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的小學生

    下面大致介紹一下三藩之亂的過程:三藩指三個降清的明將,他們是平西王吳三桂,鎮雲南;靖南王耿繼茂(父耿仲明、子耿精忠),鎮福建;平南王尚可喜(子尚子信),鎮廣東。這三個明朝叛將,自投降清廷後,積極充當滅亡明朝和屠殺漢族百姓的急先鋒,為清廷統一全國立下汗馬功勞。因此,他們被順治帝晉封王爵,鎮守藩地。

    順治帝令三藩鎮守地方的目的主要是為了“以漢制漢”,“屏藩王室”,但實際上他們是三個獨立的王國,不僅擁兵自重,不向國家上交一兩稅銀,而且還要中央每年向其供應大量軍糧、餉銀。這樣三股勢力逐漸成了清廷的養虎之患,已成尾大不掉之勢。

    康熙帝曾以“三藩及河務、漕運為三大事,夙夜廑念”作為警言,懸於宮中柱上。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三月,鎮守廣東的尚可喜上疏請求回遼東養老,讓他的兒子尚之信承襲王爵。康熙認為可趁此機會撤藩,他回覆尚可喜,既然他還活著,就沒有兒子承襲王位的道理;並要求尚可喜把家屬兵丁一起帶走,而綠營官兵則留在省裡。就這樣,康熙撤銷了尚氏的藩封。這件事驚動了吳三桂和耿精忠,他們不得不也提出撤藩的請求,並分別將撤藩的奏疏送到北京,以試探康熙的態度。康熙順水推舟,命耿精忠進京聽用,吳三桂調往山海關駐紮。

    康熙的舉措立即遭到了吳三桂和耿精忠的反抗,吳三桂首先發難,於康熙十二年十一月起兵叛亂,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蓄髮易冠,以“復興明室”為旗號舉兵反清。他把自己打扮成明朝的忠臣良將,妄圖收買人心。然而,他叛明降清,縊殺永曆帝的罪行是無論如何也不容抹去。因此,他的這些騙局並沒有收到什麼大的效果。不久,耿精忠和尚之信也起兵響應。耿精忠還聯絡了佔據臺灣的鄭經,約為援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藩之亂”。由於三藩起兵突然,各地清軍沒有準備,因此在一年的時間內,叛軍就略湖南、攻四川、入江西、佔浙江,並蔓延到山陝甘諸省,來勢兇兇。幾與清廷成對峙之勢,情勢非常嚴重。

    叛亂髮生後,年僅二十歲的康熙帝臨危不懼。他先是主動承擔責任,保護了主張撤藩的大臣。接著下令削奪了吳三桂的王爵,公佈其罪狀,並處死了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和孫子吳世霖,以絕和談之路,團結人心,發兵平叛。

    在此次平叛中,康熙帝表現出傑出的軍事、政治才能。他以八旗勁旅固守江北,把湖北荊州和江西作為前線;將山東兗州和山西太原作為後方支點,調重兵把守,控制南北和東西兩條孔道。由於此時清軍入關已二十餘年,戰鬥力大不如前,再加上西南地區山湖交叉,無法發揮八旗騎兵的作用。因此,康熙帝大膽使用漢將、漢兵,並破格提拔富有軍事指揮能力的漢將。除此之外,他下詔赦免吳三桂隨從兵將的罪名,力主招撫。又下詔停撤耿、尚二藩,並善待其家人。而後勸降叛軍西線主將陝西提督王輔臣,以孤立吳三桂,以免多線作戰。從而集中兵力,重點打擊吳三桂。在這樣一番部署之後,到康熙十五年底,清軍逐漸佔據了優勢,進入了戰略反攻。

    康熙十五年六月,王輔臣兵敗投降;十月,耿精忠投降;十六年五月,尚之信投降。吳三桂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清軍收復了江西和湖南部分地區。吳三桂眼看大勢已去,在湖南衡州稱帝,建元大周。起兵之初,打著“復興明室”旗號騙局的他,終於被自己的行為所揭穿。當年八月,吳三桂病死,其孫吳世璠繼位。第二年正月,清軍攻佔長沙,吳軍隨後退守雲南。四月,湖南、廣西徹底平定。年底,陝西平定。康熙十九年正月,四川平定。八月,尚可喜被康熙賜死,耿精忠被剝奪兵權(康熙二十一年,被處死)。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初,貴州平定。九月,清軍圍困昆明。十月二十八日吳三璠自殺,二十九日,叛軍出城投降。至此,歷時八年的三藩之亂徹底結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俄烏戰爭已經打了一年,想對俄羅斯說點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