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開周說宋

    “秀才”這個詞,最早出現於漢朝,本義是指“非常優秀、可以做官的人才”。漢朝地方官定期推舉各類人才,包括秀才、孝廉(既孝順又廉潔,品德高尚的人)、明經(通曉經書的人)、明法(通曉法令的人)、博士(博學通達的人)等等。

    到了唐朝,秀才與進士並列,是必須經過考試才能獲得的學位,而且是最高等學位。唐朝人考進士,一次可能有幾百人上榜;可是考秀才,上榜者最多不可能超過十名。換句話說,唐朝的秀才比進士更難考,唐朝秀才的地位比進士還要高。不過在唐朝中後期,“秀才”科被取消,所有考中進士的人,都可能被尊稱為“秀才”。

    到了宋朝,秀才的標準變得更寬了,只要參加過進士考試,無論有沒有考中,都可以叫做秀才。比如說當年陸游考中了舉人,也參加過進士考試,所以宋孝宗會喊他“秀才”。

    明朝以後,秀才的標準降到最低。一般來說,只要通過了最低等級的科舉考試,就擁有了秀才的稱號。甚至無需參加科舉考試,一個人只要略有文化,就有被稱為秀才的可能。

    在明清兩朝,秀才雖然是最低等級的學位,既比不上舉人,更比不上進士,但是他們的社會地位和公眾威望仍然比一般老百姓要強得多。一個人中了秀才,可以不負擔勞役,可以減免賦稅,可以出入縣衙,可以左右判決,幾十個秀才聯起手來,甚至可以驅逐一個縣官。

    如果到了明朝或者清朝,怎樣才能考中秀才呢?基本程式如下:

    第一步,報名參加老家縣官主持的童試(又叫“縣試”),這場考試要考三場,取中者還要複試,複試透過就成為童生,要拜縣官為老師。

    第二步,再參加知府衙門主持的府試,通過後可以參加院試。

    第三步,院試由朝廷委派的學政主持,只要你通過了院試,就成了秀才。

    秀才是學位,最低等級的學位,拿到這個學位的人,理論上都要在官學中繼續讀書(實際上做不到),而且還要參加官學的考試。每三個月考一次,稱為“季考”;每年又考一次,稱為“科試”。只要你還沒有考中舉人,那麼就必須參加一年一度的科試,假如連續三年的科試成績都很好,可以獲得“廩生”、“貢生”等資格,其中廩生每年有生活補貼,貢生則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熬過十年二十年以後,有可能被選派到某縣當訓導。假如科試成績很差,一直墊底,則會被取消進士的資格,還要從頭再考。

    古裝情景劇《武林外傳》裡的呂秀才是一個秀才,劇中的他每天都在店裡當賬房先生,從來不參加三個月一次的“季考”和一年一次的“科試”,如果放到明清兩朝,早就被取消秀才資格了。

  • 2 # 四川達州人

    秀才大體分為兩種。

    一是漢代被舉薦者。

    州長官向中央舉薦的人才,最初稱秀才。本意是,才之秀者。

    東漢時期避諱劉秀,改稱茂才。

    秀才被州長官舉薦到中央,地位是超越當地郡國主官舉薦的孝廉的,初任官也更重,不過秀才得到首都參加中央政權的考試。合格者才能錄用。

    二是科舉名稱。

    唐代曾經設定秀才科。與明經,進士同是科舉門類,後廢。

    所以,唐宋時期,統稱應舉者為秀才。

    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改革,秀才成為功名,凡透過縣府院三級考試者為生員,統稱秀才。

    秀才有國家政權統一規定的經濟待遇,也是科舉入門的基礎,可入縣學府學讀書,還能參加鄉試考舉人。民間稱秀才為相公。秀才見縣官不跪,口稱學生,涉及一般案件不受刑。也具備擔任私塾教師的資格,也可給官員做幕僚,或者被富裕之家聘請去做掌櫃。

    明清時期,每兩年約產生25000名秀才,以60年計也只75萬,實際全國大約只60萬人。所以具備秀才身份,在本鄉絕對是頭面人物,至少可以與縣令對話了。

  • 3 # 劉驃

    我們知道,漢朝就有秀才,唐朝也有秀才,明清兩朝更有秀才,那麼,這不同朝代的秀才含金量有多高,在今天相當於什麼學歷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改善深蹲傾倒問題?