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霹靂火科技
-
2 # 東瀛遊俠
有兩點需要說明:
第一,西南戰爭並不是《最後的武士》中描繪的那樣由使用武士刀的武士對抗使用步槍、大炮的近代軍隊。而是雙方都使用近代化武器,武士刀的使用只在接近戰和彈藥匱乏時使用。
第二,影響戰爭結果的因素很多,武器、軍費、通訊、後勤等物質因素固然重要,但很多時候軍人的戰鬥力、軍官的指導力等精神因素,或者說“人的”因素更更具決定性。
這裡參考西南戰爭結束後黑龍會編寫的《西南戰記》,對這場戰爭作一分析。
西南戰爭從明治十年(1877年)2月到10月,總共持續了7個月,是日本今日近代之後最後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內戰。對戰雙方是鹿兒島的“叛軍”VS.明治政府的“官軍”,按黑龍會編寫的《西南戰記》所提供資料,雙方兵力對比為30000餘人:58558人,軍費對比是政府軍軍費41567726日元:叛軍70餘萬日元。從物質上看,政府軍佔壓倒性優勢,按當時陸軍省的想法,如此懸殊的戰爭不該拖了半年才結束。所以,他們進行了種種反思,並隨後進行了軍制改革。這種反思在《西南戰記》裡面以兩軍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對比呈現出來。
政府軍的物質要素為:“一、兵力充足。二、槍械、大炮精銳,數量多。三、彈藥補給比較充足。四、有工 兵、騎兵。五、不缺乏軍資。六、糧食準備充分。七、擁有海軍。八、運輸機關比較整頓。九、有多數船舶。十、通訊機關靈活”
西南軍的物質要素為:“一、兵力不充分。二、小槍、大炮不足。三、彈藥不足。四、軍資不充分。五、糧食不充分。六、運輸機關不完整。七、沒有工兵。八、沒有騎兵。九、沒有船艦。十、通訊電線等文明機關不完備”。
政府軍的精神要素:“一、軍隊(除近衛隊外)之訓練比較不完備。二、軍人之勇氣之缺乏。三、軍隊之行動比較缺乏靈活性。四、軍隊之射擊比較不熟練。五、軍人之品格、精神存在缺陷較多。六、戰術上之缺點不少。七、軍紀欠嚴明。八、對預備兵之充實缺乏關注。九、偵查不夠充分。十、不免缺乏涉及全軍之戰略、敏速與大膽”。
西南軍的精神要素:“一、軍隊之士氣極為旺盛。二、軍隊的行動極為靈活。三、軍隊訓練有素。四、軍隊的武裝輕便。五、將卒驍勇,富於冒險精神。六、將校的伎倆優秀,精力絕倫。七、將校與兵士之間親密,同甘共苦。八、將校於最後仍不失武士精神。九、有拔刀隊之彪悍無比。十、首帥西鄉隆盛乃具天成之英雄之本領”。(此處的“拔刀隊”應是使用武士刀的部隊的通稱,不是特指政府軍的“別動第三旅團”)
物質方面的差距一目瞭然,當然是政府軍優於西南軍。但精神要素其實是不太容易判斷的,之所以會認為精神方面不如叛軍,主要是出於對兵員構成的考慮。西南軍的兵員主要為薩摩藩的舊武士層和兵學校的青年學生,而政府軍計程車兵以從一般國民中的“徵兵”為主。舊武士有充足的實戰經驗,兵學校學生也都是接受專門軍事訓練的高素養軍人,而政府從明治六年(1873年)開始在東京實施徵兵制,全國徵兵是在明治八年(1875年),也就是說,徵兵軍隊基本上是剛建立起來的。所以在經驗上、戰鬥精神上確實是要劣於對方。所以不過,政府軍中也有一股力量被西南軍所忌憚,就是帶紅帽子的近衛步兵,他們都是在戊辰戰爭中經過歷練的軍人,也是原來的武士。所以西南軍中流行“就怕紅帽子”的說法。
