍,接連攻克桐廬、新城、富陽、餘杭等縣,兵鋒直指張士誠勢力的要地杭州。杭州一戰,李文忠不費吹灰之力,就逼迫杭州守將潘元明投降。佔領杭州後,李文忠嚴令士兵不得騷擾百姓,“ 擅入民居者死”,在他的管制下,杭州在短短數日之內就恢復了往日的秩序,併為朱元璋提供了三萬士兵,二十萬擔糧草。而隨著杭州被佔,張士誠大本營姑蘇成了一座孤城,敗亡之勢成定局。1369年,李文忠代替常遇春執掌西征軍,征討北元。執掌西軍後,在短短月餘,李文忠就屢創佳績,先是在馬邑打敗北元遊兵,擒獲平章劉帖木,後又在白楊門大破前來抵禦的北元主力,擒獲敵將脫列伯,俘斬萬餘人。次年,李文忠又率十萬大軍出野狐嶺,北征元朝殘餘勢力。此戰,李文忠更是戰果輝煌,不但將北元新君元昭宗再次擊敗,還俘獲昭宗嫡長子買的立八剌及后妃、宮女、諸王、將相官屬數百人和五萬餘元軍,及宋、元玉璽金寶。1372年,朱元璋再次發動北伐,李文忠以左副將軍的身份由東路北征,出居庸關。此次北伐是明朝有史以來最不成功的一次,主力徐達、藍玉軍在嶺北被王保保擊敗,只有西路和東路偏軍取得了較大的戰果,其中西路馮勝、傅友德軍收復了整個河西,而東路的李文忠軍更是一路窮追猛打戰,直至攻陷並毀滅了哈拉和林,這是一座曾經是讓整個亞歐大陸聽聞都顫抖的城市,它曾經是強大無比的蒙古帝國的都城,也是世界的中心。
犬子李景隆:一敗塗地
朱允炆即位後,他破格提拔李景隆,將中央的主力部隊與耿炳文原本的部隊全部交給李景隆,就這樣,李景隆一下子成為坐擁五十多萬大軍的主帥。為了讓李景隆能放開手腳,朱允炆還給了李景隆許多特權。此前,李景隆從未單獨帶領大軍作戰,他初出茅廬就能領導這麼多的軍隊,不禁讓人想起了他的父親李文忠。不過,他雖然像他的父親,但倆人的真實差距還是非常大的。朱允炆做夢都沒想到,這個決定反而葬送了自己的政權。李景隆率領大軍北上攻打燕王,沒想到戰爭從一開始就打得非常艱難。朱棣征服北京周邊地區後,兵力也只是增加到了數萬,與李景隆率領的主力軍隊相比,差距實在很大。朱棣卻不以為然,一開始就走了一步險棋。他留世子朱高熾守衛北京,自己率軍在外。李景隆見此機會集中兵力圍攻北京,可仗打了許久,李景隆的部隊始終沒能拿下北京,自己的損失反而非常大。在圍攻的過程中,李景隆曾有過多次攻破北京城的機會,可他臨陣指揮失當,多次錯過良機。就這樣一直拖著,部隊計程車氣越來越低,隨著朱棣得到大寧等地的精銳後,一路南下與北京城的部隊裡應外合。最終,李景隆率領的大軍被打得大敗,他只能帶著殘餘部隊先撤回去。朱允炆見他在這麼大優勢的情況下,居然被打得大敗,不僅沒責怪他,反而還繼續給他增兵,甚至還繼續加強了他的權力。就這樣,李景隆在真定又彙集了數十多萬軍隊,繼續北上與朱棣決戰。雙方在白溝大戰,這一仗李景隆再度慘敗,幾十萬大軍被打得幾乎全軍覆沒,還丟失了無數的輜重。自此,靖難之役的局面被徹底扭轉,朱棣經過這兩次的勝利,徹底鞏固了在北方的優勢。李景隆前後損失了數十萬軍隊,使得朝廷的精銳被幾乎送光,建文帝再也沒能力主動發起進攻,也沒能力短時間平定叛亂。造成這一嚴重結果的首要責任人,無疑就是李景隆了。前後兩次,李景隆動用了上百萬的軍隊,得到了全國的物資支援,更是不斷被建文帝授予專權行事的特權。結果,李景隆卻兩次慘敗,此事引起朝中的震動。一時間,無數人紛紛問罪,要求皇帝殺掉李景隆。建文帝不想殺他,可還是撤了他的職位,強行幫他把此事給壓了下去。可建文帝怎麼都沒想到,前面他錯誤的使用了李景隆,導致自己平叛的絕對優勢局被打輸了。這次他又一次錯誤使用了李景隆,直接要了他的命。被撤職後的李景隆沒有失去一切,在燕王朱棣一路南下之後,建文帝還是讓他去守衛南京城。當時,南京城的兵力不足,但南京城城防水準極高,朱棣倉促南下又沒有足夠的攻城裝置。若是堅守一段時間,等外地的援軍過來,朱棣的處境還是非常危險的。偏偏就在此時,李景隆開門投降了,他與谷王朱橞獻出了城門。就這樣,朱棣兵不血刃就進入南京城,建文帝甚至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只能火燒宮廷,自此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