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反對“網際網路造車”這個說法,這容易讓大家誤解是一幫網際網路企業在造車,讓人一聽就覺得是在騙人。
即使要騙人,更應該把名字說的專業一點。應該叫做“創業造車”。
汽車製造根本就是一個製造業的事情,不是網際網路。
如果這個問題是:傳統車企比創業造車,有哪些優勢?
可能更容易回答的多。
傳統車企技術積累深的巨大優勢,懂的如何造一臺好車,造一臺質量可靠、成本合理、工藝精湛的產品。
傳統車企有品牌積澱的巨大優勢,人人都認識豐田,有幾個人知道“Next EV”,“樂視汽車”,“Fisker Karma”?
傳統車企有資本、人才、固定資產、政府關係、媒體關係、供應商關係的巨大優勢。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說傳統車企像大象,創業車企就像小老鼠,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
所以很多傳統車企的人,談到創業公司,都嗤之以鼻。
包括對於特斯拉的成就,很多人也是不屑一顧的。
他們會強調豐田、大眾、通用在造車方面的深厚積累,對電動車的技術研究專利儲備,似乎只是暫時不屑於和Tesla競爭。要造Tesla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哦,對了,大陸的BYD老總也說過這句話“要造Tesla,是分分鐘的事情”。
我相信很多傳統車企都有造出一臺Tesla Model S的能力,但我不太相信有很多人能辦好一家汽車創業公司。
這裡有一個悖論。
一方面,很多人認為,傳統車企很強大,汽車創業沒機會——意思就是說,創業造車這個事情很難。
另一方面,同樣是這些人,他們認為傳統車企可以“分分鐘造出Tesla”——意思就是說,他們看不起這個事情,認為創業造車這個事情很容易。
這就產生了悖論:一件事情,怎麼會同時既困難,又簡單呢。
噢,我懂了。由別人來做,就很困難,他們自己做,就很簡單。
當然,我對這種說法,是不買賬的。
這裡說一下本文的結論:
創業造車,這件事很難,不管誰來做,都難。就像烏龜與兔子賽跑,跑100次,99次是輸的,所以創業造車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創業造車的取勝機會,就像龜兔賽跑裡的烏龜,恰恰在於,傳統公司的不屑態度——你看,正是因為豐田、通用們,明明有“分分鐘造出Tesla的能力”,卻硬要讓出這個市場,把機會留給Tesla自己。
這一波中國、甚至全球電動車創業浪潮,大部分都會死,但是倖存者,可能就是新行業巨頭。
而傳統的車企中,一定會有不少在這波浪潮中,因為無法適應,而退出歷史舞臺。
下面具體說一下。
技術的發展不完全是漸進的,在大多數時間,是漸進,但是在一些視窗期,會迎來巨大的變革。
這一點所有人都知道。傳統企業都知道。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應對是另外一回事。
英特爾的晶片一直那麼牛逼,統治PC和筆電。但是高通還是崛起了,因為高通抓住了智慧手機崛起的風口。
Nokia是一個更典型的例子,因為英特爾只是錯失了一部分黃金,還是活的好好的。
但是Nokia這個功能機和半智慧機的霸主,因為錯過了智慧手機,公司都直接葬送了。陪葬的還有Moto,曾經很偉大,現在賣身給了聯想,江河日下。
但是他們還是沒去做或者沒做好呀。
傳統車企也一樣。習慣了生產內燃機車,對於轉向電動車,他們的積極性會比較差。而Tesla之類的創業公司不同,因為背水一戰,除了做電動車,根本沒有退路。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傳統車企賣車,靠的是經銷商體系,全球所有品牌,在所有市場,莫不如此。
經銷商充當了廠家的:資金池,庫存池,外包人力團隊。
這種互利共生,榮辱與共的體系,已經延續太多年了,難以輕易結束。
因為上海通用不可能讓2000家經銷商關門歇業嘛。人家經銷商一造反,通用在這個全球第一大市場的銷售業務,就要分分鐘感冒發燒。
你看最近奧迪經銷商逼宮一汽奧迪,德華人立馬派高層專門斡旋、安撫。
所以,當傳統車企習慣並依賴經銷商的情況下,實質上,銷售權等於外包了。這個時候你想自己做中心化的電商,又如何開展呢?
Tesla為什麼能做透明價格電商銷售,因為Tesla是創業公司,根本沒有經銷商。全部都開直營店。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假如大眾今年造了一款電動車,這臺車勢必要和10幾臺傳統汽車擺在同一個展廳進行銷售。
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這臺電動車能賣好嗎?
