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微笑小羊YYK

    中國歷史上有個很有名的成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相信大家不僅聽過,而且很熟悉。這句話的意思是,將軍在外打仗,可隨機應變,不必遵守或等待皇帝的命令。但是,由於君主的干預,能夠做到這句話的寥寥無幾。“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一句大家都熟悉的古訓,出現在公元前258年“信陵君竊符救趙”過程中。侯生給信陵君分析用竊得的兵符去調動軍隊時可能出現意外時,就說了這句話。

    而比它更早的《孫子兵法·九變篇》記載:“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可見,“將在外”是後人給孫子兵法的論述原文加上的。改成“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本義也就變成了只要將帥統兵在外,就可以不聽從君主的命令。

    深通君主集權社會政治軍事之道的孫子給出了這段論述的總原則正是本篇的首句,開宗明義——“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就是說:一切軍事作戰的原則,是統兵作戰的將軍必須完全聽命於自己本國的君主。而後面五個“有所不”,是指特殊情況下的例外,萬不得已時採取的非常之計,而“君命有所不受”則是最下策——萬不得已時可以不聽從君王錯誤的、不合實際的命令。而君主命令的對錯,為將者則無權評判。作為將帥,唯一的權力就是不折不扣地執行君主命令。

    君主對軍隊的指揮權是君主極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它又是君主極權的重要基礎和絕對保障。兵兇戰危,軍事指揮權直接關係到國家的治亂安危,也關係到君主的生死存亡。那麼,將帥無論是以“統兵在外”,還是以其它任何名義而不聽從君主命令,都是對君主極權的挑戰,其後果不言而喻。

    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七國之亂爆發,朝廷任命周亞夫為太尉,統帥漢朝軍隊平叛。漢景帝唯一的同胞弟弟梁王劉揖遭受吳楚叛軍連續猛烈攻擊,梁王急忙接連向周亞夫求救,周亞夫卻總是推三阻四,按兵不動。梁王無奈只得直接向景帝告急。漢景帝雖然詔令周亞夫出兵救援梁國,可週亞夫仍然“不受君命”……

    豈不知,周亞夫和漢景帝在合演雙簧——原來,周亞夫在出徵前,漢景帝對他面授機宜,他們共同制定作戰方略。周亞夫提出:“楚軍剽悍勇猛,機動靈活,如果我們與他們正面交鋒很難取勝,我建議故意將梁國作為誘餌送給叛軍,我軍再切斷叛軍的後勤補給線,這樣才可以制服叛軍。”漢景帝同意了這個方案。

    《資治通鑑》記載:“太尉亞夫言於上曰:‘楚兵剽輕,難與爭鋒,願以梁委之,絕其食道,乃可制也。’上許之。”周亞夫提出的這種一箭雙鵰之計,正是漢景帝最想要的——既可以平定叛亂的七國,同時又能夠削弱已經威脅到皇權的梁王。

    世人看到漢景帝緊急命令周亞夫發兵救梁,周亞夫竟然拒不受命,卻看不懂周亞夫不發兵救梁正是不遺餘力執行皇帝命令的本質。

    僅此一個案例,我們可以窺一斑而見全豹。“君命有所不受”無論是被正解,還是被誤讀成“為將者只要統兵在外,就可以不聽君命”,即使注意到原文重要的前提,注意到原文特殊的語境,也沒有斷章取義、自以為是,只要不無條件聽從君命,就必定鑄成違抗君命的原則性錯誤,使將帥們遭受飛來橫禍——輕則入獄、殺頭,重則滿門抄斬,甚至誅滅九族,就是順理成章的事,而絕非所謂“冤案”。

    從表面上看,“君命有所不受”可能是被將帥理解或者執行時出現了失誤,本質則揭示了“絕對聽從君命”是君主專制制度本身最核心的要求。在那個時代,“君命”可以隨著君主個人的意志、情感、好惡等不確定因素而千變萬化,因此即使無條件聽從君命,也有可能演變成“不聽君命”而慘遭厄運,更何況“君命有所不受”……