在西南戰爭開始階段,西南軍的確佔了些便宜,但主要是因為準備充足,作戰統一,和較有戰鬥經驗,並不是武器先進,更不是因為他們用了武士刀。政府軍擔心新成立的徵兵軍隊輸在戰鬥經驗,所以不但加入了近衛兵,而且臨時從警察和全國的舊士族中徵集兵員,組成新選旅團和別動旅團。這些人一投入戰場,形勢迅速扭轉。雖然這些人的作戰主要以近身的“拔刀戰”聞名,在後來還有軍歌將其神話,但這並不能看作左右戰爭成敗的重要因素。
所以,看一場戰爭的成敗不能單看武器,更要看使用武器的人。
-
3 # 海鏡清
這個比較是不科學的,因為雙方都有兩種部隊。或者說前者的兩種部隊是分開的,後者是合二為一的 既能用步槍遠戰也能用武士刀近戰。
不同的是,政府軍剛剛實行義務兵役制不久,基本是由農民組成,部隊單兵素質和堅韌程度較差。
而叛軍全都是由武士組成,素質和戰鬥力要高的多,缺點是由於遭到政府軍封鎖,武器無法外購,槍炮不足,很多時候不得不使用白刃戰來衝擊政府軍。
這個時候日軍還很少有機關槍這種大殺器,炮兵也因為地形比較受限,僅靠步槍射擊很難阻止叛軍衝鋒,而一旦進入近戰,意志薄弱的政府軍就會經常在白刃戰中被打崩。
叛軍一玩白刃衝鋒 政府軍就嚇跑了 和後來甲午戰爭中的清軍表現一模一樣
面對這種狀況,政府軍無奈之下,只好出動警察。
沒錯,就是警察,因為這些警察都是武士出身,白刃戰能力強,而且他們不是一般的武士,而是當年支援幕府的武士,也就是說,和全都是薩摩武士的叛軍本來就有生死大仇!
武士警察與武士叛軍的白刃血戰
有了這批武士警察頂在前面,農民政府軍就有了主心骨,一近一遠,相得益彰,終於依靠兵力和火力優勢把叛軍耗光了。
所以不存在步槍兵和武士警察誰更強的問題,應該說對於近代軍隊,射擊訓練和白刃訓練缺一不可,軍事素養和精神培育缺一不可。日本軍隊正是從西南戰爭中吸取教訓,強化軍人的白刃訓練和精神養成,才在甲午戰爭中輕易擊敗了清軍。
回覆列表
在訓練有素的現代軍隊面前,手持長刀的日本武士是沒有勝算的。其實日本早在戰國時代(16世紀)火器就大量出現了,所以武士刀更多是身份的象徵而不是戰場上的兵器,當時對陣雙方的主要武器都是火繩槍。而到了西南戰爭時期,由於西鄉隆盛更關注下層武士的生活,這些沒有土地、沒有生活技能,只會操刀舞劍的下層武士除了當兵幾乎沒有什麼出路,所以西鄉一方面是倒幕派,一方面又是阻撓改革程序,所以西鄉提出“徵韓”,這在當時的日本顯然是不可能的。而後西鄉返回鹿兒島私設學校對抗當時的日本政府,直接造成了西南戰爭的爆發。
然而面對當時日本已經訓練許久的日本新式軍隊而言,這些手拿武士刀的軍隊實在是沒有什麼戰鬥力。由於當時的政府軍普遍裝備都是線膛槍,射擊精準,發射速度快,威力大。而武士們的箭矢射程有限,根本無法在戰場上有效殺傷政府的軍隊。從整個作戰結果來看,也不是我們想象的武士們使用刀劍上戰場,大部分西鄉招募計程車兵還是使用的步槍一類的制式火器,只是重炮較少。
雖然我們在照片中看到各種武士著家傳的甲冑盛裝拍照,但也僅僅是拍照而已。其實西鄉部隊中火器使用是相當普遍的。在吉次之戰和田原坂之戰中,雙方戰線綿延數百里,壕溝暗堡、鱗次櫛比,僅吉次一戰雙方就使用各種子彈數十萬發,而到了最艱苦的田原坂之戰,雙方苦鬥十數日,最終西鄉軍火告急,才敗下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