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產隊長老楊
-
2 # 夢幻我愛藍天
感謝邀請。小時候,在我老家生產隊裡鐘聲有幾種意思:一種是每天早、中、晚上工時要敲鐘;另一種是不定時敲鐘,就是生產隊開會群眾大會,或者是分菜、分糧食。我在老家參加勞動時,每天早上都踏著生產隊的鐘聲,迎著朝陽下地幹活。一年四季,只有冬天很少出工,因地裡幾乎沒多少農活,其它三個季節都是日復一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生活。
其實那段時光很值得回憶的,雖然幹農活很苦、很累,有些話也很髒,但我覺得那段經歷對我以後的生活、工作都很有幫助。
-
3 # 晴耕雨讀有微風
我經歷過。
小時候聽到生產隊分菜鐘聲,家裡大人就會召喚著孩子們去排隊,聽到召喚的孩子們擓著籃子興高采烈去往菜地排隊。
生產隊的菜地中心會有一塊空地,空地上會撘個窩棚或者蓋一個簡易的小房子,裡面住著看菜地的人,這塊空地就是分菜的場地。孩子們跑到菜地,把各家的籃子排成長長的一隊,空場上堆著一堆堆菜,有時候是西紅柿,茄子,有時候是各種豆角,各種瓜。那時候分菜是按人口分的,家裡人口多分的菜就多,人口少自然分的就少,如果碰上家裡沒人來領菜,分菜的人就會把他家的稱好了放在一邊的,最後給這家人帶回去。
那時候吃的菜現在沒有了,懷念童年的快樂時光
-
4 # 鳶翔
上世紀六十年代後期開始,大點兒的村子是一個大隊分成幾個小隊,像我所在的村子就是八個小隊,各小隊都有小菜園,種一些適季的蔬菜,有韭菜、菠菜、苔菜、蘿蔔、黃瓜、西紅柿、辣椒、西葫蘆、茄子、蔥、芸豆、豆角、紫瓜、香菜、芹菜、白菜等,那時早上小隊長在分工時就會告訴社員們下午分菜,收工時到菜地捎著,分的斤數是按照各家人口數分的,年底要算錢的。那時放學後知道要分菜可是高興的不得了,與差不多同齡的孩子跨上割草籃子結夥去菜地頭眼巴巴等著,看負責菜園的老叔(按村裡輩分)稱好,地上一堆一堆的,上面壓著各家戶主的名字,找到自己家的,裝到籃子裡,回家走,路上忍不住就生吃,什麼都吃,像辣椒、黃瓜、西紅柿等,韭菜、茄子都生吃,雖然有時被大人責備,可總是屢教不改,哈哈,那時生產隊的記憶還在腦海中呵。再補充一下,那時的蔬菜沒打農藥,沒有汙染,最多就是沾點兒泥,用手抹抹或在衣服上一噌就吃,所以那時人沒有這樣那樣的病,孩子最多就是肚子里長蛔蟲,後來學校還統一發寶塔糖打蛔蟲,說到打蛔蟲就是另外的故事了。
-
5 # 雲熙故事館
放過牛,割過草,上過樹,掏過鳥,生產隊裡幹過活,下地用鐮刀割過麥子,在麥場用石磙碾過麥子,全村擠在一起看黑白電視。
回覆列表
問:小時候聽到生產隊的小鐘聲一響,去菜地等著分菜,誰經歷過?
一九八一年生產隊解體,一九八一年年齡過十歲的農村人就經歷過,這個歲數就應該有印象,八一年十歲的到現在就五十歲掛零了,再小的就不一定都記得,或者根本就沒經歷過。
那時,生產隊除了種糧棉油,也要種一些瓜瓜菜菜的,種這些東西都是隊長管領著去種去管理去收穫,收上來堆在場上隊長就不管了,由會計來給社員們分配,會計先把東西估一下有多少斤,按隊裡男女老少共計人口數來除這堆東西多少斤,得出每人多少斤,會計把帳算好,每家該分多少東西后,隊長派兩個人來分。
在隊裡把該分的東西堆在場上後,就去村裡吆喝一遍分什麼什麼了,於是,家裡沒參加勞動的小孩或老人便揹著空筐子去挨個,把筐子排好。在會計算帳前或算帳時,就已經排出老遠了。
開始分時,會計喊"第一個是誰家″?報名後會計一查表說是多少斤,那兩個分東西的社員就給稱秤,會計把這家名字一勾。
分到最後有沒到的,那是家裡沒有老人或小孩,就把這些家沒來人的分出來堆在一旁,會計在那裡等著。等到收工還沒來,就用紙條寫上每家的名字壓在每堆上面回家了,這些家的人去了,看條拿自己家的東西,他們很規矩,絕不拿別人的。有一次去,劉某賢不識字,拿起紙條讓我看是什麼字,看了第三個,上邊寫著"賢″字,他就把那堆收走了。
有時分東西,估的數不準確,分完了還剩下,還要分二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