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夜狼文史工作室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的不是張浚,而是張俊。

    很多讀者對南宋初的這兩位知名歷史人物傻傻分不清,已經成為一個梗。

    張俊雖名列南宋中興四將,卻是個不值一提的奸臣,張浚和張俊名字雖只有一個部首之差,做人做事卻差之遠矣。

    單立人的張俊一失足成千古恨,不但把自己釘在了恥辱柱上,還陰差陽錯地給三點水的張浚臉上抹了黑。

    三點水的張浚是宋徽宗年間的進士,東京陷落時他僥倖得以逃脫,聽說趙構在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稱帝,就趕到趙構身邊繼續為國效力。公元1129年,南宋朝廷發生“苗劉兵變”,趙構被迫退位。在趙構生死攸關的險惡時刻,三點水的張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成功平定了兵變,恢復了趙構的皇位,因居功甚偉被任命為宰相級別的樞密使。

    單立人的張俊最終淪為了投降派,三點水的張浚卻是堅定不移的主戰派。張浚曾經幾度拜相,被公認為主戰派的領軍人物,遺憾的是,他是文官出身,帶兵打仗的能力不是很強,雖然打過不少勝仗,曾經嚇得金兀朮望風逃遁,但也吃過一些敗仗。可貴的是,張浚的抗金意志自始至終沒有動搖過,即使到了晚年仍然志在千里,壯心不已。作為主戰派的領袖,張浚憑藉一雙慧眼提拔重用了一批愛國愛民的傑出人才,劉琦、吳玠、吳璘,還有名將楊沂中,儒將虞允文、大詩人楊萬里等都是他提拔重用的。

    張浚對岳飛和韓世忠也非常欣賞,稱讚說當時的將帥中唯有岳飛、韓世忠可以託付大事,歷史證明這個論斷是完全正確的。

    另外,張浚還是一個大學者,他和他的兒子張栻對宋朝理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張栻當年曾經擁有與理學大師朱熹齊名的崇高地位。公元1167年,朱熹從福建北上到長沙嶽麓書院,與張栻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理學交流,成為南宋理學最經典的一次盛會——朱張會講。

  • 2 # 山野論史

    你說的應該是張俊吧,張俊和張浚是同時期的不同兩個人,張浚是南宋丞相,張俊的上司。這兩個人不能搞混。

    張俊才能上不及守蜀的吳氏兄弟,不過他出道較早,而且手裡有一幫人。南宋建立初期,宋高宗趙構差不多是個光桿司令,手下那點人根本不可能支援一個內憂外困的政權。不得不說,趙構是個很有頭腦的人,面對內部各地民間組織揭竿而起,各處兵變不斷,他採取了個大膽的放手放權的政策,只要你手下有足夠的力量,能夠內平叛亂,外御強敵,就給你封官,而且不會限制你的發展,任由你培植自己的嫡系部隊,作戰有充分的自由裁量權,基本不會受到任何條件的限制,正是這種不管白貓黑貓,能抓耗子就是好貓的政策,使很多名不見經傳,沒有背景的人迅速發展起來。

    韓世忠本來是個社會上的小混混,岳飛也只是個基層小將。相對於岳飛和韓世忠,張俊出道則要早很多,在宋高宗做康王時,他已經在北宋的軍隊中嶄露頭角,參加過對西夏的戰爭,也鎮壓過農民起義,而且他還在趙構做大元帥是跟隨過趙構,他有著先天的優勢,岳飛當年就是在張俊的手下當兵,介紹人是宗澤。在對金作戰中,張俊表現得不是很突出,但他在鎮壓農民起義和叛將李成中立過功,在抗擊偽齊中也有不俗表現,特別是他和韓世忠在苗劉之變中有勤王之功。他進入中興四將之列,多少有點論資排輩的味道,如果把他放到岳飛韓世忠同等背景之下,他可能就與中興四將無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對於大S汪小菲事件,鄧高靜律師又出來發聲了,你們會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