    人們都往往只看表象,而不看本質,一廂情願地期待自己夢想的美好結局,簡直就是與虎謀皮。

    說幾個例子,比如名將廉頗和李牧在趙王的干預下,被迫下崗。民族英雄岳飛,在宋高宗強行干預下妥協。但凡事都有例外,不是每個將領都如此,以下三位將領在外出徵時,就不遵守皇帝(國君)的命令,堅持己見。

    孫子

    一、孫武

    孫武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其創作的《孫子兵法》千古流傳,被歷代兵家視為至寶。孫武認為將在軍中,君命有所不受。有次,吳王闔閭為了試探孫武的用兵能力,讓孫武訓練宮女,但是宮女們都不聽命令。孫武不顧吳王的命令,殺雞儆猴,斬了女兵隊長,也就是吳王愛姬。

    吳王闔閭痛失美人,非常生氣,但聽了孫武的解釋,怒氣消失,拜孫武為將軍。吳國在孫武的輔佐下,吳軍的戰鬥力大大提高,吳王闔閭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據說有一次,吳王想要看看孫武到底是怎麼調教軍隊的,於是就讓孫武來訓練宮中的宮女,這不是搗亂嗎?而宮女們都不聽命令,於是孫武根本就不管吳王說的什麼,直接就殺了當時女兵的隊長,也就是吳王最喜歡的那個妃子,但是痛苦歸痛苦,生氣歸生氣,聽了孫武的話之後也沒有辦法,而且還拜孫武作為上將。

    周亞夫

    二、周亞夫

    周亞夫是西漢開國功臣周勃的次子,他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其治軍之嚴,實屬罕見。周亞夫是歷史上少有的堅持貫徹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將領。漢文帝時,有一次匈奴犯境,文帝緊急調三路大軍在長安附近防守。

    漢文帝為了鼓勵將士們,親自到軍營犒賞士兵,順利的進入其中兩路軍的軍營。但是,文帝到周亞夫軍營時,被守衛阻擋,理由是將軍有令,軍中只聽將軍命令,不聽皇帝詔令。好在,文帝是明君,不僅沒怪罪周亞夫,反而獎賞了。他是真真正正的在履行這句話的真正意義,說是有一次匈奴來犯,當時漢文帝想要調三路大軍,回到長安城來防守,於是就親自來到三軍之中。另外兩路軍的軍營很容易都進去了,而到了周亞夫這裡,卻被士兵攔住了。士兵也是膽子真大,他告訴皇帝說軍中只聽將軍的命令,不聽皇帝的命令,幸好這個漢文帝也是難得的明君,沒有怪罪於他。

    漢宣帝

    三、趙充國

    趙充國是中國歷史上難得一見,勇敢又有謀略的名將。漢宣帝在位初期,趙充國已經70多歲了,但其勇略不減當年,在對羌人作戰時,因久不發兵,被宣帝指責並催促他發兵。但是皇帝的干預,並沒有讓趙充國放棄自己的作戰方略,而是堅持己見,向宣帝陳述用兵利害,終於得到諒解。他當時已經是一位非常老的將軍了,70多歲的年紀,在古代已經是快要進棺材的人了,而他當時還是擔任了將軍之位,也是有他的智謀在的,他在和敵人作戰的時候一直按兵不動,而漢宣帝讓他發兵,他還是不發兵,並且向漢宣帝說了,自己不發兵的原因也是被皇帝接受了。

    若是是打仗沒有成功,或者說是皇帝鐵了心的,非要你按照他的命令來,那麼你若是不按照他的命令攻擊或者防守,等到你班師回朝的時候,等待你的也只有一個欺君之罪的大帽子扣下來。

    相信這也是古往今來諸位將軍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而無論是名將還是昏君,都是如此,我們就知道岳飛其實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被迫回來的,連續的一十二道金牌呀,生生地把即將滅亡的金國又給他們救了回來。

    而我們也知道,在長平之戰的時候,趙國的守將,也是從廉頗換成了趙括,而這件事情也是皇帝下的命令,若是廉頗一味的不肯接受皇帝的命令,還是想要獨掌趙軍的大權的話,那麼趙國會不會失敗也不一定,但是自己又怎麼能夠不接受皇帝的命令?但是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這幾位將軍,卻都是真真正正的履行了這句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生活影片時,是怎麼克服在大街上說話時心理上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