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yinyin1983

    用黑惡勢力來統治民眾,讓民眾屈從於不講理的統治,接受任何不講理的現狀,這樣民眾才能越來越懦弱,越來越屈從強權。這是法家“以奸民治”的思路,用有良心的人治理奸惡之徒,國家必亂,用奸惡之徒治理有良心的人,國家必強。這是一群什麼人!

    有個電視劇叫《大秦賦》,“賦”什麼賦!為國家幹活,遲到就得弄死。歌頌“大秦”,吃飽了撐的。

    法家建立在人性惡的基礎上。在法家人眼裡,世上沒有好人。如果有一兩個,也是君主和變法者。法家完全圍繞著君主利益,完全不顧及其他階級。民眾是什麼?君主的工具。作戰時,貢獻生命,和平時,貢獻勞力。要想維護這種不講理的統治,只有透過嚴刑峻法,把百姓變成亦工亦農的斯巴達戰士,把國家變成高效的戰爭機器。法家和儒家針鋒相對,甚至水火不容,焚書坑儒的爆發點正是法儒正朔之爭。

    秦王朝迅速敗亡後,法家之所以被統治者唾棄,幾千年沒有真正翻身,原因只有一個,太沒人情味。

    看看“集法家之大成”的韓非怎麼“大成”的。

    韓非子:聰明人頭腦太活躍,不容易統一指揮,知識雖然有用,但副作用太大,因此只好割愛。把賢能和有知識的人趕走,這是必須致力的。

    韓非子:不懂政治的人才會說要爭取民心,如果要爭取百姓的支援後施政,政治家有什麼用。民眾都像無知的嬰兒一樣,政府要讓他們吃點小苦,以謀求永久的大利,犧牲一代人的幸福,換來國家的長治久安,他們竟然全然不能瞭解。如果治國的時候,聽取老百姓的意見,那國家必然陷入混亂。

    韓非子:百姓愚蠢,自私自利。最高統治者只可以信任三樣東西:法、術、勢。以法刑人,以勢壓人,以術馭人。

    法,嚴刑峻法。嚴酷是前提,賞罰是其次,對不聽話的鐵面無情,對賣命的高官厚祿。

    術,權術。皇帝出於算計,任用大臣,大臣們也是出於算計,才給皇帝服務,所以皇帝和大臣的關係,就是相互算計的關係。君臣之間,一日百戰,一天需要玩一百次心眼,因此皇帝一定要精於權術。當然,法家更要精於權術,更要不擇手段,不惜殘忍,致力於做一個赤裸裸的功利主義者。

    勢,嚴刑峻法造成的一種威勢,一種恐怖氣氛,這樣就可調動起所有的社會資源,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韓非如此,管仲、吳起、商鞅等更如此,一丘之貉。一群為了自己,扶持君主、利用君主,不顧道德底線,殘酷壓制民眾的利益集團。當然,他們必定失敗,因為人不傻,君主不傻,貴族不傻,民眾更不傻。

    商鞅之前,所有法家人的變法都以失敗告終,因為所有國家都不像秦國那樣貪婪,狠猛,殘暴。商鞅來到秦國,面對秦國的一切,豁然率千古難尋,於是商鞅、秦孝公一拍即合,成功只是時間問題。

    商鞅擅長抄襲,所以他的變法在戰國變法中,最成功、最徹底,最沒人情味。節操都沒了,臉更可以不要。無私者無畏,不要臉者最無畏,最無敵,最獨步天下。

    商鞅最擅長抄襲吳起,他比吳起更招人恨。吳起殺妻求將、母死不歸,臨死前還拔出射中自己的箭插在“知遇”他的楚悼王的屍體上,無情無義、不忠不孝、禽獸不如。楚國法律規定:“麗兵於王屍者”,將被誅滅三族。楚國貴族寧願誅滅三族,也得把吳起弄死,足見吳起把人逼到什麼程度。

    商鞅變法在吳起變法的框架下,發揚的更加廣泛,更加無所不用其極。

    商鞅治國的要訣是:“民弱國強,國強民弱,故有道之國,務在弱民。”只有民弱了國才能強,只有讓民眾既愚昧又貧窮,這個國家才能強大。商鞅很懼怕中產階級,他說治國首先要讓百姓窮下來,失去生存的基礎,讓他們乖乖地服從命令聽指揮,所以治國貴令貧者富,富者貧,則國多利,多利者王。

