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611343270537

    確實存在一定細菌汙染的風險。雞蛋的通透性特別好,很容易收到細菌的汙染,母雞下蛋後,細菌從蛋殼進入蛋清,進一步對蛋黃造成汙染,常見的致病菌是沙門氏菌。並且,生雞蛋還存在影響其他營養素的問題。

    如果長期吃生雞蛋,可能不光會存在一定得安全隱患。生雞蛋的蛋白中有一種成分還會阻礙蛋黃中生物素的吸收,導致生物素嚴重缺乏,表現症狀為:脫髮、頭髮褪色,以及眼睛、鼻子等出現紅色鱗屑性皮疹等。還有雞蛋裡的蛋白酶抑制劑,如果加熱不充分,就可能抑制消化道的蛋白酶失去活性,從而影響蛋白質在體內的吸收。

    單面煎蛋的做法:

    通常是把雞蛋放在煎鍋內,煎到一面稍微凝固,而蛋黃還處於“溏心”狀態,甚至上表面的蛋白都還沒有凝固。

    真相原理:

    (蛋白變性溫度為57~58℃,蛋黃變性溫度為64-65℃)

    顯然,在這樣的溫度下,單面煎蛋(溏心蛋)肯定不能實現有效滅菌。

    滅菌的條件:溫度和時間!!!

    很多細菌並不耐熱。把雞蛋充分煮熟的過程中,透過充分加熱,基本上可以把它們剿滅。

    ▲圖為:常見的低溫消毒法,其溫度都在60°左右,通常維持時間在3-6分鐘

    此各國學者一直在探討比較適宜的蛋液殺菌條件,並且各國的巴氏殺菌條件並不一致。

    美國農業部要求全蛋液至少應加熱到 60℃,保持 3.5min;

    英國採用64.4℃,2.5min 殺菌;

    波蘭要求 66~68℃下殺菌3min;

    中國對全蛋液巴氏殺菌要求64.5℃,3min。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不能做到如此精確地時間和溫度的控制。

    2016膳食指南中提到:不吃生雞蛋,不喝生蛋清。

    建議:

    煮蛋一般在水燒開後,小夥繼續煮5-6分鐘即可。

    煎雞蛋也需要注意好火候(溫度)和時間。

    雞蛋是否熟了的判斷標準就是:雞蛋變性---變得凝固即可。

    生雞蛋的其他問題:

    1 生雞蛋的蛋白質成膠狀,不利於消化吸收。

    2 生蛋清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物質;影響生物素的吸收和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

    參考資料

    【1】《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

    【2】梁多. 液態雞蛋殺菌方法的研究進展[J]. 農產品加工·學刊, 2007(5):18-19.

    【3】喬立文, 楊新宇, 楊嚴俊. 熱處理對於雞蛋全蛋液功能性質的影響[J]. 食品工業科技, 2011(11):134-137.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學以為了用電安全,禁止學生騎電動車,大家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