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筆不意馳
-
2 # 危笑刺容
哪個都不行。改善低速飛行品質需要的是減小後掠角,至少減小外翼段後掠角。另外也不要盲目加大翼面積,否則影響低空飛行穩定性。
-
3 # nordland
先說下您給的三個翼型:
第一個大邊條,邊條的作用是打出內翼段渦流,這個渦流大幅度增加升力。好處是,即使在大迎角下,渦流也很難分離失速,可以大幅度提高失速迎角。但是,這並不是個低速優勢的佈局,大迎角優勢通常被放在高亞音速,也就是格鬥中經常使用的速度,因此基本上用在戰鬥機上。邊條其實不利於超低空突防,因為這個渦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在低空稠密大氣中通常意味著阻力增大。
F16的邊條渦流
第二個和第三個區別不大,減少展弦比,擴大機翼面積,效果如同三角翼,翼載降低高空效能提升。但是不利於低空,特別是低空高速突防,因為誘導阻力增大,超低空突防更費油。
當然以上這些概念只是優勢劣勢,不是絕對,若有太行這種牛B發動機,皆可無視,不過70-90年代,我們只有斯貝。
再談談飛豹,殲轟7開發始於70年代初,整個70年代海軍航空兵最大的痛點是無法給南海島礁足夠的空中支援。空軍一開始參與了一些,但是後來退出。所以最早的飛豹就是一架完全的海軍飛機,受到82年馬島海戰影響,海軍需要的作戰方式是就是無空中加油情況下,高空部署,進入戰區,然後超低空突防發射反艦導彈,再高空撤離。作戰半徑必須覆蓋南海島礁。
所以飛豹必須強調兩個效能,一個是高空燃油經濟性,以確保作戰半徑。另一個是海平面超音速的超低空突防能力。
A-5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到一個,傳統的中等展弦比的後掠翼。和A-5民兵團員(遠距離轟炸,高空突防)以及美洲虎攻擊機(超低空突防)類似。
美洲虎鋸齒翼刀,一樣沒少
這種翼型的劣勢就是低速,後掠翼很容易從翼尖開始附面層分離,失速然後擴充套件到整個機翼,導致尾旋墜機,飛豹的初期型號除了使用鋸齒,甚至加了復古的翼刀來阻止附面層分離過早蔓延。因此低速時候必須非常小心的操縱,早期飛豹是一架機械液壓傳動的飛機,這就更加困難。
後掠翼失速位置
注意早期型號的翼刀
不能改變麼?當然可以,但是需要改變麼?低速優勢翼型是小後掠角大相對厚度機翼類似A-10和蘇-25,但是就別想超音速了。兼顧超音速可以上變後掠翼,但是這對於80年代的中國來說,即使603有意探索,海軍都火燒眉毛了。
蘇-25 典型的低速翼形狀
其實,飛豹不是需要長時間滯空的低速支援戰鬥,因此並不是需要提升“低速效能”,而是需要改善“起降效能”,這個不用改動翼形也做得到,於是我們看到在豹A上面電傳操控的引入,翼刀也不需要了。
飛豹在當時技術條件下實現了海軍的需求目標,已經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奇蹟了,在殲-16服役前的20年,都只有飛豹在守護南海。
PS
美洲虎有一個ACT型號改了大邊條,但是不是為了改善低速效能,而是為了削弱機體穩定性測試不穩定佈局下的電傳作業系統。
回覆列表
湊個熱鬧
增加邊條的效果意義不大,不如從機翼上下手。
增加機翼厚度,改進機翼剖面翼型,改進機翼前緣襟翼,改進機翼扭轉角度,甚至增加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