    春秋,人活得優雅,宋襄公不是特例。

    戰國,人活得無情,管仲、吳起、商鞅、韓非具有廣泛性。

    法家之所以擁有用武之地,是因為禮樂文明盡毀,諸侯可以不尿天子,卿大夫可以不尿諸侯,三家可以分晉,秦國可以圖強。所以要想保證國家生存,則必須要強化集權,擴大軍隊,提高戰鬥力,否則法家人何以揚名立萬。

  • 2 # 濱河路人

    商君者,衛之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孫氏,其祖本姓姬也。入秦變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人足。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鄉邑大治。然刑其太子傅公子虔,黥太子師公孫賈,欺魏將卬。天資刻薄,為人寡恩;殘傷過重,積怨過深。且不聽趙良之勸,不知急流勇退,最終家破人亡。後秦相李斯說:“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候親附。”我覺的李斯的這個結論,是一個實事求是的發言。

  • 3 # 左傳夜話

    1、“百姓”說法是不存在的?

    春秋戰國是氏族血緣制,構成所謂國家的主體是氏族。《左傳》講“某華人”如何如何,就是這個原因。

    商鞅去秦國,是因為秦慕晉制,即:姬姓國君+外姓大臣的君主專治制雛形。《左傳》曹劌論戰中,曹劌是曹國的遠支沒落貴族。這裡商鞅也是,他們都不可能關心“百姓”如何的!

    2、“變法”說法是不存在的?

    商鞅的故事說,他向秦孝公推銷諸般強國之道。《左傳》對春秋五霸(存疑)方伯的強國之道有敘述,商鞅之法不能算創新。

    秦國在春秋晉文公之前一直有聯姻,在商鞅之前一直都有晉臣秦用的習慣,所以改革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

    然後再來回答題目,是否為了百姓?

    1、商鞅的核心思想是“農戰”。

    從之後歷朝歷代可以做出一個推測,凡是“富國強兵”的國家策略,老百姓都生活困苦,因為這是精英階層與平民階層脫離的標誌。所以,辛亥革命以後,現代中國推行的政策向來都是和平為主,這才是為了百姓。

    2、歷史是文人寫的,所以標準要以“糧”為核心。

    其他東西在史書,包括像商君書的著作中都可能被美化,但糧食這條線從古到今沒有變化。為了百姓,必定是“均田地,抑豪強,強生產”,能吃飽則是結果。從後來,秦軍喜的家書中讓父母寄錢來看,百姓的生產還是被剝削的狀態。

    3、百姓是現代約法思想的產物。

  • 4 # 王可可

    有人認為商鞅變法是為了老百姓的利益出發,主要原因有:

    商鞅變法推行了輕徭薄賦,減輕了老百姓的負擔。商鞅變法廢除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封建特權,透過改革土地制度實現了均田制,使土地分配更加公平合理,緩解了社會矛盾。

    商鞅變法推行了法治政策,使得社會更加穩定。商鞅推行了法家思想,重視法制,建立了以法律為基礎的行政和社會管理體制,使得社會秩序更加穩定。

    商鞅變法推行了軍事改革,提升了秦國的國防能力。商鞅改革了軍制,強化了軍隊的組織和紀律,使得秦國的軍隊更加強大,為秦國在之後的統一戰爭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也有人認為商鞅變法並不是為了老百姓的利益出發,主要原因有:

    商鞅變法推行的政策並不利於廣大百姓。商鞅變法加強了君權,推行了中央集權,對地方權力的限制也更嚴格,使得地方官員的權力受到了削弱,百姓的生活並沒有因此得到改善。

    商鞅變法的實施過程中,對於老百姓的財產權和人身權利得不到充分保障。商鞅變法在實施中,採取了很多強制措施,導致了一些老百姓的財產和人身權利受到侵犯。

  • 5 # 昆藍酶製劑宋宵因

    商鞅是為了給自己爭取地位權勢去給秦孝公效命的。

    商鞅第一次透過景監引薦見到秦孝公,和秦孝公談起了三皇五帝,提出了以堯、舜為代表的帝道治國,秦孝公卻聽得昏昏欲睡,事後不僅沒有采納商鞅的建言,連帶把景監罵了個痛快。

    商鞅第二次見秦孝公,又和他談起了以周禮為代表的王道,這種“君君、親親”等級森嚴的王道禮制,但秦孝公覺得商鞅也就這兩把刷子,沒有本事,交談幾句就打發商鞅出宮了。

    商鞅第三次見秦孝公,和秦孝公談到了以霸道治國,就是以法家思想為核心,對內嚴刑峻法,對外進行領土擴張,並提出了具體的實施策略《治秦九論》。這下把秦孝公聽得連續不眠不休地談了幾天幾夜。

