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熱情的海馬大叔

    將在謀,不在戰。白起為將之謀多為戰役級的,而秦國卻有一名戰略級的戰將,一役定秦國百年之大計,沒有他的功績在前,白起、王翦之功根本無從談起。何人?司馬錯。要說對秦的功績,司馬錯的功績僅次於商鞅,或者說,文臣商鞅第一,武將司馬錯第一。

    司馬錯對秦帝國一統大業的功績何在?司馬錯最大的功績便是平定巴蜀,為秦帝國建立起了穩固的戰略支撐點,為秦國在往後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戰爭本錢。可以說,沒有司馬錯平定巴蜀,在“有多少糧食就能養多少軍隊”的古代戰爭法則面前,秦國連年征戰僅以關中的本錢面對六國,還是捉襟見肘的。

    王業之名在山東,王業之資在巴蜀。秦惠文王時期,秦相張儀向秦王提出攻打南韓打通三川攻佔宜陽挾天子以令諸候的計策,卻被司馬錯提出反對意見,他認為,張儀的做法會惹怒諸候從而使秦國成為諸候眼裡的眾矢之的,現在國力還沒有足夠強大之尚不能與諸候抗衡落得出不好聲名不說,還大大損失國力對秦國實則不利。不如平定巴蜀,平定巴蜀後開發土地,不但可以得人力物力充實軍力,又可以佔據有利地勢順水而攻楚。秦王后來採納了司馬錯的意見,同年與張儀等率軍從石牛進軍巴蜀,與蜀王的大軍戰於葭萌。蜀王戰敗後逃走,滅蜀。後又滅巴、苴。滅巴蜀後,司馬錯的一生絕大多數在經營巴蜀。

    戰爭之資首在農業。在那個鐵製農具才剛剛起步的年代,農業生產力是戰爭的瓶頸,每每戰事爆發,對一個國家農業生產都是一次在洗劫。一場擴日持久的戰爭背後是一個個強在的農業資源大比拼,必須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來對戰爭進行後期保障,在古代由於技術條件的極度落後,不論是在人力上還是時間上都是一個傍大的數字。連年的戰爭意味著要調動更多的華人去運糧保障打仗的軍隊,古代的農民不光是要種地,他們還有一項重要的使命便是隨時聽從國家的號召,被國家徵調去保障軍糧運送或者當兵打仗。這樣一來,一但發生戰爭,他們就沒有辦法再種地打糧。

    天府之國,食無荒年。司馬錯在平定巴蜀後,在巴蜀這塊肥沃的土地上推行商鞅變法措施更是大大激勵了當地農民的積極性,使得短時間內秦國的糧食儲備得到爆漲,僅巴蜀地區的糧食產量就超過了列國一個國家的產量,加上原有的關中平原,這兩大產糧基地每年總產量憶經遠遠超過了當時的任何一個諸候國了。它們共國支撐著秦國長年對外戰爭的糧食來源。後來又經李冰修建完成都江堰後,巴蜀地區更有“食無荒年”之說,也就是說,巴蜀這個糧倉保障了在外征戰的幾十萬秦國士兵可以不餓肚子。

    平定巴蜀後,巴蜀再無對外戰事。巴蜀所處的地理位比較荒遠,在中原連年的戰爭歲月裡,巴蜀地區沒有受到過類似中原諸候國那般反覆爭奪的戰火蹂躪,它不光是確保秦國農業生產穩產高產的聚寶盆,也因為遠離戰火的滋擾,成為秦國最穩定的地區,更是秦國實實在在的“免戰之地”。

    司馬錯這次平定巴蜀的軍事行動是影響深遠的,它的作用不亞於後來的任何一場大戰,如果沒有平定巴蜀這塊沃土,充分發揮這塊沃土農業作用產出更多的糧食和物資,實在很難想象後來的秦國拿什麼來支撐那幾場史無前例的空前大戰,從而完成秦國一統天下的目標。

    白起、王翦雖然在戰場上指揮所向無敵,它的背後卻是秦國巨大的國力在支撐著他,長平三年對峙,傾六十萬之眾滅楚,三十萬秦軍北拒匈奴,六十萬秦軍南征百越……一大半供給出自司馬錯當初平定的巴蜀之地。故,武將第一,非司馬錯不可。劉邦為什麼稱蕭何為漢第一功臣?因為蕭何解決了所有漢軍將士在征戰中有飯吃的問題。

