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坤維

    問題疫苗之所以能夠流向市場,生產者大機率知道疫苗有問題,但是管理層並不知道疫苗有問題,如果管理層知道疫苗有問題,就會予以攔截,並要求召回銷燬。

    我們的疫苗管理制度上還是較為嚴格的,中國從2006年起就已經實現對所有疫苗的批簽發管理。自2008年以來,國家藥品監管部門開展疫苗評價性抽驗,即從生產、流通和使用3個環節抽取疫苗產品進行質量檢驗。中國已建立起覆蓋疫苗“研發—生產—流通—接種”全生命週期的監管體系,上市疫苗全部實行國家“批簽發”管理。

    但是中國抽檢制度與國際市場存在一些差別,造成問題疫苗更容易矇混過關,據媒體資料,中國僅需3次抽驗中有1次合格即被視為抽驗透過,很多國家採取的是3次抽檢必須全部透過,有一次不過便不予簽發。

    另外對於抽檢不合格處理方式也不一樣,目前對抽檢不合格的批次,國內僅要求處理同批次疫苗,但國際上在問題疫苗原因未明的前提下,則會對發現問題疫苗的前後3~5個批次停止銷售和使用,並進行復檢。一次抽檢不合格就會對前後3-5各批次進行復檢,複檢合格以後才能銷售和使用,這就造成問題疫苗更加難以透過抽檢關而流向市場。

    很多東西是細微處見精神,基於疫苗成本較高,企業自然從利益角度出發,不願意銷燬問題疫苗,抱著僥倖心態希望實現銷售,從而流向市場,注入人體。

    針對疫苗市場的管理,加大抽檢力度是一個方面,但是監管不管如何努力,都難以杜絕問題疫苗進入市場的機率,關鍵是加大懲治力度,讓生產廠家不敢造假,心存僥倖讓問題疫苗流向市場,在源頭上把好自己第一關。

    但何為加大懲治力度,經濟處罰是一個方面,司法追責也不可少,但也可以考慮從懲罰性賠償著手,讓造假者承擔難以承擔的經濟賠償。強生就是最好的例子。

    畢竟問題疫苗注入人體,誰也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不良後果。效價不合格,會導致無法起到有效的免疫作用,從而給生命帶來隱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兩會多次提出農民養老的議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