它第一個被自己的同胞們打趴下。
因為電動車是一個幼稚產物,幼稚產物,必然價效比不高、功能效能有短板——如果什麼都完美,那就不叫新能源汽車了,政府就不補貼了,創業公司也沒機會做了,傳統公司早推了。
同一個展廳銷售,在一定時間內,電動車註定淪為花瓶。
那麼大眾有沒有可能單獨造一個展廳來做電動車呢?很難。
因為經銷商不答應啊。
假如你是河南省洛陽市某大眾品牌經銷商老闆,你開了一個大眾店,每年利潤500萬,車型10款,每年賣2000臺大眾汽油車。現在讓你投資2000萬,新開一個店獨立面,只賣電動車,車型1款。你願意投嗎?
你肯定更願意,把老的大眾店,複製一個2號店嘛,生意這麼紅火,複製一個店,規模做大賺更多錢。幹嘛去投一個看起來風險很高的事情呢?
董事會對利潤的習慣性追求
傳統廠家,習慣了做專案就要賺錢這個天經地義的思路。
你提案一個賓士新C級專案,投資50億,利潤預計20億。
董事會說,准奏。
你提案一個賓士新E級專案,投資60億,利潤40億。
你提案一個賓士新S級專案,投資80億,利潤40億。
你提案一個賓士電動車專案,投資50億,利潤預計0或者虧5億。
董事會說,You are fired。
老闆說:來,換人,下週重新提案。
研發部門的人力資源問題
假設上海大眾的工程師有3000人。其中300人是精英工程師。
公司有一天說了,要開始造電動車。
會有幾個問題:
1最優秀的工程師本來在負責最重要、最賺錢的專案,比如Lavida、Tiguan等等。現在要做新業務,是派精英去支援,還是派普通人過去支援?
如果從重要的賺錢專案抽走了精英,業務遭遇了波折,誰負責?
假如你本人是個精英工程師,你正在Tiguan專案裡,成績出色。你是否願意被調去做新業務?
真實案例:大陸某大型合資企業不想單純做外方品牌,於是藉助自建本土品牌,試圖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和中方話語權。自建品牌的時候,精英都不願意過去,需要領導勸說。
最後去了的人,多是各個部門的邊緣人。這些人在一起,新品牌做的成績也比較一般。可能未來這個品牌會收縮。這些人的職業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2企業固有的人才,本來都是專注傳統動力汽車N年,經驗豐富。要做新技術,已經知識結構定型的員工,其實很難快速學習新知識,適應新崗位。
但是如果新業務,單純靠外部招聘,HR和財務部門都會站出來反對。畢竟一個大型企業,不適合無限擴張。
那麼,難道把老工程師裁員,去招聘新人嗎?這個在任何國家,都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和挑戰。
而創業公司,沒有舊的包袱,可以完全按照新業務,組織自己的人力資源。
3一家老牌車企,有自己固有的流程和標準。在大跨國公司做過的都懂,巨型企業必須靠流程和標準來維持運營。
而在新技術的創業期,機會是一縱即逝的,需要敏捷應對,快速決策和不斷調整。大企業在這方面有天然劣勢。
比如挑選、認證一家供應商,可能傳統企業就需要4-5個月,新創業公司可能1個月就能選擇一家供應商,快速靈活的做出決策。
再舉一個真實案例,工程師招聘。大陸某大型合資車企,招聘自動駕駛技術方向的工程師,要求工作經驗3年以上,年薪20萬。這也是該公司的正常薪資標準。
按說3年以上經驗,20萬年薪,在汽車行業已經不低。但是問題是,像這種先進技術方向的優秀人才,你用這種全公司統一一致的工資標準,去招這種自動駕駛新領域的稀缺人才,是很難有好效果的。
我有一個朋友,在南方某著名科技創業公司做工程師,留學歐洲,回國工作兩年,已經有獵頭開出50w年薪+股票期權的待遇,找他去另一家著名網際網路公司做機器人業務。
這種靈活的決策和純市場化的人才競爭,是大企業給不了的。
大企業不是沒錢給,而是如果給了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很多錢和職權,那麼原來的老員工就沒法管理了。
However,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優勢,劣勢更多哦。
所以創業造車是九死一生的事情。這一點,Elon Musk說的很清楚。Tesla是運氣足夠好,才活到今天的。
首先,反對“網際網路造車”這個說法,這容易讓大家誤解是一幫網際網路企業在造車,讓人一聽就覺得是在騙人。
即使要騙人,更應該把名字說的專業一點。應該叫做“創業造車”。
汽車製造根本就是一個製造業的事情,不是網際網路。
如果這個問題是:傳統車企比創業造車,有哪些優勢?
