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成海醫生

    這個問題的回答需要幾個前提條件。

    一是看什麼癌症,是不是早期,對於絕大數實體腫瘤比如胃癌,腸癌,食管癌,肺癌,乳腺癌,甲狀腺癌等,如果是早期階段,是不需要放化療的,只要做根治性手術甚至縮小的手術都是有很大的機會實現治癒,也就是說治好的情況。另外,即使是早期癌症術後,複查一切正常,要看是術後多久的複查。如果是術後早期,一般是術後3月內的複查,絕大數都是沒有問題的,但不代表這個病就治好了。即使早期,也是有復發的風險,如果術後5年複查,一切正常,基本可以說治癒了。

    二如果是進展期癌症,常說的中期,一般術後是需要輔助治療的(最常見的輔助治療是化療,有時需要放療或者放化療同步做,也有需要內分泌治療或者靶向治療等輔助治療方式)。如果根據術後的病理分期,需要輔助放化療,而沒有做類似治療,那麼相當與增加的術後的復發風險,即使短期內複查一切正常,也是不能說明治好了。我們需要了解的是,癌症的治療不像良性腫瘤,手術切除後基本就是治癒,不再復發,惡性腫瘤復發和轉移是其最大特點。但是,復發或者轉移的時間是不固定的,一般來說,術後2年內是復發和轉移的高發期,這也是為何多數的腫瘤治療指南都建議術後2年內複查的頻率要高於2年後的複查頻率。

    比如常見的胃腸道腫瘤術後複查頻率和內容:

    術後2年內每3月複查一次,術後2-5年每半年複查一次,術後5年每年複查一次。

    複查內容:血常規、血生化、胃腸道腫瘤標誌物;胸片或胸部平掃CT;或腹盆超聲或CT。每年複查一次腸鏡或者胃鏡。

    通常的情況下,如果術後5年複查一切正常,那麼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腫瘤基本治癒。但是不代表5年後就不需要複查了,臨床仍然會發現少數患者在術後7/8年有復發的,只是比例或者機率明顯降低。

  • 2 # 劉永毅醫生

    放化療對癌症病人產生的痛苦時間比較長、而且反覆、或持續進行,甚至比手術還難受,也就許多病人願意做手術而不願做放化療。術後是否需要輔助放化療,是根據臨床研究、循證醫學總結的指南、方案推薦的,是有益於生存時間的推薦,需要做的沒做其生存時間有可能大大折扣。

    癌症術後複查的手段包括臨床、血液常規及生化、CT、超聲、磁共振等,以影像學最為直觀,組織、臟器有沒有新的腫塊出現,一目瞭然。但是影像學一般在0.5cm以上才有可能發現,超聲還要差些,有可能在1cm以上才被發現,有些還要增強CT、磁共振才可以確定。還有許多癌症以淋巴轉移,1cm左右的淋巴結如何鑑別是不是正常的還是轉移的?這樣也就是說術後的檢查“正常”不一定真的正常,如果出現1cm³的腫瘤大概就是10^9個癌細胞!

    術後複查現在一些臨床研究做“血液活檢”,迴圈腫瘤細胞、DNA的檢測,資料上報告準確率很高,應用不是很廣泛。

    複查時間!術後多久複查是正常的?大部分腫瘤以微小灶長到影像學上可以看見的1cm左右所需用的時間大約在1-2年,那麼如果2年以上沒發現復發轉移,術後也沒做放化療,理論應該是幸運了,反之放化療對這種情況可能無益。

    目前許多癌症治療都在完善規範化,也就有了大量的臨床研究、總結,一般推薦Ⅰ期術後不做放化療的,Ⅱ期、Ⅲ期術後要做輔助放化療的,也就是大家說的清除“殘餘部隊”,還有一些病人術前做新輔助放化療。術後一定會怎樣?誰也不能肯定,還是參照既往經驗、總結、共識、指南比較好,對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成績倒退很多,如何跟孩子交流,是否要責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