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物鑑定專家邢捷

    雖然被張大千模仿的古人有百人之多,但是他模仿古人的作品卻成上上萬,具體數字無法估計。張大千很重視臨摹,他說:“繪畫必須從臨摹入手,有如唸書一樣,臨摹就如念《三字經》,如沒有念過書,無論寫古文也好,寫白話文也好,同樣是寫不出的。臨摹有了深厚的根基,才能談到創作。”張大千模仿古人作品的特點是不完全照搬,尤其在佈局方面,這一點在他中、晚年最為突出。在尺幅方面,他將手卷變立軸,將立軸變冊頁,如他模仿的《千里江山圖》是立軸,而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則是手卷。再如,他在《換鵝圖》中題道:“趙承旨(趙孟頫)《換鵝圖》真跡卷為先師李文潔(李瑞清)公所藏,今歸大風堂。其樹遠肇李迪,後來為六如(唐寅)所宗,偶展為堂幅,並記此。”在筆法方面,他靈活運用,如用唐、宋人筆法模仿元代錢選《並蒂圖》。在構圖方面,他有刪有改,如他模仿的董源《江堤晚景圖》,雖山石、樹林、人物、河湖的主要位置未變,但也許這邊少一人,那邊多一石,這邊多一樹,那邊少一屋。在意韻方面,他只師其意,如他在《仿陸天遊吳興清遠圖》中題道:“陸天遊《吳興清遠》小卷,中日之戰我受降後,自長春流出,用筆清遠,如不食煙火人,致恐雲林未必及之也。予師其意,不襲其跡,為此。”除此之外,還有更甚者,張大千僅憑“想象”來臨摹古人作品。他於二十八歲作《仿倪雲林山水》,題道:“雲林此幅予癸亥(1923年)歸蜀得於重慶,今為農髯師有矣。想象其意寫此,雖未能追囗迂翁,竊幸未落‘四王’窠臼也。丙寅(1926年)冬日並志,張爰。”儘管張大千的這種模仿與原作有異,但終歸是在有本的情況下模仿的。

    仿石濤、朱耷墨荷圖

    根據目前資料證明,張大千還有一些模仿古人的作品是在無本的情況下創作的,也就是說被張大千模仿的古人沒有畫過,或畫過但早已失傳。張大千曾於五十一歲時作有《仿趙大年蜀江秋靜圖》,他在圖中題道:“偶讀畫傳,黃筌有《蜀江秋靜圖》卷,拈筆擬之,並題小詩,時方將出蜀南遊也。己丑(1949年)七月大千居士爰,成都西郊稅牛廠。”由此可知,張大千只從書中看到黃筌有《蜀江秋靜圖》,未見到實物,於是用趙大年的筆法作青綠山水,可趙大年沒有作過《蜀江秋靜圖》。張大千曾於五十歲時作有《仿高克明秋壑鳴泉圖》,他在圖中題有:“乃知石田、六如二公畢生不出此公戶庭也。”經查閱,未嘗見高克明作有《秋壑鳴泉圖》,他在該圖中只是用了高克明的筆法而己。

    仿楊昇秋江放棹圖

    關於對張僧繇模仿的問題,就不只是有沒有作品的問題,張僧繇創沒骨法只見於文字記載,具體是何面目,只能從王希孟、楊昇等人作品中去揣摩。張大千藝高膽大,創作了許許多多的模仿張僧繇的作品,如《仿張僧繇巫峽清秋圖》《仿張僧繇秋林幽人圖》《仿張僧繇黃海松雲圖》等。張大千就是這樣心悟神會,另行構思。雖然是有依據的模仿,但說是創作更為準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3年為什麼製造業很難招到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