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大批次退役武直這件事兒,其實他們已經直說了:“未來無人機將會取代直升機的地位”。
無人機取代武裝直升機是必然,但無人機取代運輸直升機可能還需要點時間。
武裝直升機是現代戰場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可是這種裝備短板太大了。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生存率低且昂貴,貴得髮指,價效比極低。
美軍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要價高達3100萬美元,配上武器裝置,價格還要增加到3550萬美元。
順帶提一下,阿帕奇賣給科威特的價格是16架共計8億6千8百萬美元,均價5000多萬。而賣給印度的6架阿帕奇居然敢要9.6億美元的價錢。
武裝直升機普遍昂貴,貝爾AH-1Z“毒蛇”3100萬美元,歐洲虎式直升機4100萬美元,南非茶隼4000萬美元,就連俄軍的米-35對外報價3600萬美元,卡-52為2000萬美元。
實際上其它直升機也不便宜,V22“魚鷹”單價高達7200萬美元,CH-53K“種馬王”更是達到9500萬美元,西科斯基的“黑鷹”運輸機2100萬美元,海軍改型的“海鷹”為4300萬美元。
所以,歷來各種直升機、武裝直升機,都是軍購的燒單大戶,動輒幾十億的資金花出去,卻連個初具規模都勉強,想形成戰鬥力更是遙遙無期。
我們既可以透過海灣戰爭看到,武裝直升機極為兇橫,在足夠的體系支援下堪稱戰場收割機。又可以從俄烏戰爭看到,棋逢對手的膠著化戰場上武直相當乏力,打起來畏手畏腳。
還有更早的越南戰爭,美軍曾試圖透過大批次使用直升機,徹底改變陸戰方法。結果現實給了美軍沉重的一擊,越南遊擊隊在技術裝備嚴重不對等的情況下,依靠各種地面武器給直升機群造成了巨大殺傷。
美軍直升機在越南執行了6400萬架次/1.3億小時的任務,被擊落數量高達4868架(還不算打輸了推海里去的)。隨便換個普通點的國家,恐怕這些直升機損失都會將財政爆破掉。
如果不是因為直升機負擔著巨大的戰場前線運輸優勢,以及武直伴隨式的前沿支援能力,人們其實也不必咬著牙齒硬讓這些酥脆的點心往戰場上送。
無獨有偶,蘇聯的阿富汗戰爭也是個直升機墳場,透過援助的“毒刺”單兵導彈,蘇軍的直升機遭受到極為慘重的殺傷。
如果說今天的坦克已經被導彈打得沒脾氣了,那麼武裝直升機其實早就被層出不窮的防空武器教做人了,它們面對的生存率問題也更為嚴重。然而坦克沒有替代品,武裝直升機卻可以被察打無人機替代。
也許近未來就會出現專門的無人強擊機,它們會攜帶炸彈卡車一般的武備,不要命地在戰場上穿梭,全天候高強度執行支援和巡邏任務,甚至四處潛藏,把自己埋在土裡,關鍵時刻一飛沖天,播撒下死亡火雨。
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資訊化革命帶來的電子技術的進步,AI、自動化控制、資料鏈通訊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也讓無人機得到了崛起的機會。
無人機的好處相當多,小巧、靈活、廉價、不會死人,敢於執行極為深入的戰場,它們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很符合戰場消耗原則。
早在美國的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之時,無人機就已經大規模地參與了戰爭,特別是那些查打無人機,它們不僅成為美軍偵查巡邏最高效的眼目,也成為阿富汗抵抗者最為恐懼的幽靈殺手。
無論是白天黑夜,總有人們無法察覺的無人機四處窺探。武裝分子趁黑燈瞎火聚集開個會都會被無人機盯上,遭到“地獄火”導彈的襲擊。
有時候這種襲擊就在大白天,美軍的無人機透過高精攝像頭能進行人臉識別,繼而導彈從天而降,將抵抗者的高層炸死。許多人至死都沒弄清是無人機襲擊,還以為是炮擊。
沙特更是在與葉門的衝突中,深深體會到了無人機的甜頭。反正不死人那就好說了,燒錢who怕who?
