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隱士夢言
-
2 # 青雲益墜
應該說相差較大!
可能西遊記是四大名著裡唯一電視劇改編得比原著成功的。
西遊記原著略顯枯燥乏味,有些情節雷同,還有就是語言算不上太生動,畢竟明朝人筆法跟今天比區別不小。當然並不是說寫得不好,是相對於電視劇而言。
電視劇容易看懂啊。
還有就是情節和細節的改編,這裡面涉及思想問題。比如原著不合理、恐怖、不健康的內容肯定是要改的,這也是與時俱進嘛!
-
3 # 客源優選個體店
一、為了做記號,唐僧剛出生就被媽媽滿堂嬌咬下一根左腳小腳趾。
二、觀世音剛到長安城時,“扮豬吃老虎”,住在土地廟,把土地趕到城隍廟去了。
五、豬八戒是渾身紫毛的野豬精,長著圓牙的嘴長三尺,他剛剛出生就將自己的母親和兄弟給吞食了,成為妖怪後的豬八戒更是以人方食,而且真的很齷齪,非常非常色,高小姐也羞辱了,並不是一個憨厚可愛的形象。
六、沙河尚身長一丈二將近四米,紅頭髮,藍色臉,吃人不眨眼,簡直是魔鬼。脖子上掛著的可不是佛珠,而是用九個取經人的腦袋做成的串。
-
4 # 秋名山國主
就連續劇而言,浙江版還比較還原原書劇情,只是拍的不全,張紀中版人物造型貼近原書,但是劇情魔改較多,86版與續集雖然很經典,但是也與原書情節有出入。
-
5 # 淺讀西遊水滸與三國
《西遊記》原著和連續劇差的遠嗎?
我的回答是:差別太大了。
就拿八六版西遊記來說,八六版雖然經典,但不像西遊記。
很多人說八六版與原著相差大,是因為資金和技術限制,那咱就從其他方面來說。
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
原著中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對話,這些對話,能解釋很多矛盾,但影視劇很少表現出來,包括經典的八六版西遊記。
現在網路上很流行陰謀論,很大原因是他們只看過電視劇,沒看過原著。
影視劇因為各種原因,會對原著進行修改,而修改的部分,有可能是那部分的核心思想。
像三妖鬥法,因為沒有:
你把三教歸一,也敬僧,也敬道,也養育人才,我保你江山永固。
所以被人扯成佛道相爭。
所以呢,西遊記原著和影視劇的差別,真的很大。
-
6 # 博學多才的暖陽Gu
中國四大小說名著之一《西遊記》改編翻拍的電視劇可謂轟動全國,家喻戶曉,無論男女老少,基本都看過多遍。86版《西遊記》無疑是最為經典的,為無數華人津津樂道,成為好幾代人的經典回憶。
事實上,電視劇《西遊記》能取得如此的成功,離不開導演編劇等創作團隊對原著小說的改編。暫且不論大量改編是否完全正確,但毫無疑問,帶來的結果是空前積極的。
看過原著小說的應該都知道,電視劇與它差別很大,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原著小說情節和人物形象遠比電視劇展現的要豐富複雜的多,想要完全展現可謂難以實現。
同時電視劇最成功的一點就是,展現了符合我們當代社會的價值觀和道德觀。沒有了原著中的戲謔,粗俗,諷刺,成為了老少咸宜的一部劇。
01.人物形象的美化
劇中唐僧一心向佛,善良忠厚,不畏艱險,跋山涉水,對徒兒們也是循循善誘,然而在原著中唐僧也是一個喋喋不休,懦弱猥瑣,心地沒有那麼神聖,且意志不堅定的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原著中的妖魔鬼怪都是恐怖凶煞至極,各個妖洞骷髏遍地簡直人間地獄,獅駝嶺三妖高大凶惡無比,這在電視劇中是沒有表現出來的,也是無法表現出來的。
02. 故事情節的添改
03.宗旨的美化修飾
