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韋志中心理學網校

    小學低年級開始學習減法算式,他是訓練兒童邏輯思維的重要方式,讓孩子感知在總數中除去一部分,還剩下多少的數理關係,也讓他們發現數學中不僅僅有可以累積、聚集的加法,還有與之相反的減法。其實世間有些事理與小學數學的數理是相通的,不知道你發現沒有?發現了,不知你會做了嗎?

    人活在世上,就會有各種不同的需求。馬斯洛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感、尊重和自我實現五類,它們依次由較低層次到較高層次排列,通俗的說就是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他需求則顯得不那麼重要。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較低層次的需求早已被滿足,那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本無可厚非,但人在追求過程中漸漸養成了“患得患失”的不良本性,就造成了人失去了追求的快感,這時急需做一做小學生做的功課------減法。

    王陽明曾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人們為了功、名、利、祿這些外在的東西,終日奔波,時時增加自己想擁有的身外之物,加法做足了,又怕失去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所以從不肯主動做些減法,究其原因應該有以下幾點:

    一、許多人在經濟發展的路上快速奔跑,卻沒有帶上傳統文化一路同行。傳統文化中有眾多的善做人生減法的名人。上面提到的王陽明,自不必說。老子曾曰:“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月盈則虧,過猶不及,懂得並身體力行,人生減法者自然就踏入了人生的另一種境界。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於書齋懸掛的對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既是他藝術創作的一種心得,也是他教育學生的為文之道,更是鄭板橋善做人生減法的生動寫照。古代中華民族的養生之道也提倡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可見,做人生減法關乎人的生命健康。不難發現,中國的傳統文化,從思想、藝術、養生各個方面無不傳承著人生減法的重要性。不明古聖先賢生活之要義,不利於成就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特殊的經歷給人造成錯覺。出生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人,經歷了困難時期,苦怕了,窮怕了。現在見面仍習慣問:“吃了嗎?”就是這種擔心缺少溫飽的感覺再次襲來的心理反應。現在,人民生活富足,馬上就要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對許多人來說,物質需求已經得到滿足,本應該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了,但有些人還是錯誤的感覺“不夠”,這是人性沒有開悟和磨難歷史給人的發展帶來的羈絆。

    三、沒有斷舍離的勇氣。做人生加法需要動力,而做人生減法更需要勇氣。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老者帶新買的鞋子坐火車回家,車開動後不小心有一隻鞋滑出窗外,老人馬上拿起另一隻仍出去,鄰座的乘客不解的問:“大爺,這隻鞋還是新的,幹嘛要扔掉?”老者笑答道:“那隻鞋已經掉下去了,我留著這隻雖新的鞋,還有什麼用,把它扔下去,撿到的人能得到一雙,就可以穿了。”老者丟掉一隻鞋後沒有糾結,而是斷然捨棄了於己已無用的東西。要知道老者捨棄的不僅僅是一隻新鞋,更是可能帶來負面影響的情緒。韋老師在講《二十四節氣養生技術》時,曾提到“寒露”是自然界萬物開始蕭條、緊縮之時,再想種什麼莊稼也得停下來,等待明年春暖花開。反觀人的生活也是這樣,到了這個時令,縱然有許多宏圖願景也要先放下,這符合自然養生規律。有勇氣放下,是智慧的選擇。

    小學生學數學,先學加法,再學減法,這符合孩子的認知規律。人生先進行加法,再進行減法,這符合需求層次理論,先獲得生存的基礎,再提升人生的品位。就像魯迅先生說的:“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會受累”了一樣,低層次的需求過多,而不主動做些減法,高層次的需求就會受到影響。希望朋友們前行時與古聖先賢為伴,與時俱進,糾正錯覺,勇敢做些人生減法,享受別樣的幸福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45歲左右的中年人,生活最艱辛最難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