可能更容易回答的多。
傳統車企技術積累深的巨大優勢,懂的如何造一臺好車,造一臺質量可靠、成本合理、工藝精湛的產品。
傳統車企有品牌積澱的巨大優勢,人人都認識豐田,有幾個人知道“Next EV”,“樂視汽車”,“Fisker Karma”?
傳統車企有資本、人才、固定資產、政府關係、媒體關係、供應商關係的巨大優勢。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說傳統車企像大象,創業車企就像小老鼠,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
所以很多傳統車企的人,談到創業公司,都嗤之以鼻。
包括對於特斯拉的成就,很多人也是不屑一顧的。
他們會強調豐田、大眾、通用在造車方面的深厚積累,對電動車的技術研究專利儲備,似乎只是暫時不屑於和Tesla競爭。要造Tesla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哦,對了,大陸的BYD老總也說過這句話“要造Tesla,是分分鐘的事情”。
我相信很多傳統車企都有造出一臺Tesla Model S的能力,但我不太相信有很多人能辦好一家汽車創業公司。
這裡有一個悖論。
一方面,很多人認為,傳統車企很強大,汽車創業沒機會——意思就是說,創業造車這個事情很難。
另一方面,同樣是這些人,他們認為傳統車企可以“分分鐘造出Tesla”——意思就是說,他們看不起這個事情,認為創業造車這個事情很容易。
這就產生了悖論:一件事情,怎麼會同時既困難,又簡單呢。
噢,我懂了。由別人來做,就很困難,他們自己做,就很簡單。
當然,我對這種說法,是不買賬的。
這裡說一下本文的結論:
創業造車,這件事很難,不管誰來做,都難。就像烏龜與兔子賽跑,跑100次,99次是輸的,所以創業造車的成功率是很低的。
創業造車的取勝機會,就像龜兔賽跑裡的烏龜,恰恰在於,傳統公司的不屑態度——你看,正是因為豐田、通用們,明明有“分分鐘造出Tesla的能力”,卻硬要讓出這個市場,把機會留給Tesla自己。
這一波中國、甚至全球電動車創業浪潮,大部分都會死,但是倖存者,可能就是新行業巨頭。
而傳統的車企中,一定會有不少在這波浪潮中,因為無法適應,而退出歷史舞臺。
下面具體說一下。
技術的發展不完全是漸進的,在大多數時間,是漸進,但是在一些視窗期,會迎來巨大的變革。
這一點所有人都知道。傳統企業都知道。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應對是另外一回事。
英特爾的晶片一直那麼牛逼,統治PC和筆電。但是高通還是崛起了,因為高通抓住了智慧手機崛起的風口。
Nokia是一個更典型的例子,因為英特爾只是錯失了一部分黃金,還是活的好好的。
但是Nokia這個功能機和半智慧機的霸主,因為錯過了智慧手機,公司都直接葬送了。陪葬的還有Moto,曾經很偉大,現在賣身給了聯想,江河日下。
但是他們還是沒去做或者沒做好呀。
傳統車企也一樣。習慣了生產內燃機車,對於轉向電動車,他們的積極性會比較差。而Tesla之類的創業公司不同,因為背水一戰,除了做電動車,根本沒有退路。
舉幾個例子來說明:
傳統車企賣車,靠的是經銷商體系,全球所有品牌,在所有市場,莫不如此。
經銷商充當了廠家的:資金池,庫存池,外包人力團隊。
這種互利共生,榮辱與共的體系,已經延續太多年了,難以輕易結束。
因為上海通用不可能讓2000家經銷商關門歇業嘛。人家經銷商一造反,通用在這個全球第一大市場的銷售業務,就要分分鐘感冒發燒。
你看最近奧迪經銷商逼宮一汽奧迪,德華人立馬派高層專門斡旋、安撫。
所以,當傳統車企習慣並依賴經銷商的情況下,實質上,銷售權等於外包了。這個時候你想自己做中心化的電商,又如何開展呢?
Tesla為什麼能做透明價格電商銷售,因為Tesla是創業公司,根本沒有經銷商。全部都開直營店。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假如大眾今年造了一款電動車,這臺車勢必要和10幾臺傳統汽車擺在同一個展廳進行銷售。
在這種情況下,你覺得這臺電動車能賣好嗎?
