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糖尿病藥物注射準則
1.必須將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注射至健康的皮下脂肪組織,避免注射至皮內、肌肉、瘢痕和脂肪增生組織。
2.所有成年人,無論年齡、性別和體質指數(BMI),在使用4 mm胰島素筆用針頭時均建議以90°垂直進針。使用長度>4 mm的筆用針頭或注射器(注射部位面板表面到肌肉筋膜的距離小於針頭長度),必須使用正確的捏皮技術或傾斜進針以避免肌內注射。
3.推薦的注射部位為腹部、大腿、臀部和上臂:(1)腹部邊界如下:恥骨聯合以上約1 cm,最低肋緣以下約1 cm,臍周2.5 cm以外的雙側腹;(2)大腿前外側上1/3;(3)臀部外上側;(4)上臂外側中1/3。
4.檢查注射部位,避免注射至脂肪增生或脂肪萎縮區域。
5.注射部位輪換非常重要,正確的輪換方法是:(1)同一注射部位內每次的注射點間隔約1 cm;(2)單一注射位點的使用至少間隔4周;(3)將注射部位分為四個等分割槽域(大腿或臀部可等分為兩個等分割槽域),每週使用一個等分割槽域並始終按順時針方向進行輪換。
1.胰島素必須注射至健康的皮下脂肪組織,避免注射至皮內、肌肉、瘢痕和脂肪增生組織。
2.注射應當避開骨性隆起處至少1~2 cm。首選的部位是:(1)腹部,距離肚臍2 cm;(2)大腿前外側上1/3;(3)臀部外上側;(4)上臂外側中1/3。
3.選擇注射部位時,應當考慮胰島素型別和每日的注射時間。
4.必須正確輪換注射部位以避免脂肪增生。對於所有兒童和青少年,無論年齡、性別或BMI,均應當使用4 mm筆用針頭。
5.兒童和青少年存在意外肌肉注射的風險。通常情況下,除大腿外,捏皮可以避免肌肉注射。較瘦弱的兒童如果面板表面至肌肉筋膜的距離小於針頭長度+3 mm,必須捏皮。
1.接受胰島素注射或輸注的患者,每次隨訪時均應檢查注射部位:(1)糖尿病醫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以確保正確篩查脂肪增生和其它注射部位併發症;(2)進行自我注射/輸注的患者,必須學會自我檢查注射部位並能夠區分健康組織與非健康組織。
2.臨床醫生必須監測並記錄脂肪增生的發展程序,可以照相(需徵得患者同意)或繪圖(包含尺寸、形狀、質地的描述)。
3.在徵得患者同意後,臨床醫生應當用面板記號筆標記出所有脂肪增生和其他注射部位併發症的邊界,並告知患者應當避免使用標記的區域進行注射。
4.應告知脂肪增生患者停止在受影響的組織處進行注射/輸注:(1)使用正常組織而非脂肪增生組織進行注射後會感受到代謝上的差異(如胰島素吸收增加);(2)知曉在注射至正常組織時會感受到些許疼痛;(3)須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密切監測血糖,以降低非預期低血糖的風險;(4)根據血糖監測結果,降低胰島素劑量,較初始劑量通常降低20%以上;(5)優先選擇4 mm胰島素注射筆用針頭/6 mm胰島素注射器或者可用的最短針頭以儘量避免注射到肌肉的風險;(6)優先選擇最新針尖設計的胰島素針頭,包括更細的和超薄壁的針頭,以儘量減少疼痛和不適感,增加註射的舒適度。
5.必須教育患者正確輪換注射/輸注部位,並警示其重複使用針頭的危害,以儘量減少注射部位併發症的風險:(1)患者必須學會正確的注射部位輪換的原則,每年對輪換技術進行評估,或者根據需要多次進行評估;(2)正確的注射部位輪換可確保每個注射位點間隔大約1 cm,且單個注射位點使用至少間隔4周。
1.所有患者和照護人員應當接受常規教育以及個體化的輔導,這有利於實現最佳護理。
2.確保所有患者和照護人員均有醫護人員指導,採用以患者為中心的循證心理教育工具/策略以實現雙方的共同目標。
3.糖尿病醫護人員應當善於識別影響胰島素給藥的心理問題。
4.醫護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行為治療技巧以儘量避免胰島素治療對心理的影響。