  • 2 # 尚宮女史

    白起若只能在歷代秦將中排第二,那麼,誰來排第一?王翦嗎?從戰績來看,王翦顯然是弱於白起,實際上,白起就是排在秦將之首,也排在戰國後期四大名將之首,之所以說後期,是因為吳起的存在,四姑娘以為,唯一能強於白起的正是戰國前期的吳起。先來看看白起,白起活躍在秦昭襄王時期,經由魏冉的提拔,開始在戰場上建功立業,他打下的最著名的幾場大戰有:

    伊闕之戰:利用魏楚兩軍主將各懷心思、儲存實力的心理避實就虛,各個擊破,斬殺24萬。鄢郢之戰:自斷後路,水灌鄢城,進而攻進郢都。華陽之戰:白起出其不意,令軍隊快速前進,打了魏趙聯軍一個措手不及,最終斬殺聯軍15萬。長平之戰:白起針對趙括制定了作戰方針,誘敵深入,斷其後方,截其糧道,最終斬殺趙國降卒40萬。

    白起出戰必勝,攻下了大大小小七十餘座城池,斬殺敵軍近百萬之眾。白起作戰向來以消滅對方有生力量為目標,這讓他備受詬病,也成了他日後被賜死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不可否認,白起的軍事天賦之高,是排在戰國後期名將之首的。當時,戰國四大名將秦趙均分,趙國有廉頗和李牧,秦國為白起和王翦。若論戰績,王翦排在白起後面。王翦用兵在求穩的基礎上注重謀略,最著名的一戰就是王翦領六十萬大軍滅楚,這一戰中,不僅體現了王翦的軍事才能,更有政治才能。他堅持要用六十萬大軍,秦王政不那就用想用20萬打敗楚國的李信,然後王翦歸隱,結果李信大敗而歸,秦王政不得不去請王翦出山,領六十萬大軍滅楚,王翦為了放心攻楚,給秦王政吃了一個定心丸,那就是貪婪的問秦王政要田產財物給子孫們。秦王政放了心,王翦也沒了負擔,然後和蒙武去攻楚國。王翦安營紮寨和楚軍耗了一年,耗得秦軍無事可幹只能玩,耗得楚軍心急如焚,數次挑戰不得只得退兵,然後王翦找到了機會,進而滅了楚。

    王翦是秦滅六國的主要將領,也是少有的能得到善終的秦將。倘若從政治能力來看,王翦是強過白起的,但若論軍事能力,白起強過王翦。唯一能比白起強的就是戰國前期的吳起,吳起是個全才,他是政治家、軍事家、改革家等等。

    他帶領魏軍攻下河西之地,成為西河郡守,然後訓練出一支魏武卒,威震天下,曾以五萬兵力在陰晉打敗秦惠公的五十萬大軍。一生七十六戰,有六十四戰勝,其餘為平,為魏國的開疆擴土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來他又到了楚國,在楚悼王的支援下進行變法,楚國國力走向強盛,然後變法觸犯了貴族階級的利益,楚悼王一死,吳起就受到了貴族們的攻擊,死在了楚悼王的屍體上,吳起變法也隨之煙消雲散。

    可以說吳起去哪個諸侯國,哪個諸侯國就會強盛,然而因為缺少明君,所以吳起的命運在哪個諸侯國都比較坎坷,最後慘死在楚國。相比較而言,吳起的命運比之商鞅差遠了。

    白起、王翦、吳起,四姑娘之前都寫過,這裡就簡單寫這些。

  • 3 # 張不叄讀秦史

    從來沒聽說過“白起在秦國名將中排名第二”這種說法,白起一直是公認的秦國甚至戰國第一名將。光看他打過的勝仗、殲滅的敵軍就沒人比得上:伊闕之戰、華陽之戰、鄢郢之戰、長平之戰,有奔襲戰,有運動戰,有游擊戰,有圍殲戰,殺敵數更是累計百萬人以上,這個戰績別說秦國,整個戰國也沒人比得上。

    唯一能和他一較高下的秦將可能是王翦,他強於白起的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就是,滅國但不求殺敵,很可能是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勝果,可以說已接近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境界。但別忘了,王翦滅六國的戰果,是建立在白起摧毀了六國有生力量的基礎上,如果沒有白起的殲敵百萬,秦國不可能在七國爭霸的過程中獲得壓倒性的優勢。即便王翦強於白起,也是站在白起的肩膀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新賽季湧現出多個40+得分,誰能拿下第一個50+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