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pku小動物

    我個人理解,提出這個問題,想要解決的疑惑大概主要是:上都到底是陪都呢,還是跟大都地位平等呢。

    還是那句說了好多遍的老話:上都的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

    早期的元史學者基本上是習慣性地預設,大都是首都,上都是陪都。後來逐漸有學者提出,上都跟大都地位是平等的,並不是首都與陪都的關係。

    但實際上,在元朝早期,上都的地位明顯高於大都。

    忽必烈於中統元年春天在開平即位,他在當年深秋佔領和林,但在十二月就南下,之後大部分時間都駐留開平,中書省等國家行政機構也都在開平處理政務。當時雖然建立了燕京等處行中書省,但中統二年,燕京行省被要求北上開平,處理政務。由此可以確知,在忽必烈即位的最初一段時間內,開平才是獨一無二的政治中心。

    到中統四年,開平成為上都,燕京成為中都,之後對兩座都城進行大規模建設,到至元九年把中都又改為大都。

    雖然有不少學者提出中都是首都,上都是陪都,但在元朝早期似乎並非如此。我從皇帝在兩都呆的時間長短簡單說明一下。

    眾所周知,元朝皇帝實行兩都巡幸制,夏天在上都,冬天在大都。那麼在哪座都城停留的時間更長呢?其實跟皇帝本人的心情有關(大霧,劃掉),前期和後期有所不同。忽必烈一般是正月過完年或二月初就去柳林打獵,打獵回來就出發前往上都,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二月出發,極少數幾次推遲到三月,返回大都一般是在九月,偶爾在八月或十月。一般來說單程在路上的行程是二十多天。那麼可以知道,大部分年份裡,忽必烈在上都會停留六個月左右,在大都停留四個月左右。

    元成宗跟忽必烈的習慣差不多。

    元武宗海山在位期間,兩都巡幸的時間基本上是確定在三月到九月,這樣在大都和上都呆的時間基本持平,都是五個月左右。

    元仁宗、元文宗和元順帝是三個漢化比較明顯的皇帝,他們都會推遲前往上都的時間,儘量提前從上都回到大都,大多是在四月出發,有時會推遲到五月,回來的時候多為七月啟程,八月就達到大都,這樣在大都的時間就明顯要長了。

    元英宗、泰定帝則都是遵循三月出發,九月返回的時間表。

    這樣我們就可以看出來,在元朝前期,皇帝在上都的時間明顯長於大都,到元朝後四十年,基本上就是以大都為主了。

    如我所說:上都的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

  • 2 # 小奔說史

    上都,位於今天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草原,儘管今天已是僅剩廢墟。但在元朝,這裡卻是兩個首都之一。

    一、上都是忽必烈的“聖龍起飛之地”

    1256年,忽必烈被委任治理中原,但並沒有一個固定的住所。仍然按照蒙古傳統,夏季在金蓮川或者六盤山,冬季則去奉聖州(今河北省張家口市涿鹿縣)。

    不久,在他身邊的漢人謀士建議下,忽必烈決定營造一個城市以便發號施令。

    位於恆州之東、灤水北岸的龍崗,按照風水來看,有山有水,地勢開闊,是一個絕佳的寶地。而且,這裡是草原與中原地區的交界處,既有利於忽必烈與和林聯絡溝通,也有利於治理中原。

    1259年,新城建成,並被名為“開平”,所謂“開天下太平之世”。

    1278年,上都曾經發生火災,不少人建議忽必烈將上都遷離龍崗,廉希憲稟告忽必烈,認為“上都是聖上龍興之地,火燒民宅是尋常小事,怎麼能因此起了遷都的念頭呢?”

    忽必烈聽了廉希憲的建議後,這才下定主意最終否定了遷都的意見。

    二、上都是忽必烈舉行重大活動的地方

    忽必烈在這裡先後接受了阿里不哥的投降,南宋的投降。

    其中,1264年,阿里不哥南下歸順,忽必烈在這裡按照蒙古札撒赦免了阿里不哥並處置其大臣。

    1276年,忽必烈派遣伯顏等大臣赴上都近郊祭祀天地,並向成吉思汗等列祖列宗稟告以平宋之捷。

    隨後,在大安閣接受了宋朝最後一個皇帝趙隰及大臣的朝拜,並在這裡冊封趙隰為瀛國公。

    此外,忽必烈還在這裡首次召見了馬可·波羅,後者被這裡的繁華震驚了。

    幾十年後,還在遊記中用充滿驚歎的語氣回憶道,“大汗用大理石建造了一座宏大的宮殿,大廳和層間塗上了黃金,……精美絕倫,巧奪天工。”

    三、上都是元朝兩個首都之一

    來自草原的忽必烈並不能完全適應大都皇城的定居生活,加上夏季炎熱,因此,元朝確立了兩個首都的制度,即上都和大都。

    每年二三月間,忽必烈從大都出發,前往上都,等到秋八九月間,再從上都返回大都。

    當忽必烈在上都時,這裡也就成為了整個元朝的政治中心所在。元朝詩人有“御天門下聞詔書,驛馬如飛到大都,九洲四海服訓誥,萬年天子固皇圖”等御天門下發布詔書時隆重儀式的描述。

    忽必烈死後,兩個首都的制度被繼承和固定下來,皇帝們同樣按照忽必烈的時間表,在兩個都城之間遷徙,每年都有半年以上的時間在這裡辦公。

    元朝後期,政局混亂,上都又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鬥爭據點,11位皇帝中 ,有 7人即位於上都 ,4人亡命於上都。

    四、上都並沒有被遺忘

    1358年,紅巾軍攻破上都,焚燒宮殿。兩年後,紅巾軍再破上都。這座中外聞名的東方都城,在繁榮了近一個世紀後,被戰火毀滅。

    明朝建立後,曾經在上都設開平衛,並對城牆進行了一些修補,以此作為防禦北元的一個軍事據點。

    隨著時間流逝,上都最終變成一堆廢墟,也漸漸被人遺忘。不過,歐洲人從來沒有忘記這個夢幻般的東方城市。

    在被馬可·波羅介紹給西方後,上都,就成為了歐洲人夢幻中的東方城市。

    1797年,英國詩人柯勒律治在閱讀了《馬可·波羅遊記》之後,在悠然神往中寫下了一首詩《忽必烈汗》。在詩中,由宮殿、草原、森林、溪流構成的夢境中的上都,名字叫“仙那度”。

    後來,天文學家把土衛六上面有一塊大約澳洲大小的神秘發光區域,稱為“仙那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記譜就是用簡譜把歌曲的旋律記錄下來的說法是不規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