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隱士夢言

    我曾經得過一段時間的抑鬱症,也看過心理醫生,不過後來我能夠自愈,我感覺還是用對了一個方法,那就是找其他比我更抑鬱的人交流,我去做別人的心理開導。

    後來,我加了一個全都是抑鬱症患者的匿名聊天群。別問我這個群怎麼加的,這是2017年的事了,現在這個群早就不在了。

    在這個群裡,大家全都是抑鬱症患者,彼此的痛苦都是類似的,於是大家對彼此都更有認同感,交流起來也更沒有障礙。於是我就在群裡,扮演了開導勸解別人的角色。結果過了幾周之後,我的抑鬱情緒就明顯好轉了。

    因為在勸解別人的時候,在我自己編輯聊天內容的時候,我反而是把我自己的心結給打開了。

  • 2 # 我是祖傳中醫肖春林

    第一 用柴胡加上陳皮泡茶喝,第二 要心情好一點,要告誡自己有很多問題,生氣也沒用,第三,如果不行可以中藥內服,這樣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3 # 股盲001

    當今中國約一兩億抑鬱症患者或有抑鬱傾向的人,未來會更多。

    東亞病夫格局妥妥形成。

    抑鬱源於精神緊張和性格缺陷。

    放鬆是解決抑鬱問題的最佳方式,但是環境問題解決不了了,只有藉助藥物維持。

    除非去深山修煉,自給自足。

  • 4 # 呼吸科醫生話科普

    你好!

    抑鬱症是有物質基礎的,可不是個心理因素。

    從中醫角度來講,是腎精不足,或者耗竭狀態。或“髒寒”病導致

    西醫角度講,是5羥色胺減少。

    其實二者是說得一回事。如果遺精,手淫過度,會腎精耗竭,小肚子溫度降低,合成的5羥色胺會大大減少,結果是一樣的。

    現在髒寒體質的人太多了,攝入陰寒食物,平時不注意 腹部保暖。

    根據上面的原因,應該知道怎麼做了吧。

  • 5 # 神一般的男子風鳴

    已經得了抑鬱症了,應該首先去醫院問醫生是治病還是住院。然後在後面再有心理治療。其實呢,這個呢,你要自己會的話,你為什麼憂鬱呢啊?為工作為女朋友還是為社會上面的某些能力?你能放一下就行了。可能你還不懂什麼叫放下。建議你也別試,免得把病情拖了,直接到醫院去。

  • 6 # 阿布116600

    抑鬱失眠等情緒問題,與我們自身能量高低有關係,緩解自己最好的的方法就是提升能量(能量層級參考大衛.R霍金斯的意念力)

  • 7 # 高山仰止1808

    得了抑鬱症,如果是自己有自我緩解的心理訴求,真是太好了,它自我恢復的一個積極正向的前提條件,建議如下:

    一是,走出戶外,親近自然,自然會發現泥土的芳香;動植物的靈性與滋養;花草樹木生命的奇蹟,一切都是那麼多美好。

    二是學會一心一意的做好日常工作與生活中該做的每一件事情。發現分心了,馬上回到當下。

    三是,忘記那些感覺糾結創傷痛苦或有壓力的事情,學會自己跟自己打岔。慢慢的會發現,一些曾經放不過的問題,已經感覺不那麼重要了,甚至都不是問題了。

    四是,聽聽白音樂,學學瑜伽,練練靜坐,用不了多久,就會發現自己已經超越了自己,已經變成了全新的自己;已經是樂觀、正向、包容的自己,已經是健康豐盛快樂的自己。

    祝福你

  • 8 # 心若無塵m

    罹患抑鬱症以後有什麼好方法緩解自己哪?

    首先,我們要清楚,抑鬱症目前來說在全球範圍內都是比較高的。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抑鬱症的發病率大概在3.1%,中國國目前的發病率在3%~5%,所以,抑鬱症患者並不孤單,有很多人都有抑鬱症的表現,不過是輕重問題,就像高血壓、糖尿病。

    其次,抑鬱症很容易伴有自殺傾向,自殺率,在抑鬱症患者當中佔15%。抑鬱症患者一定要鼓起勇氣到正規的精神病醫院系統治療,因為抑鬱症是可以治好的疾病,早治早好。

    重要的一點是,走出抑鬱症要靠患者自己。我身邊就有曾經的抑鬱症患者,他們對生活充滿熱愛,喜歡與人打交道,堅持正常的生活工作,有的人喜歡運動、有的人喜歡作詩吟誦、有的人喜歡旅遊爬山,等等。在醫生的指導下用藥,有一項自己的愛好興趣,對治癒抑鬱症非常有幫助。

    2022.12.18

  • 9 # 慢話心理共成長

    首要的是遵醫囑。

    其次:接納當下的自己。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從心理動力學角度理解,抑鬱者通常傾向於用自我攻擊的方式來表達憤怒,也就是專業上所說攻擊轉向自身,比如覺得什麼事情都是自己不好造成的;這並不是客觀存在的那個你,而是因為生病用症狀定義的你。接納就是看到那個症狀背後的真實的你。

  • 10 # 傾聽世界滴聲音

    作為從業多年的醫務工作者,確實有好方法可以分享,然而,不同的人,因人而異。有的時候,同樣的同病異治,異病同治。神奇在於適時而動,千變萬化。而不拘泥。不懂的,一時半會不會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智慧大潮下,教育如何直面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