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學禮儀傳承楊侃
-
2 # 海之平靜
何為“孝”?
答:首先看這個“孝”字是如何寫的。
“孝”是會意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老是指上一代,子指下一代,這個字是上一代和下一代融合為一體,稱為“孝”。所以上一代和下一代密不可分的。這個字就好像一個兒子揹著一個老子,上一代人念念不忘想著如何栽培下一代,才能對父母、祖先有個交代。孩子是念念把奉養父母責任扛在肩上,時時想著父母,如何讓父母更快樂,生活更幸福。
“孝”就是順,“孝”的本質就是順,順就是順從,順從就是聽話,而聽話正是中國式教育的核心。“孝”,孝道、孝敬、孝順都是一個意思。
許多人把“愛”當做“孝順”,“愛”與“孝”完全是兩個概念,愛父母絕對不等於孝順父母。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一點一滴的彙集,是一絲一縷的關懷,是春風化雨的滋潤,是冬日Sunny的照耀,是心靈深處的呼喚,是歲月留痕的踐行。為了不讓自己的人生留下遺憾和悔恨,不讓自己的父母而為此傷心,那麼就趕快盡孝吧。
其實“孝”無處不在,“孝”就在我們身邊。何為“孝”?就是父母口渴時,遞上一杯清香的熱茶。在父母疲憊時,幫助他們放鬆放鬆。在父母飢餓時,做上一頓可口的飯菜……。
只要聽父母的話,不把他們的教訓當做嘮叨,不讓他們受傷,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孝”。
下面有幾句善語《何為孝》:
《何為孝》
貧窮的父母,錢到為孝。
病弱的父母,出力為孝。
孤單的父母,相伴為孝。
脾氣暴躁的父母,理解為孝。
勤儉持家的父母,勤快為孝。
病患的父母,多份照顧為孝。
嘮叨的父母,聆聽為孝。
父母對你的期待,你能讓他們如願就是盡孝。
我們都會慢慢變老,趁現在還能孝順父母,就盡力孝順吧。
《孝經--三才章第七》有:“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所謂“天經地義”,就是從“孝”而來。
父母是至親,是孝的基礎,也是根本。在祖宗文化形態下,孝順父母是孝,尊長敬老都是孝,尊君也是孝。《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有:“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即是說,侍奉親人是孝的基礎,侍奉君上是孝的重要方面,講孝作為安身立命的德道之行,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現時生活中,由於意識形態的嬗變,對於傳統文化的“孝”行,我們是做不到的,即便能做到,也沒人去做。正常情況下,按一般生活邏輯,對於老人,有飯吃,不至於捱餓;有衣穿,不至於挨凍;生活環境不缺人,不至於孤獨寂寞;有病能及時上醫院,不至於受罪;死時兒孫都在場,不至於無人送終;等,就算孝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