    看商鞅變法,就是把秦國所有人都綁在了秦國擴張的戰車上,百姓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上戰場殺敵,另一種是努力種糧,用嚴刑峻法加以監督鞭策,所有人都成了工具人,一不小心就有殺頭之危,所以商鞅變法,對普通百姓來說,絕對是沒有人性的惡法。最後,商鞅也在自己建立的國家模式下,被告發、抓捕、處死了。

    所以啊,商鞅變法雖然增強了秦國的國力,但真沒有為百姓著想,普通百姓是不會念商君的好。

  • 6 # 一箇中西文化思考者

    何為老百姓?

    商鞅變法前是奴隸制,社會是周分封貴族與奴隸兩分,包括軍隊都是貴族。

    商鞅變法後以軍功獎勵奴隸土地,變奴為農民,甚至一些奴隸成為貴族。

    如果你說的民是非貴族,是奴隸,那肯定是享受了改革利益的!

    如果你說的民,是秦華人,含貴族奴隸,也是有利的,因為變法強國了。

    如果你歷史無知,壓根不知道秦國商鞅變法前後變化,硬是一套今天的情況說2500年前的事,那隻能用一句話說您:歷史無知,胡說八道。

  • 7 # 鴻哥iouyh福小鋪

    肯定不是啊,由於歷史的侷限性,商鞅變法是為統治階級服務的,他的變法僅僅是對統治模式進行最佳化,或者是說提供了一套更為成熟、務實和牢靠的統治模式。

    其中所謂的惠及百姓的措施,無非就是激發百姓們的積極性,但無法掩蓋其本質上奴役百姓的內容。

    甚至其奴役的殘酷程度也是非常嚴苛的,大致內容以耕戰最為突出,務農的時候好好務農,幹得好有賞,也就是自家的口糧可以留多一些,至於戰爭,殺敵殺得多,可以賜爵,但爵位之多喝繁雜,完全是古代版本的拼多多。

    因此,其中的奴役是帶有愚弄和擺佈的手段。

    當然啦,也不缺乏其進步性,它至少限制住了不少權貴的任意妄為,讓百姓們少受很多來自於權貴們的迫害,對秦國有歸屬感。

  • 8 # 喜喜羊羊喜喜喜人

    商鞅變法,是適應馬牛等動物,作農業幫手作行動指南的操作,理論上商鞅變法,並不是為了鞏固王權和為百姓著想,因馬車開始盛行,及牛耕田開始大量普及,要打破貴族修築的,自己勢力範圍落後的生產力,及阻礙先進生產力運作,讓先進的牛馬動力作秦國為科技行指南,是商鞅變法的真正動機,馬時代的來臨,也讓秦國的君主意識到,生產力不變革,會被率先進行了文化農業變革的楚國取代,而恰恰楚國基本依水而立,利用戰馬作作手段,基本就沒有什麼優勢,而秦國就不同了,利用馬步車軍作戰,楚國想吞噬秦國就變得很艱難了,而當時郡縣制也已經在六國盛行,諸侯國的君主就可以直達統治地區,秦國不跟隨這種趨勢,就有被楚國或六國滅亡瓜分的可能,是這種危機感,讓商鞅變法得到秦國君主和農民的歡迎,商鞅變法才能有成功的可能。

  • 9 # 想當公務員

    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但是他的那個法家跟今天的依法治國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他的那個法完全是為統治者著想的,為統治者用嚴刑峻法來壓制人民的。

    從表面上看,商鞅搞的什麼20級軍功制,平民百姓也可以憑藉著軍功提升地位,實際上設定了很多障礙,大概就像拼夕夕裡搶紅包一樣的東西吧,反正讓你永遠努力卻永遠都夠不著的一個目標。最多也就是讓民眾得點微不足道的蠅頭小利,卻不得不一輩子為統治者拼命。這樣下來,只有最高統治者是最大的受益者,人民自然是無盡深重的苦難。商鞅用嚴苛的法律壓制人民,這才有了“天下苦秦久矣”的說法。

    如果不是商鞅把秦國搞的嚴刑峻法,沒有把人逼上絕路,可能就不會有大澤鄉的陳勝、吳廣起義。所以秦朝看似強大,而實際上只短短的到了秦二世就滅亡了,該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那麼祖宅算不算私有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