1.所有醫護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均須遵循有關銳器使用的法規。
2.銳利醫療器械具有潛在的損傷和疾病傳播風險。所有醫護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均須採取以下措施以確保工作環境的安全性:(1)開展定期風險評估並提供繼續教育和培訓;(2)提供並採用針對使用過的銳器的安全棄置方法;(3)禁止雙手回套針帽;(4)鼓勵對不良事件進行上報。
3.所有使用銳器(如注射、採血、輸液)的醫護人員在可能或已經引起血源性病原體(如人免疫缺陷病毒和肝炎病毒)傳播風險的環境中,必須使用安全型器械。
4.協助注射人員(如照護人員和家屬)必須採用正確的注射或輸注技術,並使用至少能防護注射筆患者端的安全型器械進行胰島素注射。最安全的筆用針頭是兩端(患者端和筆芯端)均具有防護。
5.筆用針頭安全棄置要求以下措施:(1)醫護人員應當指導患者和照護人員關於正確的銳器處置流程與個人責任,並定期鞏固強化;(2)制定銳器安全處置系統和流程,所有具有接觸銳器風險的人員都應瞭解此係統和流程;(3)診斷為血源性傳播疾病(如艾滋病和肝炎)的患者應當使用安全型器械並安全棄置;(4)銳器不得直接棄置於公共垃圾和家庭垃圾中。
1.胰島素輸注管路必須刺入健康的皮下脂肪組織中,避免穿刺至皮內、肌肉內以及瘢痕和脂肪增生組織中。
2.如果穿刺時發生出血或者顯著疼痛,應移除並更換管路。
3.輸注管路穿刺的首選部位應當個體化,但包括以下部位:(1)腹部,避免骨性隆起處和肚臍;(2)臀部外上側;(3)上臂外側中1/3;(4)大腿前外側上1/3。
4.輸注管路穿刺部位應當輪換以免發生併發症。每個部位的留置時間應當個體化,但通常不應當超過72 h。
5.如果軟管針發生扭曲打結,應當考慮採用更短的軟管針或者斜針、鋼針。如果發生原因不明的高血糖症,應考慮使用不同型別的輸注管路,有條件可以使用具有側孔的軟管針。
成人糖尿病藥物注射準則
1.必須將胰島素和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受體激動劑注射至健康的皮下脂肪組織,避免注射至皮內、肌肉、瘢痕和脂肪增生組織。
2.所有成年人,無論年齡、性別和體質指數(BMI),在使用4 mm胰島素筆用針頭時均建議以90°垂直進針。使用長度>4 mm的筆用針頭或注射器(注射部位面板表面到肌肉筋膜的距離小於針頭長度),必須使用正確的捏皮技術或傾斜進針以避免肌內注射。
3.推薦的注射部位為腹部、大腿、臀部和上臂:(1)腹部邊界如下:恥骨聯合以上約1 cm,最低肋緣以下約1 cm,臍周2.5 cm以外的雙側腹;(2)大腿前外側上1/3;(3)臀部外上側;(4)上臂外側中1/3。
4.檢查注射部位,避免注射至脂肪增生或脂肪萎縮區域。
5.注射部位輪換非常重要,正確的輪換方法是:(1)同一注射部位內每次的注射點間隔約1 cm;(2)單一注射位點的使用至少間隔4周;(3)將注射部位分為四個等分割槽域(大腿或臀部可等分為兩個等分割槽域),每週使用一個等分割槽域並始終按順時針方向進行輪換。
兒童糖尿病藥物注射準則1.胰島素必須注射至健康的皮下脂肪組織,避免注射至皮內、肌肉、瘢痕和脂肪增生組織。
2.注射應當避開骨性隆起處至少1~2 cm。首選的部位是:(1)腹部,距離肚臍2 cm;(2)大腿前外側上1/3;(3)臀部外上側;(4)上臂外側中1/3。
3.選擇注射部位時,應當考慮胰島素型別和每日的注射時間。
4.必須正確輪換注射部位以避免脂肪增生。對於所有兒童和青少年,無論年齡、性別或BMI,均應當使用4 mm筆用針頭。
5.兒童和青少年存在意外肌肉注射的風險。通常情況下,除大腿外,捏皮可以避免肌肉注射。較瘦弱的兒童如果面板表面至肌肉筋膜的距離小於針頭長度+3 mm,必須捏皮。
