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袁聰

    什麼是“格物致知”???或者說“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含義???“格物致知”:翻譯成現代漢語白話文的意思,“格物”是指———自然物質物理世界萬事萬物中的各式各樣、各種各樣的物質物理形象、形狀、形態與狀態和姿勢姿態;是指自然物質物理世界萬事萬物中的意思、意義、意境、情境、格局、境界等等等等;致———是指自然現象、自然法則和自然規律;是指自然萬事萬物的迴圈;是指華人尊重遵循遵守、敬畏生物生命、敬畏自然物質物理世界………知———是指華人應該理解、認識、認知、知道自然物質物理世界中的萬事萬物為為人類社會所用………是指華人應該符合自然、適應自然、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是指華人應該充分探索發現、探尋發掘、探討研究自然………是指華人應該合情合理充分利用開發自然………等等等等。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屬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中的前兩目。《大學》“八目”———是儒家對於讀書人從修身、學習,到實現政治抱負的具體指導,尤其是宋代以後,“四書”成為科舉考試的命題來源,因此這“八目”就更被讀書人掛在筆端上的口頭禪了。

    “格物致知”:是儒家哲學中關於認識論的命題,語出《禮記•大學》———“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但是,“格物致知”在《禮記•大學》中並未做具體闡釋,而且其他先秦典籍中也未見此語,這使得“格物致知”的含義沒有確解,因此,“格物致知”的真正含義,成了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歷代至今,對於它的各種版本的解釋,不下百種,至今仍無定論,引發了後來的爭論。

    明清到現代,最權威的解釋是宋代理學家的闡釋。北宋的程顥認為:“格,至也,格猶窮也,物猶理也,猶曰窮其理而已也。”因此將之解釋為:“究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牽役。”程頤則解釋為“究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

    南宋的朱熹在吸收程氏觀點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格,至也。物,猶事也。窮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極處無不到也。”即“窮窮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達至極”。朱熹將“物”解釋為“天下之物”,“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貫通焉,則眾物之表理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朱熹的觀點是透過究察事理從而獲得知識。

    朱熹的《四書集註》在元朝中葉被官方採用為科舉取士的應試準則,後來明太祖朱元璋也獨尊朱熹學說為《四書》的唯一官方思想權威,故朱熹學說便成為元明清時代在科舉考試中的官方觀點。也因此,朱熹在“格物致知”上的觀點也就成為後世普遍流行的觀點。

    同時代的陸九淵則持朱熹相反的觀點,認為“格物致知”意在言格去物慾而求得天理,反對在心外去窮理求知。

    明代王守仁也反對朱熹的“即物窮理”,認為:“先儒解格物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可格得?且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縱格得草木來,如何反來誠得自家意?”王守仁因此認為“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就是正物,於是將“格物致知”說成“致知格物”,也就是“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然而無論是朱熹,還是陸九淵、王守仁,“格物致知”的意義在於個人的道德修養,而不在於對自然物理的認識上,這與清末時期以“格致”來統稱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的含義是不相同的。

  • 2 # 老王頭兒

    格物致知,聽起來文鄒鄒的,其實是一個很Sunny很正面的詞彙。在上海市鬧市區有一所中學就叫《格致中學》,校名的寓意非常好。

    格物,指的是理性的思維和探索,是人的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格,是一個動詞,指的是人的認知活動。物,指的是探索和認知的物件。格物,就是經過不斷地努力,儘可能多地瞭解未知的事物,認識它們的本質,掌握其中的規律。致知,則是格物達到的效果。隨著人對客觀世界認知的不斷深入,人的思維水平不斷地提高,人的認知能力和認知水平也達到新的更高的境界。這個過程永遠不會停息,永遠沒有止境。

    人不可能生而知之。活到老,學到老。人一生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提高的過程。在格物致知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必然會遭遇許多挫折甚至是劫難。前進的道路上充滿荊棘和坎坷。一帆風順的平坦大道幾乎是不存在的。在崎嶇不平的道路上艱難前行是常態。每一個人的思想觀念都不盡一致,所以人與人之間發生思想觀念上的衝突在所難免。無緣無故地遭遇打壓也不罕見。意志薄弱者,自律不足者,看風使舵者,……是不可能長期堅持下去的。因此,格物致知的過程也是一種人的修煉過程。不僅要培養頑強的意志,還必須學會並懂得做人的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史上,最蠢的領導人有哪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