它第一個被自己的同胞們打趴下。
因為電動車是一個幼稚產物,幼稚產物,必然價效比不高、功能效能有短板——如果什麼都完美,那就不叫新能源汽車了,政府就不補貼了,創業公司也沒機會做了,傳統公司早推了。
同一個展廳銷售,在一定時間內,電動車註定淪為花瓶。
那麼大眾有沒有可能單獨造一個展廳來做電動車呢?很難。
因為經銷商不答應啊。
假如你是河南省洛陽市某大眾品牌經銷商老闆,你開了一個大眾店,每年利潤500萬,車型10款,每年賣2000臺大眾汽油車。現在讓你投資2000萬,新開一個店獨立面,只賣電動車,車型1款。你願意投嗎?
你肯定更願意,把老的大眾店,複製一個2號店嘛,生意這麼紅火,複製一個店,規模做大賺更多錢。幹嘛去投一個看起來風險很高的事情呢?
董事會對利潤的習慣性追求
傳統廠家,習慣了做專案就要賺錢這個天經地義的思路。
你提案一個賓士新C級專案,投資50億,利潤預計20億。
董事會說,准奏。
你提案一個賓士新E級專案,投資60億,利潤40億。
董事會說,准奏。
你提案一個賓士新S級專案,投資80億,利潤40億。
董事會說,准奏。
你提案一個賓士電動車專案,投資50億,利潤預計0或者虧5億。
董事會說,You are fired。
老闆說:來,換人,下週重新提案。
研發部門的人力資源問題
假設上海大眾的工程師有3000人。其中300人是精英工程師。
公司有一天說了,要開始造電動車。
會有幾個問題:
1最優秀的工程師本來在負責最重要、最賺錢的專案,比如Lavida、Tiguan等等。現在要做新業務,是派精英去支援,還是派普通人過去支援?
如果從重要的賺錢專案抽走了精英,業務遭遇了波折,誰負責?
假如你本人是個精英工程師,你正在Tiguan專案裡,成績出色。你是否願意被調去做新業務?
真實案例:大陸某大型合資企業不想單純做外方品牌,於是藉助自建本土品牌,試圖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和中方話語權。自建品牌的時候,精英都不願意過去,需要領導勸說。
最後去了的人,多是各個部門的邊緣人。這些人在一起,新品牌做的成績也比較一般。可能未來這個品牌會收縮。這些人的職業發展也會受到影響。
2企業固有的人才,本來都是專注傳統動力汽車N年,經驗豐富。要做新技術,已經知識結構定型的員工,其實很難快速學習新知識,適應新崗位。
但是如果新業務,單純靠外部招聘,HR和財務部門都會站出來反對。畢竟一個大型企業,不適合無限擴張。
那麼,難道把老工程師裁員,去招聘新人嗎?這個在任何國家,都會遇到很大的阻力和挑戰。
而創業公司,沒有舊的包袱,可以完全按照新業務,組織自己的人力資源。
3一家老牌車企,有自己固有的流程和標準。在大跨國公司做過的都懂,巨型企業必須靠流程和標準來維持運營。
而在新技術的創業期,機會是一縱即逝的,需要敏捷應對,快速決策和不斷調整。大企業在這方面有天然劣勢。
比如挑選、認證一家供應商,可能傳統企業就需要4-5個月,新創業公司可能1個月就能選擇一家供應商,快速靈活的做出決策。
再舉一個真實案例,工程師招聘。大陸某大型合資車企,招聘自動駕駛技術方向的工程師,要求工作經驗3年以上,年薪20萬。這也是該公司的正常薪資標準。
按說3年以上經驗,20萬年薪,在汽車行業已經不低。但是問題是,像這種先進技術方向的優秀人才,你用這種全公司統一一致的工資標準,去招這種自動駕駛新領域的稀缺人才,是很難有好效果的。
我有一個朋友,在南方某著名科技創業公司做工程師,留學歐洲,回國工作兩年,已經有獵頭開出50w年薪+股票期權的待遇,找他去另一家著名網際網路公司做機器人業務。
這種靈活的決策和純市場化的人才競爭,是大企業給不了的。
大企業不是沒錢給,而是如果給了一個有才華的年輕人很多錢和職權,那麼原來的老員工就沒法管理了。
However,儘管有這樣那樣的優勢,劣勢更多哦。
所以創業造車是九死一生的事情。這一點,Elon Musk說的很清楚。Tesla是運氣足夠好,才活到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