電視劇宗旨就是要塑造師徒四人不懼艱險不畏苦難終成大業的拼搏精神和英雄形象,鼓舞人民的思想和精神,以Sunny積極的態度來面對生活。於是美化唐僧,弱化天庭,去掉了那些師徒間的勾心鬥角互相奚落顯得非常必要。
原著中的有些內容,不適合當時的社會和民眾,那時的電視媒體,是要面對廣大懵懂的群眾,小說中的黑暗情節造成消極的影響。改編是必然的,而且是恰當、出色的,完美呈現了民眾心中所渴望的一眾經典的藝術形象。
-
7 # 崑崙神風
Chart非常非常遠。
《西遊記》原著是一本充滿暗黑色彩的書,書裡的諷刺隱喻等因素層出不窮。閱讀並深刻理解原著,你就會發現取經這件事蘊含著濃濃的陰謀氣息。
沒有幾個真正善良的人物。就連慈悲的佛祖、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低眉順眼的老好人唐僧都毫不例外。如來為了傳播佛教無所不用其極;觀音菩薩言行只是為如來服務;唐僧對徒弟們肆意呵斥。絲毫不見佛家的慈悲為懷,個個充滿心機。一本《西遊記》世間百態盡在其中。
《西遊記》電視劇的思路就比較簡單了。主導思想是正義戰勝邪惡的童話,內容則是唐僧師徒四人不斷闖關取經的副本任務。孫悟空降妖除魔、大放異彩;唐僧因為心太軟而屢次誤事;豬八戒不斷插科打諢,為大家活躍氣氛;沙和尚埋頭苦幹,是存在感最低的。四個人的性格都非常鮮明,善惡也一目瞭然。
但是,沒有讀通《西遊記》原著,就沒有資格稱自己瞭解了西遊!
畢竟,我們每一個人都終究要長大,不能永遠生活在童話裡。
-
8 # 淡雅人生1911
以揚潔導演拍攝的《西遊記》,可謂是精典之作,深受大陸外民眾的認可和喜愛,以師徒四人為主演的大眾演員們,深刻的把原著的本意和仙境刻畫的活靈活現盡展完美!!
-
9 # 仁愛生活家Km
原著與連續劇還是有差別甚遠的。
孫悟空根本就沒有能夠大鬧凌霄寶殿,在門口就被擋住。原著裡唐僧的意志很不堅定,好幾次都說要回大唐不去取經了。原著唐僧的悟性也不行,烏巢禪師曾經給他們師徒四人講《心經》,只有孫悟空聽懂了,唐僧根本就沒有懂,一路上還多次向孫悟空請教,讓他給自己講解。
唐僧和女兒國國王的感情也不像電視劇裡那樣。再老版的四大名著電視劇裡,西遊記算是跟原著相差較遠的。
回覆列表
差的太遠太遠了,就說,誰看《西遊記》電視劇的時候,能有“唐僧師徒不畏艱難”的感覺了?縱然一路上有各種妖魔鬼怪攔路,可在觀眾的眼裡,那就像是一次遠足冒險旅遊嘛!如果沒了這些妖怪,那這趟旅行還覺得太枯燥、太沒意思了呢!
而《西遊記》的原著中,其實真正體現出來的,是儒家思想中,不斷經歷磨難,讓人不斷進步的核心思想。
人們總喜歡用“儒釋道”來詮釋中國歷史文化,那就說這“儒釋道”。從表面上看,《西遊記》是在宣揚釋家佛法文化,而實際上呢,整部《西遊記》裡,連一小段完整的佛經教義的摘抄都沒有。對比《聊齋志異》,《聊齋》的一些小故事裡還出現過佛經的摘抄內容呢,《西遊記》裡則最多了也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而《西遊記》的情節發展中,師徒四人,從取經路一開始,每個角色都有自身明顯的性格缺陷和問題,到後來,經過了一路的艱難險阻之後,每個角色都有了思想境界的進步了。這不是佛法,而恰恰是儒家教育學習文化的傳播。
別人不知道,反正我在閱讀原著的時候,這個邏輯是可以很明顯地感覺出來的,也就是說,唐僧師徒真正取到的真經,其實不是佛祖傳授的經卷,而是這一路冒險帶來的經歷經驗!
所以呢,原著與電視劇的差異,其實是非常大的,想理解《西遊記》,感悟名著的真正魅力,還是要讀原著,而不能只看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