這次俄烏衝突中無人機也大放異彩,不僅僅有各種巡飛彈和查打無人機,雙方陣地上還將各種小型的戰術無人機玩得爐火純青,透過一架小四軸飛行器將炸彈運到對手頭上,一下報銷一個班的事兒屢見不鮮。
而且誰都知道,俄烏戰場的電子化能力太差,他們並沒發揮出無人機真正的能力,未來也肯定會出現無人機用得更眼花繚亂的戰爭。
根據俄烏衝突的表現來看,雙方實際上已經用無人機取代了大批武直的任務,甚至還完成了許多武直完不成的任務。
唯一的問題在於無人機的火力裝載不夠,它們只能偷襲或強行消滅1-2個目標,無法像武裝直升機那樣霸氣地飛臨支援地,將卡車裝載量的各種彈藥傾瀉在敵軍頭頂。
但我們還是不要把俄烏戰爭這種90年代初級別的戰爭模式太當回事兒,真正的無人機大戰還得看未來十幾年。如今各種無人戰鬥直升機已經如雨後春筍般冒頭了,等待它們的只是一場體系化的搭配。
日本人大批次退役武直這件事兒,其實他們已經直說了:“未來無人機將會取代直升機的地位”。
無人機取代武裝直升機是必然,但無人機取代運輸直升機可能還需要點時間。
武裝直升機是現代戰場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可是這種裝備短板太大了。
最主要的問題就是生存率低且昂貴,貴得髮指,價效比極低。
美軍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要價高達3100萬美元,配上武器裝置,價格還要增加到3550萬美元。
順帶提一下,阿帕奇賣給科威特的價格是16架共計8億6千8百萬美元,均價5000多萬。而賣給印度的6架阿帕奇居然敢要9.6億美元的價錢。
武裝直升機普遍昂貴,貝爾AH-1Z“毒蛇”3100萬美元,歐洲虎式直升機4100萬美元,南非茶隼4000萬美元,就連俄軍的米-35對外報價3600萬美元,卡-52為2000萬美元。
實際上其它直升機也不便宜,V22“魚鷹”單價高達7200萬美元,CH-53K“種馬王”更是達到9500萬美元,西科斯基的“黑鷹”運輸機2100萬美元,海軍改型的“海鷹”為4300萬美元。
所以,歷來各種直升機、武裝直升機,都是軍購的燒單大戶,動輒幾十億的資金花出去,卻連個初具規模都勉強,想形成戰鬥力更是遙遙無期。
我們既可以透過海灣戰爭看到,武裝直升機極為兇橫,在足夠的體系支援下堪稱戰場收割機。又可以從俄烏戰爭看到,棋逢對手的膠著化戰場上武直相當乏力,打起來畏手畏腳。
還有更早的越南戰爭,美軍曾試圖透過大批次使用直升機,徹底改變陸戰方法。結果現實給了美軍沉重的一擊,越南遊擊隊在技術裝備嚴重不對等的情況下,依靠各種地面武器給直升機群造成了巨大殺傷。
美軍直升機在越南執行了6400萬架次/1.3億小時的任務,被擊落數量高達4868架(還不算打輸了推海里去的)。隨便換個普通點的國家,恐怕這些直升機損失都會將財政爆破掉。
如果不是因為直升機負擔著巨大的戰場前線運輸優勢,以及武直伴隨式的前沿支援能力,人們其實也不必咬著牙齒硬讓這些酥脆的點心往戰場上送。
無獨有偶,蘇聯的阿富汗戰爭也是個直升機墳場,透過援助的“毒刺”單兵導彈,蘇軍的直升機遭受到極為慘重的殺傷。
如果說今天的坦克已經被導彈打得沒脾氣了,那麼武裝直升機其實早就被層出不窮的防空武器教做人了,它們面對的生存率問題也更為嚴重。然而坦克沒有替代品,武裝直升機卻可以被察打無人機替代。
也許近未來就會出現專門的無人強擊機,它們會攜帶炸彈卡車一般的武備,不要命地在戰場上穿梭,全天候高強度執行支援和巡邏任務,甚至四處潛藏,把自己埋在土裡,關鍵時刻一飛沖天,播撒下死亡火雨。
進入21世紀以後,隨著資訊化革命帶來的電子技術的進步,AI、自動化控制、資料鏈通訊變得越來越普遍,這也讓無人機得到了崛起的機會。
無人機的好處相當多,小巧、靈活、廉價、不會死人,敢於執行極為深入的戰場,它們無論從哪一方面來說,都很符合戰場消耗原則。
早在美國的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動之時,無人機就已經大規模地參與了戰爭,特別是那些查打無人機,它們不僅成為美軍偵查巡邏最高效的眼目,也成為阿富汗抵抗者最為恐懼的幽靈殺手。
無論是白天黑夜,總有人們無法察覺的無人機四處窺探。武裝分子趁黑燈瞎火聚集開個會都會被無人機盯上,遭到“地獄火”導彈的襲擊。
有時候這種襲擊就在大白天,美軍的無人機透過高精攝像頭能進行人臉識別,繼而導彈從天而降,將抵抗者的高層炸死。許多人至死都沒弄清是無人機襲擊,還以為是炮擊。
沙特更是在與葉門的衝突中,深深體會到了無人機的甜頭。反正不死人那就好說了,燒錢who怕who?
這次俄烏衝突中無人機也大放異彩,不僅僅有各種巡飛彈和查打無人機,雙方陣地上還將各種小型的戰術無人機玩得爐火純青,透過一架小四軸飛行器將炸彈運到對手頭上,一下報銷一個班的事兒屢見不鮮。
而且誰都知道,俄烏戰場的電子化能力太差,他們並沒發揮出無人機真正的能力,未來也肯定會出現無人機用得更眼花繚亂的戰爭。
根據俄烏衝突的表現來看,雙方實際上已經用無人機取代了大批武直的任務,甚至還完成了許多武直完不成的任務。
唯一的問題在於無人機的火力裝載不夠,它們只能偷襲或強行消滅1-2個目標,無法像武裝直升機那樣霸氣地飛臨支援地,將卡車裝載量的各種彈藥傾瀉在敵軍頭頂。
但我們還是不要把俄烏戰爭這種90年代初級別的戰爭模式太當回事兒,真正的無人機大戰還得看未來十幾年。如今各種無人戰鬥直升機已經如雨後春筍般冒頭了,等待它們的只是一場體系化的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