三治療和預防脂肪增生的黃金法則1.接受胰島素注射或輸注的患者,每次隨訪時均應檢查注射部位:(1)糖尿病醫護人員必須經過培訓,以確保正確篩查脂肪增生和其它注射部位併發症;(2)進行自我注射/輸注的患者,必須學會自我檢查注射部位並能夠區分健康組織與非健康組織。
2.臨床醫生必須監測並記錄脂肪增生的發展程序,可以照相(需徵得患者同意)或繪圖(包含尺寸、形狀、質地的描述)。
3.在徵得患者同意後,臨床醫生應當用面板記號筆標記出所有脂肪增生和其他注射部位併發症的邊界,並告知患者應當避免使用標記的區域進行注射。
4.應告知脂肪增生患者停止在受影響的組織處進行注射/輸注:(1)使用正常組織而非脂肪增生組織進行注射後會感受到代謝上的差異(如胰島素吸收增加);(2)知曉在注射至正常組織時會感受到些許疼痛;(3)須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密切監測血糖,以降低非預期低血糖的風險;(4)根據血糖監測結果,降低胰島素劑量,較初始劑量通常降低20%以上;(5)優先選擇4 mm胰島素注射筆用針頭/6 mm胰島素注射器或者可用的最短針頭以儘量避免注射到肌肉的風險;(6)優先選擇最新針尖設計的胰島素針頭,包括更細的和超薄壁的針頭,以儘量減少疼痛和不適感,增加註射的舒適度。
5.必須教育患者正確輪換注射/輸注部位,並警示其重複使用針頭的危害,以儘量減少注射部位併發症的風險:(1)患者必須學會正確的注射部位輪換的原則,每年對輪換技術進行評估,或者根據需要多次進行評估;(2)正確的注射部位輪換可確保每個注射位點間隔大約1 cm,且單個注射位點使用至少間隔4周。
四胰島素給藥相關心理問題的黃金法則1.所有患者和照護人員應當接受常規教育以及個體化的輔導,這有利於實現最佳護理。
2.確保所有患者和照護人員均有醫護人員指導,採用以患者為中心的循證心理教育工具/策略以實現雙方的共同目標。
3.糖尿病醫護人員應當善於識別影響胰島素給藥的心理問題。
4.醫護人員必須具有一定的行為治療技巧以儘量避免胰島素治療對心理的影響。
五針刺傷和銳器物處置的黃金法則1.所有醫護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均須遵循有關銳器使用的法規。
2.銳利醫療器械具有潛在的損傷和疾病傳播風險。所有醫護人員和相關工作人員均須採取以下措施以確保工作環境的安全性:(1)開展定期風險評估並提供繼續教育和培訓;(2)提供並採用針對使用過的銳器的安全棄置方法;(3)禁止雙手回套針帽;(4)鼓勵對不良事件進行上報。
3.所有使用銳器(如注射、採血、輸液)的醫護人員在可能或已經引起血源性病原體(如人免疫缺陷病毒和肝炎病毒)傳播風險的環境中,必須使用安全型器械。
4.協助注射人員(如照護人員和家屬)必須採用正確的注射或輸注技術,並使用至少能防護注射筆患者端的安全型器械進行胰島素注射。最安全的筆用針頭是兩端(患者端和筆芯端)均具有防護。
5.筆用針頭安全棄置要求以下措施:(1)醫護人員應當指導患者和照護人員關於正確的銳器處置流程與個人責任,並定期鞏固強化;(2)制定銳器安全處置系統和流程,所有具有接觸銳器風險的人員都應瞭解此係統和流程;(3)診斷為血源性傳播疾病(如艾滋病和肝炎)的患者應當使用安全型器械並安全棄置;(4)銳器不得直接棄置於公共垃圾和家庭垃圾中。
六輸注的黃金法則1.胰島素輸注管路必須刺入健康的皮下脂肪組織中,避免穿刺至皮內、肌肉內以及瘢痕和脂肪增生組織中。
2.如果穿刺時發生出血或者顯著疼痛,應移除並更換管路。
3.輸注管路穿刺的首選部位應當個體化,但包括以下部位:(1)腹部,避免骨性隆起處和肚臍;(2)臀部外上側;(3)上臂外側中1/3;(4)大腿前外側上1/3。
4.輸注管路穿刺部位應當輪換以免發生併發症。每個部位的留置時間應當個體化,但通常不應當超過72 h。
5.如果軟管針發生扭曲打結,應當考慮採用更短的軟管針或者斜針、鋼針。如果發生原因不明的高血糖症,應考慮使用不同型別的輸注管路,有條件可以使用具有側孔的軟管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